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我的一中记忆》</b></p><p class="ql-block"> 向斯</p>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东征经麻城,作《题龟峰山》咏怀: <p class="ql-block"><b>乾坤造化有神功,胜地安然气象雄</b>。</p> <p class="ql-block"><b>马迹印开苍石上,龟头横插白云中。</b></p> <p class="ql-block"><b>山高每有神仙过,寺号能仁天子封。</b></p> <p class="ql-block"><b>试剑石边风拂拂,虎跑泉内水溶溶。</b></p> 这诗中的山水,正是我的故乡。麻城一中的校门、菠箕山上的巨人脚印、巍巍龟峰,构成我生命的底色。 1905年创办的麻城一中,由城南考棚改建。每天我穿过石桥上学,高考前夕更常在天亮前翻门而入,在灯火通明的教室中苦读。那段岁月,浸润着师恩——杨秀槐老师的优雅宽厚,黄月新老师为我打开地理世界的窗口,陆婷华老师“跳出农门”的激励,至今回响。最终我以理想成绩考入武汉大学。 珞珈山下,我晨跑于花径,吟诵杨子器《早朝》: <p class="ql-block"><b>九重天上六龙飞,御气氤氲拂太微。</b></p> <p class="ql-block"><b>凤阁西头明月在,清光还照侍臣衣。</b></p> 梦想已从武汉飞向北京。 二十一岁入故宫,每日如朝臣般走过金水桥,在西华门内的寿安宫,踩着金砖与历史对话。元人宋褧笔下: <p class="ql-block"><b>万户千门气郁葱,汉家城阙画图中。</b></p> <p class="ql-block"><b>九关上彻星辰界,三市横陈锦绣丛……</b></p> 正是我生活的京城。 然而走得再远,麻城仍是精神的根脉。校门、脚印、龟峰,早已融入血脉。 感谢故乡,感谢一中。愿母校师道长存,英才辈出,光耀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