欧洲之旅~佛罗伦萨

辣腊

<p class="ql-block">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前往佛罗伦萨的路上我们仍担心交通拥堵,于是改乘地铁与电车,穿行于城市脉络之间。导游反复叮嘱紧跟队伍、切勿走散,并提醒我们将背包置于身前,谨防街头灵巧的“不速之客”悄然靠近。</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的街道洁净如画,石板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偶有古意盎然的马车缓缓驶过,蹄声轻叩街巷,却不见马粪残留,亦无杂物纷扰,仿佛整座城都在静默中呼吸着优雅的韵律。</p> <p class="ql-block">花之圣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又称圣母百花大教堂,巍然矗立于佛罗伦萨历史中心,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为“花之都”,而大诗人徐志摩将其译作“翡冷翠”,这一名字如诗如画,比“佛罗伦萨”更添几分诗意与色彩,也更契合这座古城的婉约气质。教堂建筑群由主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圣十字圣殿中安息着米开朗基罗、伽利略、马基雅维利等不朽灵魂,历史的回响在此低语。</p> <p class="ql-block">圣乔凡尼洗礼堂坐落于大教堂西畔,始建于7世纪,11世纪重建为今日所见的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无数佛罗伦萨的孩童曾在此受洗,包括但丁与马基雅维利。洗礼堂三扇铜门上镌刻着《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两扇出自吉伯提之手,工艺精湛,气势恢宏,连米开朗基罗都由衷赞叹:“此乃‘天国之门’。”</p> <p class="ql-block">世间庄严雄伟的教堂不计其数,却少有如花之圣母般妩媚动人。教堂外壁以白、红、绿三色花岗岩拼贴而成,宛如一幅流动的彩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将文艺复兴所崇尚的古典、优雅与自由之美诠释得淋漓尽致,无愧于“花之圣母”的芳名。</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惊叹的是,布鲁内莱斯基在设计那座宏伟的穹顶时,竟未留下一张草图,也未写下任何计算数据,仿佛整座圆顶早已在他心中完整建成。如今,他的墓静静安卧于教堂地底,而广场上的塑像则永远指向他毕生挚爱的杰作——那座傲然凌空的圆顶。</p> <p class="ql-block">钟塔高85米,初建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又称吉奥陀)亲自设计并监工,因而俗称“乔托钟塔”。塔身属哥特式风格,六层方结构层层叠起,形如高耸的柱体;外覆纯净的白色大理石,在蓝天映衬下更显优雅圣洁,仿佛一首升向天际的祷歌。</p> <p class="ql-block">广场四周,纪念品摊贩错落有致,画摊上水彩轻染着古城风华,米开朗基罗《大卫》的复制品静静伫立,吸引游人驻足凝望,仿佛穿越时空,与文艺复兴的光辉对视。</p> <p class="ql-block">圣乔凡尼广场默默见证着佛罗伦萨的沧桑变迁,石板路上回荡着历史的足音。因其浓郁的古典氛围,常被选为电影《但丁密码》的取景地,引得无数影迷与游客慕名而来,寻觅那一抹神秘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柯西莫一世骑马雕像巍然矗立,骑士身披铠甲,目光如炬,仿佛仍在巡视他曾经统治的城邦。马蹄之下,是权力与艺术交织的佛罗伦萨,一座在美第奇家族庇护下绽放光芒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广场中央,海神喷泉喷珠溅玉,四匹骏马拉着战车破浪而出,中央矗立着威严的白色海神像,象征海洋的征服与城市的荣耀;北侧柯西莫一世的骑马雕像则昭示着世俗权力的不朽,两座雕塑遥相呼应,构成一幅权力与神话交织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建筑是一首凝固的音符,而佛罗伦萨,便是整部恢弘的交响乐。每一块石头、每一座穹顶、每一道拱廊,都在阳光下奏响文艺复兴的旋律,低吟着人类对美与智慧的永恒追寻。</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亦是皮革之城,街头巷尾弥漫着鞣制皮革的醇厚气息。匠人们指尖翻飞,将柔软的牛皮化作精美的包袋与服饰,传承着几个世纪的手艺,也延续着这座城市对手工之美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对比萨斜塔的向往,始于中学课本中伽利略那场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今日亲临其境,果然名不虚传——八百年来斜而不倒,仿佛时间在此倾斜,历史在此停驻,令人不禁屏息凝神。</p> <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意大利语:Torre pendente di Pisa 或 Torre di Pisa,英语:Leaning Tower of Pisa)是意大利比萨城奇迹广场上大教堂的独立钟楼,始建于1173年8月,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建造。</p> <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从地基至塔顶高58.36米,于1174年首次被发现倾斜。其大胆的圆形设计展现了中世纪建筑的独创精神,也成就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次会议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永载人类文明史册。</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斜塔旁尽情玩起摄影游戏:有人背靠斜塔佯装支撑,有人伸手作势推扶,仿佛能将倾斜的塔身扶正;还有人双手托举,似要擎起这座奇迹。欢声笑语中,我们以最轻盈的方式,与历史留下了一帧帧俏皮的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