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他没有妈妈”这句话,是一个孩子说给妈妈听的,故事发生在学校放学后,家里的饭桌上,孩子跟妈妈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河南的一位妈妈在接儿子放学时,看到儿子把早上带的牛奶给了一位同学,当时妈妈没做声。回到家吃饭时心里有些生气,就对儿子说:“以后你不要再给人家东西了,人家自己妈妈不能给他买吗?”这位妈妈总觉得儿子“吃亏”感到难受,没想到儿子抬起头,说出了那句让全网破防的话“他没有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瞬间妈妈愣住了,所有的不解和生气都化成了理解和心疼。她声音轻柔地说:“那明天我给你带两盒,你们两个一人一盒,你自己也要记着喝啊。”这时孩子又摇了摇头说:“妈,那我能拿三个不。”妈妈问他为什么要拿这么多,孩子再次说出一句戳中网友泪点的话“他还有一个妹妹嘞,每次他都不舍得喝,给他小妹喝。”听到这里妈妈只回了三个字“管管管!”故事到此就讲完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知道您听完是什么感觉,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孩子的善良,太具体太周到了,他的分享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看见同学没有妈妈,还看见那个也喝不到牛奶的小妹妹,这是一种发自本能的悲悯。而这件事里同样值得称赞的是这位妈妈,她的可贵在于她的转变,从出于爱的“责备”到听闻真相后毫不犹豫的那句“管管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妈妈迅速接住了孩子这份善良,并且用肯定来回应孩子,你做的很好,妈妈和你一起来承担。这瞬间的转变,就是最好的家风教育,她让善良的种子能够放心的生根发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常说善良是一种选择,在这个故事里,孩子选择了分享,妈妈选择了支持,她们用最朴素的行动告诉我们,世界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聪明人”,而是这样心怀悲悯并愿意付诸行动的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