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场河——盐阜人民心中的母亲河(陈士勇)

勇士葫芦爷

<p class="ql-block">  一河碧水,流淌江淮千年文明;两岸风光,映照盐阜百年沧桑。</p><p class="ql-block"> 在南黄海之滨,苏北平原之上,一条蜿蜒如水袖的河流串联起城镇与乡野,穿越千年时光,依然生机勃勃。这便是串场河,盐阜人民心中的母亲河。</p><p class="ql-block"> 千年盐运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串场河初为唐代修筑海堤时形成的复堆河。公元766年,淮南节度使判官李承主持在楚州、扬州海滨创筑海塘,名捍海堰,始有捍海堰旁的沟渠。</p><p class="ql-block"> 公元1024-1028年,范仲淹接受西溪盐官张纶建议,于李堰西侧大规模重修捍海堰,后人称范公堤,形成断断续续的复堆河道。</p><p class="ql-block">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范仲淹在《至西溪感赋》中写道。他经过盐城北门时,吃惊地发现河中有块长长陆地,宛如一条巨龙扭动着身驱,昂首向东海游去,这便是传说中的龙脉之相。</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为串通淮南各盐场,串场河屡经疏浚。至1738年,全线贯通,形成串通苏北沿海栟茶、角斜、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丁溪、草堰、小海、白驹、刘庄、伍佑、新兴、庙湾等15个盐场的盐运河道。</p><p class="ql-block"> 因这条复堆河将十大盐场串联起来,正式得名“串场河”。</p><p class="ql-block"> 历朝历代,串场河流域是朝廷的经济命脉。史料记载,串场河沿线淮盐产区的盐税曾占全国盐税超一半。河上“舳舻往来,恒以千记”,运盐船首尾衔接,一派繁忙景象。</p><p class="ql-block"> 母亲河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串场河是盐阜人民的母亲河。起阜宁,经沟墩、草堰口、上冈、新兴场、盐城、伍佑、东台至海安,近180公里,将当时的重镇串联一体。串场河通宽约60米至80米,在盐阜人民的眼中颇具神奇色彩。沿岸的居民一代一代地教育儿孙不可亵渎河神,不准在河中便溺或乱投乱抛死牲杂物。</p><p class="ql-block"> 每当干旱少雨时节,成千上万的农民会举行盛大的拜天地、求河神,降雨消灾的祭祀活动。</p><p class="ql-block"> 串场河将盐阜大地截为东西两半,河东古称东海,河西俗曰西乡。两岸土质各异:东部为腐植质盐碱土,略呈灰褐色;西部则为坚硬多坷垃之粘土。</p><p class="ql-block"> 西乡以水沤粮田为主,盛产水产品,稻米,是天然的米粮之川;而东部因海水经久浸泡,含盐量高,是“雨天水汪汪,太阳一睁冒盐霜”的盐碱性地。</p><p class="ql-block"> 串场河及其周围的大小河道中,随处可见捕鱼撒网、放线收卡、鱼鹰吆喝的恬然和忙碌。</p><p class="ql-block"> 每当西山染红、晚风飘忽之时,分散于大小河沟中的渔舟,又三五聚首港湾,晾网、休憩。渔婆或是渔家姑娘,点上灶火,袅袅炊烟升起,随着晚风飘散在河道的上空。</p><p class="ql-block"> 焕发新姿的今天</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串场河迎来了新生。政府对河道进行了全面治理。1953年,在东台县南门老石拱桥河段清除了日军投降时抛下的37枚700磅至1500磅炸弹。</p><p class="ql-block"> 1954年,疏浚安丰至海安11公里航道,共挖土27万余立方米。1955年,疏浚上冈河段,打捞沉石近600块,拔除暗桩1000余根。</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串场河的治理进入新阶段。1978年投资300万元,建成一座海安船闸,闸室长160米,宽12米,口门宽10米,门槛水深2.5米,设计年船舶通过能力为300万吨。</p><p class="ql-block"> 到1987年,串场河东台至盐城、阜宁129公里河段,水深达2.5米,底宽20米,可达六级航道标准。</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时代,串场河的整治更加深入。2019年,盐城市委、市政府立足生态立市,全面启动“三河”整治提升工作,强化区域内河湖水体环境综合治理。</p><p class="ql-block"> 2021年,投资2.85亿元对串场河市区段进行分段整治,这是该河自1957年大规模整治之后,时隔64年再次“见底式”疏浚。</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串场河,已成为一条美丽的景观河。沿河绿化带郁郁葱葱,亲水平台点缀其间。无人清洁船在水面上灵活地穿梭,将河面上的水草、落叶和杂物悉数“吞”进船体内。</p><p class="ql-block"> 奔向灿烂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串场河的明天更加令人憧憬。</p><p class="ql-block"> 盐城城北地区改造将重视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突出商业、文化、商务、创意等生活性和生产性品质服务的集聚,将串场河沿岸打造成为历史人文、公共服务等多元功能复合的城市滨水廊道。让居民在老城“很有腔调”的韵味里,享受现代优质生活。</p><p class="ql-block"> 大丰区也正将串场河作为承载大丰生态与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打造地域文化特色长廊。</p><p class="ql-block"> 诗歌描绘着串场河的未来:“从诗经里复活的串场河,如同一个安静的少女。欢呼,兴奋,更像一首气象万千的史诗,以火红的生命,灿烂在东方湿地,糜鹿故乡。”</p><p class="ql-block"> 夜色中的串场河,二十四小时机声隆隆,一河流千载,而今续繁华。</p><p class="ql-block"> 串场河,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正以崭新的姿态流向未来,继续讲述着盐阜大地上的动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她见证着历史,承载着文化,寄托着未来,永远是盐阜人民心中的母亲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