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围炉煮茶时

惊鸿一瞥

<p class="ql-block">  立冬一过,天气渐渐变凉。又到了可以围炉煮茶的时节。</p><p class="ql-block"> 上周末回老家,天气晴好,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们相约去山野田间“捡秋”,栗子树下零星散落的果实,地瓜地里被遗漏的块茎,都成为我们眼中的宝贝。把这些“秋日遗珠”捡拾回家,正好作为围炉煮茶时最应景的茶点。</p><p class="ql-block"> 忙完一天,架起那套新添的红泥小火炉,摆上茶壶,借着煮茶的炭火,顺手烤些栗子、红薯和花生。茶水在壶里咕嘟咕嘟地翻滚,我们看看电视、喝喝茶、说说闲话,不知不觉,大半个晚上就这么悠悠地过去了……这样闲适的滋味,实在让人心生欢喜。</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古代,围炉煮茶远不只是取暖吃喝的方式,它更是一种生活美学,是一场精神的仪式。想象那时,天寒欲雪,邀三五知己,围坐在红泥小火炉旁,听松风轻响,看壶中水沸,品盏中茶香,吟心中诗句,那曾是无数文人心中最向往的生活画面。</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这只小火炉,既用来煮茶,也拿来慢炖汤羹,一炉两用,给冬日添了不少温暖。炉火映照的,不只是所谓的情调,更是我们对生活本真的回归。在炭火细微的噼啪声中,时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不必急着去往哪里,只要安心等一壶茶开,等一锅羹熟。这份“慢”,或许就是对忙碌日常最温柔的抵抗。</p><p class="ql-block"> 古人围炉“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现在重拾此趣,不仅为冬日暖身,更为在沸腾的茶汤里,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当窗外寒风掠过时,屋内炉火正红,我们围坐分享的是食物,更是彼此陪伴的温暖。原来最美好的生活,不在远方,就在这恰到好处的烟火人间。</p><p class="ql-block"> 冬日还长,炉火正暖。但愿这份温暖就这般淡淡地、久久地延续下去。</p><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14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