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涉及拒执罪

中汇收购负债企业

<p class="ql-block"><b>  什么情况下会涉及拒执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拒执罪”全称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这是一个刑事罪名,意味着行为人可能从民事纠纷中的“老赖”转变为刑事罪犯,面临牢狱之灾。</p><p class="ql-block">以下是构成“拒执罪”的核心要件和具体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 核心构成要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构成此罪,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 前提条件:有生效的判决、裁定</b> </p><p class="ql-block">· 指的是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包括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以及部分具有财产执行内容的刑事判决、裁定(如罚金、没收财产、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p><p class="ql-block"><b>2. 主体条件:负有执行义务的人</b> </p><p class="ql-block"> · 包括被执行人(欠债的一方)、担保人(为执行提供担保的人)以及协助执行义务人(法院要求其协助执行的单位或个人)。</p><p class="ql-block"><b>3. 关键条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 </b> </p><p class="ql-block">· “有能力执行”: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在判决、裁定生效后,拥有履行义务的财产或者具有部分履行能力。 </p><p class="ql-block"> · “拒不执行”:指采取各种方式抗拒、逃避、拖延执行。这不仅包括公开的暴力对抗,也包括隐蔽的、消极的不配合。</p><p class="ql-block"><b>4. 程度条件:情节严重 </b></p><p class="ql-block"> · 这是区分一般违法和刑事犯罪的关键。仅仅是暂时无力偿还,不构成此罪。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 哪些具体行为可能构成“拒执罪”?(“情节严重”的常见情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3条及相关司法解释,下列情况属于“情节严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 隐藏、转移、变卖、损毁财产 </b></p><p class="ql-block">· 这是最常见的情形。例如:在诉讼或执行期间,将名下房产、车辆过户给亲友;将银行存款转移;故意损毁被查封的财物等。</p><p class="ql-block"><b>2. 虚假报告财产情况 </b></p><p class="ql-block"> · 收到法院的《报告财产令》后,拒绝报告或进行虚假报告。例如,声称自己身无分文,但实际在境外有存款或高消费。</p><p class="ql-block"><b>3. 违反限制消费令 </b></p><p class="ql-block"> · 被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后,仍然进行以下行为: </p><p class="ql-block">· 乘坐飞机、高铁一等座以上座位。 </p><p class="ql-block">· 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p><p class="ql-block"> · 购买不动产或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 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 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p><p class="ql-block"> · 旅游、度假。 </p><p class="ql-block"> · 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p><p class="ql-block"><b>4.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执行 </b></p><p class="ql-block">· 对执行法官、法警进行殴打、威胁、围攻,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p><p class="ql-block"><b>5. 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票证 </b> · 法院判决返还某件特定物品(如祖传古董、重要证件),但拒不交出。</p><p class="ql-block"><b>6. 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b></p><p class="ql-block"> · 法院判决腾退房屋或土地,但拒不搬离,甚至组织家人、老人“霸占”房屋。</p><p class="ql-block"><b>7. 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 </b></p><p class="ql-block">· 与他人打假官司,让“债权人”来瓜分自己的财产,导致真正的判决无法执行。</p><p class="ql-block"><b>8. 隐藏、转移、故意损毁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b></p><p class="ql-block">· 这是对司法权威的公然挑战,性质尤为恶劣。</p><p class="ql-block"><b>9. 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b></p><p class="ql-block"> · 这是一个兜底条款,用于涵盖上述未列明但性质同样恶劣的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 特别注意事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时间起点:</b>拒不执行的行为,从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就开始了。并不一定要等到法院启动强制执行程序。</p><p class="ql-block"><b>· “部分执行”不能完全免责:</b>即使已经履行了部分义务,但如果对剩余部分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且符合“情节严重”标准的,仍然可能构成犯罪。</p><p class="ql-block"><b>· 公诉与自诉: </b></p><p class="ql-block"><b> · 公诉:</b>通常由执行法院将犯罪线索移送给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p><p class="ql-block"> <b>· 自诉:</b>申请执行人(债权人)如果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涉嫌拒执罪,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p><p class="ql-block"><b>· 履行义务可减轻处罚:</b>在立案后、宣判前,如果被执行人全部履行了判决义务,并愿意接受处罚,可以酌情从宽处理,甚至可能被判处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但这属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非免罪金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总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简单来说,当一个人明明有钱或有能力履行法院判决,却通过各种手段赖账、对抗、耍花招,导致判决无法执行,且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时,就涉嫌构成了“拒执罪”。</p><p class="ql-block">这个罪名的设立,旨在严厉打击“老赖”行为,维护司法权威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它是对民事执行程序的最后一道、也是最严厉的法律保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