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香港

鸡狗她爹

<p class="ql-block">有四个地方与我因缘甚深,它们依次是:敦煌、大理、香港、(德格)。</p><p class="ql-block">敦煌,在风沙与大漠中发展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心,历经千年的辉煌;千年后,我在香港看到敦煌轮回的影子:山海间,她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同样是东西商贸汇聚,曾经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同样是远离政治中心的边陲,一个是文化的辉煌,一个是经济的繁荣,虽然相隔千年,却都无声地彰显着某种力量:它化身为活力与创造,带来一时的灿烂与繁荣,却抵不住成住坏空。</p><p class="ql-block">在珠江三角洲长大的我们,很多人自小对香港会有一种向往甚至是祟拜。我没有。命运让我成为一个法律意义上的香港人。一直以来,我对这个地方都是本能的抗拒。直至2020年,疫情让我和这座城市相处了两年。我看到香港人的勤奋、热诚与奉献。我爱上这座城,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是因为一群人。</p><p class="ql-block">我生而有幸,看到了四个香港:经济的香港、自由的香港、山海的香港和情感的香港。我对物质繁荣没有多大感觉,甚至天生有些抗拒;自由的香港现在是个禁忌,那容我说说山海间的香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香港总面积2,756 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其 28%,而海域面积占总面积约 60%,其余为城市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即我们一般去的地方,只占香港总面积的20%不到。所以你会觉得香港特别拥挤。</p><p class="ql-block">绝大多数去香港的游客,不知道香港是全球罕见的近城市生态保护区:虽然香港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香港的郊野公园占全港土地面积的约40%,这种"高楼与山林共存"的格局在世界大都市中极为罕见,成为城市规划与自然保护结合的典范。从市中心出发,通常30分钟内即可抵达郊野公园步道,这种便利性超越了纽约中央公园(需穿越城市)或伦敦皇家公园(规模较小)的模式。它由渔农自然护理署统一管理,配备专业护理员队伍,维护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香港的城市郊野公园这种共存模式成为全球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案例,常与新加坡、东京等城市的绿地系统比较,但在规模完整性和生态连续性上更胜一筹。可谓世界顶尖,无出其右。我有好几次在山上碰到外国人,和他们聊天得知,他们是专程周五晚坐飞机到香港,周六行山,周日飞机再回欧洲。</p><p class="ql-block">香港主要的郊野公园主要有: </p><p class="ql-block">l 大潭郊野公园:位于港岛,以水塘和二战遗迹著称,适合徒步和历史爱好者。</p><p class="ql-block">l 狮子山郊野公园:以狮子山标志性景观闻名,多条行山径可俯瞰九龙全景。</p><p class="ql-block">l 麦理浩径:全长100公里,跨越多个郊野公园,是香港最著名的远足径之一。</p><p class="ql-block">l 南大屿郊野公园:包含凤凰山和大澳湿地,适合登山和观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疫情那两年,我一边每周带两个女儿走街串巷去看人文的香港,一边去徒步(香港叫行山),有时一周去两三次,去看山海的香港,去感受高楼林立下的自然之美。</p><p class="ql-block">我一直怀念那时的香港,绚丽、灿烂。仿佛所有一百多年的积聚,都在哪时迸发。现在的香港,犹如烟火过后的黑夜,除了留下满天的寂寥,还有满山的山花。哪些在山海间的行山径,还是一样人来人往,甚至比以前喧嚣。但人面与桃花已不再。</p><p class="ql-block">Anyway, Mountain Departs。</p><p class="ql-block">山河、故人,终需一别!</p><p class="ql-block">我争取过,奋斗过,等待过。</p><p class="ql-block">现在是时候说:</p><p class="ql-block">香港,再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全部照片iPhone攝于2020-2025</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