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1月7日,周五,我与老杨如约走进仙霞路艺丰中心,赴一场与敦煌的约会。这场名为《何以敦煌·念念回响》的公益展,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这个秋日掀起观展热潮。据说此前需购票入场,如今免费开放后更是一票难求。</p> <p class="ql-block">我对敦煌莫高窟展览向往已久,预约过程却波折不断。得知展览免费需预约,我提前两周在艺丰中心小程序约了11月5日下午场。潜意识作祟,一直以为是周四,周三晚核对才发现约的周三,已然错过。赶忙重新预约,周四仅余一张票且时间不佳,反复刷新也没抢到第二张。转战周五,幸运抢到最后两个名额,虽时间段不重叠,但能赴莫高窟之约,这点问题不足为惧。 </p> <p class="ql-block">敦煌于我,是位熟悉的老友。十年前初访,六月再遇,每一次都让我震撼于古人那近乎“鬼斧神工”的技艺。十月在上海观看的“洞见220——敦煌奇境嘉年华”,更让我惊叹于今人“出神入化”的演绎。而这次在艺丰中心的《何以敦煌》公益展,让我再度与莫高窟的灿烂壁画重逢,既为古人的创造力折服,也为今人的智慧叹服。</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其中唐代是营建的鼎盛期,不仅洞窟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为辉煌。</p> <p class="ql-block">展览中,285窟的“万神殿”令人屏息——窟顶东坡伏羲女娲执规持矩,西壁佛陀端坐,四壁天神环绕,整个洞窟宛如一座包罗万象的宇宙图景。</p> <p class="ql-block">第3窟作为唯一的观音窟,其千手千眼观音像每只手掌中都绘有一只法眼,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p> <p class="ql-block">第428窟作为最大的中心塔柱窟,塔柱四面开龛,彩塑虽历经沧桑,仍可窥见当年盛况。</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最美壁画”的第220窟,南壁的阿弥陀经变中,舞者翩跹,乐伎手持各式乐器,整个画面富丽堂皇,盛唐气象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还有第17窟的藏经洞,虽不复当年藏经万卷的盛况,却依然诉说着那段传奇历史。</p> <p class="ql-block">最令我沉醉的,是不同时期的文殊、普贤菩萨经变画。盛唐的雄浑豪迈,色彩浓丽如织锦,菩萨面容丰腴饱满,衣袂飘飘间尽显那个时代的自信与活力;中唐则趋于精致细腻,装饰纹样繁复精美,人物造型清秀典雅,线描精妙如春蚕吐丝,色调也转为清雅含蓄,别具一番风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些精彩绝伦的壁画、复原洞窟,以及那些散发着敦煌韵味的文创周边,无一不是现代科技与古老智慧的美妙结合。它们让我们足不出“沪”,就能亲近千年之前、千里之外的人类文明瑰宝。</p> <p class="ql-block">何其幸运,能在这个秋日的午后,与敦煌再度相遇;何其震撼,在古今交汇处,见证艺术永恒的迴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