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1998年下半年)开始涉足股市,至今屈指算来已经有近三十年了,起初是单位同事推荐,操作第一只股票--如意集团,小赚了二三百元,相当于赚了一只当年流行的挂在皮带上的BB机。记得当年证券账户开户还是妻子的姓名(那时候规定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准操股),属于“地下活动”悄悄的干活。自那时起就与股市结下了缘,在股海中大浪翻滚、头出头没,折腾得够呛的。说实在话,时至今日,股市给我的教训可谓深矣,不过付了学费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一路漫长且坎坷又曲折的股市之路,可以回顾与总结的事情太多了,在此仅举几个实例吧:<br>一是买股被套,被动做成了股东。第一次被套的股票是广深铁路(601333),在高位买入后股价持续下跌,总以为会有反弹,但还是下跌不止,大概套了二三年才割肉了结;第二次被套的股票是航天动力(600343),也是同广深铁路一样的深套了四五年,当时还有房贷要还,原想去股市淘金,反而是套牢了,直到孙女妙妙出生,才获得了“解放”,戏说妙妙是我的股市救星一点儿不过分。在这近三十年的操股路上,经历过股市的大起大落、暴风骤雨般洗涤,我的脑门是逐渐冷静了许多,清醒了不少,认识到股市不是普通人可以玩的地方,于是下定决心,勤奋读书,刻苦钻研,还参加过全国证券交易资格考试获得了通过,想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但股市是随机漫步,测不准是股市里的规律,无论你是刻舟求剑,还是守株待兔,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输多赢少,由此,我面对股市时总是心存敬畏,不敢大意,不敢贪心。<br>二是轻信专业机构操刀交易,也是止损离场。当年因为自己做股票不理想,在工作上又对口分管着金融部门的财政业务,有基金公司上门推荐可以基金理财,心想基金公司是专业机构,专门人才都是“海归”、“土鳖”,当时大盘向上,基金水涨船高,业绩好,收益高。于是就开始委托理财,买了混合型基金(股绩混合),一年后满期时,股市大盘下跌,基金也是亏损的,第二年续期希望能回本,但到第二年期满还是在下跌。经咨询专业机构后还是赎回止损,专业机构在大环境不好的趋势下也是无能为力的,照样亏损。<br>以上仅举的二例,只是我在股市操作中的个案,但是具有普遍性。普通老百姓要在股票上获利,千难万难,真如业内人士所说的:七输二平一赢,普通人还是远离股市为好。但股市确实是改变命运的地方,在股市里发家致富的确有其事,确有其人。所以,普通人还是对股市趋之若鹜,前赴后继,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扑在沙滩上。这是人性决定的,贪财是改变不了的人类基因,所以当新一轮牛市来了,大伙儿(老股民也忘了曾经的伤痛)就奋勇向前冲向股市,当新一轮熊市来过,被套的、割肉的比比皆是,惨不忍睹。<br>以我自身的经历,说句实在话,股市里能贏利的是大概有这几类人:一是上市公司董事长、经理等;二是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金融、行业)领导及经办人;三是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保荐机构等。这些机构与人员都是优先信息获得者,做股票就是做信息不对称,你知悉了内情就捷足先登了;二是股市里的“老油条”,吃过了许多的苦头,身经百战,累败累战仍还好好活着的老股民,靠经验教训积累了许多的智慧,看清了人性贪婪的本性,或许可以任凭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br>退休后,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一门心思研究股市、观察股市,从关心股市出发,延伸关心国际大事、国内百业,关心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现在我认为通过不断的学习,加之经验教训的反省检讨,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可以关注股市,玩一玩股票。<br>股票操作是极其个性化的事情,不仅仅要看国际国内形势,还有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法规变化,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行业地位、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还有股市技术分析,成交量、K线形态等,现在还有人工智能“云计算”、AI操作、量化交易等辅助,但更重要的是个人对股市盘面语言的解读、感因,这样说起来好像有点玄,但确实是存在的所谓的“灵感”。决定股票操作赢亏的根本,还得看你对股市的感觉、心态,能否听懂“盘面语言”,还有是“认知水平”(适宜以道家“无为”、佛家“无我”为指导思想)的高低,甚至思想观念的提升。所以,有些人靠道听途说,不经自己的分折研究,也不知道买卖的股票是做什么产品?什么行业?是否赢利?就头脑发热买卖股票,这其实是用自己的来打水漂玩的,是对自己的钱财过不去啊!<br>本人自今年下半年以来,通过“沙老的早八点”等微信公众号学习(持续跟踪阅读了十多年,分析比较中肯、靠谱),同时认真总结反思,似乎摸索到了一点打开“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财富门道,即是以北向资金、国内基金占流通股比例为着重点分析研判,在低位提前布局,胜算概率比较大些;在买进方面把握较大,在卖出止损方面还要历练,当损不损,反而更损。当然股市里的心得体会是需要在实战中检验与体验的,才有可能不断提升股市获利的能力。<br>此文,权算是对自己近三十年来在股海里的点体悟吧,股海蠡测,今后能否测准呢?<br><br><br>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十三日记于江上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