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 老骥</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11250158</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京都国立博物馆,是位于日本京都市东山区茶屋町的历史类博物馆,成立于1897年5月,前身为1889年宫内省为应对明治初年欧化主义与“排佛弃释"浪潮导致的文物破坏危机而设立的帝国京都博物馆。馆区占地50377平方米,主馆明治古都馆由片山东熊设计,采用法式文艺复兴风格,1969年与正门、售票处等被列为重要文化财。</b></p> <p class="ql-block">京都国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该馆于1900年更名为京都帝室博物馆,1952年根据文物保护法更名为现名,隶属文部省文化厅。馆藏以平安时代至室町幕府时期文物为主,含绘画、雕塑等类别,截至2016年保管藏品及寄存品约1.4万件,其中国宝87件,被誉为世界公认的"宝物殿"。平成知新馆由谷口吉生设计,采用和式直线结构并配备免震装置等现代化设施,与明治古都馆共同构成展览主体。现由独立行政法人国立文化财机构管理,</b></p> <p class="ql-block">展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宋元佛画,是中国宋代与元代时期所创作的佛教绘画。在日本平安时代后期至镰仓时代,通过中国的「佛教东渡」传入日本的宋元佛画中,有许多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极为突出、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作品。</b></p> <p class="ql-block">我们正遇到了京都宋元佛画展</p> <p class="ql-block">宣传开展的展板</p> <p class="ql-block">我购买的门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次特展的主题是《宋元佛画—东渡日本的诸佛们》,汇聚了近170件左右宋元佛画珍品,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宋元佛画专题展。同时展出的还有受宋元佛画影响而创作的作品,来自雪舟、长谷川等伯、俵屋宗达等日本美术史上的代表性大师。</b></p> <p class="ql-block">牧溪:观音猿鹤图</p> <p class="ql-block">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国南宋画家牧溪的《观音猿鹤三联幅》,藏于京都大德寺,由观音、猿、鹤三幅组成。这次也在展出之列。</b></p> <p class="ql-block">鹤(局部)</p> <p class="ql-block">观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有关中国古代美术史的普及性读物中,很难见到牧溪这个名字。元代画史著作《画继补遗》中对牧溪的评价颇有微词:“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然而,或许正是这份“清幽”摄住了追求“幽玄”与“空寂”的大和民族的心灵,牧溪在日本获得了远胜于故土的声望与尊崇。</b></p> <p class="ql-block">观音(局部)</p> <p class="ql-block">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牧溪是中国早期的禅僧,在中国并未受到重视。似乎是由于他的画多少有一些粗糙,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几乎不受尊重。而在日本却得到极大的尊崇。中国画论并不怎么推崇牧溪,这种观点当然也随着牧溪的作品一同来到了日本。虽然这样的画论进入了日本,但是日本仍然把牧溪视为最高。由此可以窥见中国与日本不同之一斑。”</b></p> <p class="ql-block">猿(局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无准师范自赞顶相》的画作是宋代顶相画中的极品。绢本,设色,纵124.8、横59厘米。现存于日本京都东福寺。成为日本顶相画制作的范本作品,在日本文化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幅顶相是日本东福寺的开山祖师圆尔辨圆(1202-1280)从南宋带回。他请杭州的画师画了无准的肖像后,求无准师范题了赞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无准师范文字为:“大宋国、日本国,天无垠、地无极,一句定千差,有谁分曲直。惊起南山白额虫,浩浩清风生羽翼。日本久能尔长老写予幻质请赞,嘉熙戊戌中夏,住大宋径山无准老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幅画也在这次展出之列。</b></p> <p class="ql-block">无准师范自赞顶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孔雀明王是密教中备受信仰的尊格,被认为具有消除穴厄、祈请降雨等灵验。孔雀明王的形象通常以一面四臂呈现,手中持莲花、俱缘果、吉祥果与孔雀尾。这一形象源于唐代不空翻译的《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其中对其形态与持物进行了规定。在日本,空海(弘法大师,774-835)依据从唐朝请来的典籍,制作了一面四臂的孔雀明王像,这一形象作为“大师样式”具有规范性,并被广泛摹写。</b></p> <p class="ql-block">北宋/南宋孔雀明王</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挂着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国庆假期借着到日本旅游,来参观京都的《宋元佛画展》,尽管事先已有心理准备,但亲眼见到展品时,仍被其深厚的艺术底蕴与宗教庄严深深震撼。整个展览共分为七个章节(或称七个单元),其中五章集中展示了中国宋代与元代的佛教绘画,另有一章呈现高丽时期朝鲜族艺术家创作的佛画作品,最后一章则聚焦于日本本土画家对中国宋元佛画及书法的临摹与传承。</b></p> <p class="ql-block">主办方把展出的画作做成了精美的画册,在开展的同时出售。</p> <p class="ql-block">画册封面</p> <p class="ql-block">画册内容之一</p> <p class="ql-block">画册内容之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观展过程中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为展览策划之精良、展品之精美而由衷赞叹,无论是构图的严谨、线条的细腻,还是设色的古雅、神态的庄重,皆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令人叹为观止;另一方面,也不免感到一丝遗憾:在国内至今尚未举办过能与之比肩的宗教题材艺术大展。更令人唏嘘的是,展出中不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绘画大家之作,如牧溪、宋徽宗等人的真迹,这些在中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竟需在异国他乡才能如此集中、系统地欣赏到其原作,实在令人心绪难平。</b></p> <p class="ql-block">日本街头的宋元时期佛画展的广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朝圣,让人在敬仰中反思,在感动中追忆。</b></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禁止拍摄,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图片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