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日的风轻轻拂过面颊,六十七岁花甲退休儿子和九旬父亲带着四岁半的孙子,踏上了成都环城生态公园,温江区西源大道清水河中桥锦城绿道的起点,徒步漫游至郫都区犀浦镇。小孙孙他穿着米色外套,蹦跳着走在前头,像一只初入林间的小鹿。道路两侧的护栏在阳光下泛着橙与绿的光泽,远处那座写着“HI-TECH INDUSTRIAL”的拱形结构,在树影间若隐若现。这是一条连接城市与自然的纽带,而我们,正一步步走进它的呼吸里。</p> <p class="ql-block">天色微阴,空气里浮着一层薄凉,却丝毫不减行走的兴致。脚下的小径蜿蜒向前,两旁草丛高耸,随风轻摆,仿佛在低语秋的秘密。父亲走在孩子另一侧,不时弯腰为他拨开伸到路上的枝叶。远处那座桥的轮廓静静横卧在树梢之上,像一道通往记忆深处的门。我们没说话,但脚步默契地同频,三代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p> <p class="ql-block">田野开阔,绿意未褪尽,夹杂着些许枯黄,像是季节悄悄换上的新衣。老人戴着帽子,外套深沉如秋日的树影;孩子穿着浅色衣裳,像一缕穿林而过的光。他们并肩走着,步伐一缓一急,却始终不曾拉开距离。我落在稍后,看着他们的背影,忽然觉得,这条小路不只是铺在地上的沥青,更是时间的刻痕,把三代人的足迹轻轻叠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小路弯弯,像一条温柔的臂弯,将我们揽入怀中。左边是孩子,右边是父亲,我夹在中间,忽然成了承上启下的那一代。他俩聊着天,话题从“那棵树像不像恐龙”跳到“以前这条路还是田埂”。我笑着听,心里却泛起涟漪——原来行走不只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让故事在脚步中自然流淌。</p> <p class="ql-block">路上偶有电动车轻快驶过,长椅静默地立在树下,像等待歇脚的旅人。孩子忽然跑上前,指着路边的共享单车说:“爷爷,我们下次骑车来吧?”父亲笑着点头,眼里闪过一丝少年般的光。我望着他们,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父亲带我去郊外,而如今,轮到我牵着孩子,走过他曾走过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走过一座现代化的桥,脚下是清晰的黄白标线,桥栏绿意盎然,与远处的城市轮廓温柔相望。桥面上,孩子踩着分隔线一步步前行,像在完成某种仪式。父亲放慢脚步,任他领先几步,目光始终没离开。我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是刻意的教导,而是这样无声的跟随与守望。</p> <p class="ql-block">“锦城绿道”四个字刻在路面,被雨水洗得发亮。我们又一次并肩而行,外套颜色深浅交错,像一幅渐变的秋景图。风穿过树林,发出沙沙的声响,孩子仰头说:“这片叶子像小船。”父亲接道:“那它正漂向冬天呢。”我笑了,这对话轻得像落叶,却落进了我心里。</p> <p class="ql-block">绿道两侧的玻璃护栏映着树影,透明而干净,像一道看不见的界线,分隔喧嚣与宁静。远处有人骑车掠过,身影模糊,却让这片静谧更显生动。我们走得慢,不为抵达,只为感受——脚下是路,头顶是天,身边是亲人,秋意正浓。</p> <p class="ql-block">孩子走在前头,脚步轻快,回头喊我:“爸爸,快点!”我应着,目光却落在父亲身上。他步伐稳健,衣角微扬,仿佛仍是我记忆中那个无所不能的背影。可如今,他的发已斑白,走得也慢了些。我快走两步,与他并肩,轻轻说了句:“爸,歇会儿?”他摆摆手:“还行,陪你俩走到头。”</p> <p class="ql-block">“HI-TECH INDUSTRIAL”的拱门再次出现,绿道在此处微微上扬,像一段小小的征程。孩子认出这是起点附近的标志,兴奋地数着走过的桥与亭。父亲则望着远处的树林,低声说:“这地方,十年前还是一片荒地。”我点点头,城市在变,而我们也在变,唯有这并肩行走的时光,像秋阳般恒常温暖。</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一处休息区停下。石墙边的长椅上,我坐下,孩子依偎过来,头靠在我肩上。父亲从包里掏出水壶,递给我们。背景里的山林在阴云下静默,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没人说话,但这一刻的宁静,比任何言语都更贴近幸福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孩子起身,沿着木质步道走向前方的凉亭。竹栏围成的小亭子古朴安静,像从老照片里走出来的景致。他站在亭中回望我们,挥手喊:“爷爷,爸爸,这里能看到好远!”父亲慢慢走过去,站在他身边,抬手指向远方。我远远看着,忽然觉得,那亭子不只是歇脚的地方,更像是一个象征——三代人,在此短暂驻足,却望见了彼此生命的纵深。</p> <p class="ql-block">步道尽头,又一座拱门高高立起,上面写着“JINCHENG”。孩子跑过去,伸手摸着那字,像在确认一段旅程的终点。父亲站在我身旁,轻声说:“走得真远啊。”我笑了:“才刚开始呢。”是啊,绿道一圈又一圈,而我们的故事,也正一圈圈地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段桥上,标线清晰,“绿道”二字圆润醒目。骑车的人从我们身边经过,风里带着笑意。孩子牵着我和父亲的手,忽然说:“下次我还想来。”父亲捏了捏他的手,我握紧了他们的手。秋风再起,树叶轻落,而我们知道——有些路,走一次不够,要一代代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四岁半小孙子全程徒步21215步,真棒!👍👍👍</p> <p class="ql-block">九旬祖祖、四岁半孙两人终点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