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中华情 一颗赤子心

我的四月天

美篇号:362659307                                   美篇昵称:我的四月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每当耳畔响起这首熟悉的旋律,或是自己轻声吟唱之时,我们的眼眶总是不禁湿润。这首诞生于1982年的经典歌曲,用质朴旋律与真挚歌词唱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眷恋,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其背后不仅承载着创作者的家国情怀,更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与民族精神的传承。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采用“一国两制”的方案收回香港主权。经过双方反复磋商,最终达成共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消息一经传出,国人无比振奋。但在同年,日本文部省将中小学教科书中的“侵略华北”改为“进入华北”,南京大屠杀被改写为“南京事件”。<span style="font-size:18px;">香港著名词作家黄霑</span>因幼时亲历日军侵华的创伤,这一举动令他义愤填膺彻夜创作歌词,当即提笔写下“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希望借此凝聚人心,振奋海内外华人的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中国心》歌词创作完成之后,由作曲家王龄谱曲,想请一位香港歌手来演唱,象征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但是由于当时的香港乐坛并没有中国大陆贯通,所以许多香港歌手对于演唱此曲没有兴趣。后来,黄沾听闻张敏明擅长国语演唱欣然邀请。张敏明出生与一个香港归侨家庭,他的母亲曾是一个流落异乡的华侨,在辗转生活中饱受歧视之苦。对祖国有着浓烈的感情,他的父母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从张敏明出生,他的父母就教他说汉语,并且告诉他,无论你身在何处,你的根都在中国!而此时的张敏明正在香港一所电子表制造工厂上班,而歌手是他工作以为的另一个身份。只是歌曲录制完之后,反向平平,在香港乐坛里并未激起太大的水花。微薄的薪水让张明敏难以维持生计,他只能回到九龙电子厂继续上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8岁那年,他的人生轨迹被春晚彻底改变。张敏明收到我国的第一届春晚导演组黄一鹤的邀请,冒着被公司雪藏的风险,突破层层阻挠,1984年2月1日张敏明穿上米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终于登上了春晚的舞台,<b>“河山只在我心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b>一开口就唱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台下掌声如潮,电视机前观众热泪盈眶。一夜暴红,我的中国心更是传遍大江南北,成了几代人心里的神曲。到现在还是经典中的经典。张敏名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在内地的演出更是不计其数。他的足迹的几乎踏遍的祖国的各地。因为《我的中国心》,张敏明成了当红明星,风光无限。他成了第一个进入大陆的香港歌手,这一场彻底改变了张敏明的人生。但他从未在乎名利,因为他认为这首歌带给他的精神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成名以后的张敏明,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赤子之心。1988年得知北京要筹备亚运会,张明敏将自己的房子、车子全部卖掉,用这些资金举办义演,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走过了20多个城市,唱了整整154场,将筹集到的60万元,全部交给了亚运会筹备组……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的中国心》的词作者黄霑,也始终怀揣着一腔对祖国的热爱,由于当时中国没有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因此并未给黄霑带来哪怕一分钱的报税,黄霑对此毫无怨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他受邀在庆祝晚会上演唱我的中国心,这一次,他终于毫无顾忌唱出心声。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款1000万,用来给灾区孩子建学校修房子。2020年疫情期间,武汉那边特别缺口罩和防护服,他捐了500万物资。除捐钱捐物,他还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主要是对爱国教育领域提供支持。2012年在春晚30周年之际,张敏明再次回到春晚舞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今天,穿越了40多年的历史,这首《我的中国心》,我们不知道唱了多少遍,它见中国的富强之路,见证了港澳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重要时刻,身为中华儿女,早已在血脉中烙上了“中国印”,无论你我身在何处,祖国河山永远魂牵梦绕!台湾必将回归,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我的中国心必将唱向祖国每一寸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