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个地方……

行者Terry

<p class="ql-block">在中国黄土高原的边缘,有这么一个地方,最高点的海拔2333m,最低点的海拔1050m,相对高差达到了1283m,整个地形地貌呈现为“南山北坡中盆地”,这个地方出了一个中华五岳之一的恒山,还出了一个千年巨观的悬空寺,她就是浑源县。</p><p class="ql-block"> 1、地理位置。浑源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处桑干河支流浑河中上游,东与广灵相接,西与应县毗邻,东南部以恒山与灵丘、繁峙县分界,北面由六棱山与云州区、阳高县相连,隶属于大同市,永安镇为县政府驻地,常住人口约23.77万人,浑源县为晋北地区的重要地理节点,是连接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2、县名由来。秦汉至隋以前,今天的浑源县一带先后用过崞县、繁畤、平寇县等地名,行政区划也多次变动,到了隋朝,“浑源县”之名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因为县城位于浑河源头的缘故,得名“浑源”; 唐朝至金朝,县名基本沿用“浑源”,但行政级别有时是县、有时是州;元、明、清三朝多设为“浑源州”,民国时期浑源州被降为浑源县,然后一直沿用至今。由此看出,浑源县的县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这个名字自公元598年隋朝定名以来,虽然行政级别屡有变化,但“浑源”二字的核心内涵跨越了千年历史,一直传承至今。</p><p class="ql-block"> 3、历史人物。浑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涵盖政治、文学、军事、水利、艺术等多个领域,如:金•状元|文学家-刘撝、金•监察御史|文学家-刘从益、金•监察御史|史学家-雷渊;金末元初•《归潜志》作者|史学家-刘祁、元•工部尚书|军械装备专家-孙公亮、元•监察御史|文学家-雷膺;明•布政使|清官-李彝、明•监察御史|清官-孙逢吉;清•举人|教育家-常安世、清•河东河道总督|水利专家-栗毓美、清•军事将领|重庆镇总兵-任举等,这些历史人物不仅为浑源县增添了光彩,他们的事迹至今仍在当地广为传颂。</p><p class="ql-block"> 4、旅游资源。浑源县山川旖旎秀美、文物古迹云集,现有文保单位29处,分别为:国家级7处、省级8处、市级5处、县级9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4项,分别为:省级8项、市级7项、县级69项,其中,国家级7处的文保单位为:悬空寺、永安寺、大云寺、圆觉寺、律吕神祠、栗毓美陵园和文庙,境内还有被称作“北国万山之宗主”的北岳恒山、被誉为“北方第一泉”的汤头温泉、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山西神溪国家湿地公园、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神溪村等丰富的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