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洱海旁,遇四十英尺民居,拾一段慢诗时光

二哥

<p class="ql-block">友:二哥</p><p class="ql-block">图文:二哥(手机创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9784095</p> <p class="ql-block">虽曾数度到访大理,却是首次携家人同行。听从朋友推荐,在“四十英尺民居”小住两晚,女主人王丹的热情周到与细腻体贴,让我们寻得一份“心有归处”的踏实与家的温暖。这座院子满是精致巧思,是主人夫妇倾注心血亲手打造的作品,既有开阔的空间感,更藏着两人的故事与温度。待到第三天离别时,应主人之邀在留言本落笔的环节,格外动人——它让每位旅客都能留下专属的美好记忆。我写下:“苍山为邻,洱海作伴,四十英尺的屋檐下,日子慢成诗行。原来心安处,便是人间好时节。”</p> <p class="ql-block">从四十英尺楼顶上俯瞰苍山洱海,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不分昼夜,我们先后三回走进大理古城,每一次都遇见它不一样的鲜活模样。古城坐落于云南西部,东濒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巍峨苍翠的苍山,山水环绕间尽显灵秀。其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曾是古代南诏国、大理国的都城核心,城内“九街十八巷”的格局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民族风情,这里常年吸引着众多外国游客前来探访,成为云南乃至全国极具国际吸引力的文旅地标。</p> <p class="ql-block">根据四十英尺王总建议第一天的行程如下:</p><p class="ql-block">步行15分钟到离住处不远的三月街赶集,然后打车去“无为寺”、沿溪水爬苍山访无为禅寺,观赏 唐杉,饮救疫泉水,然后打车去喜洲古镇游匠志集”民艺馆,逛古镇。最后座小黄车去生态廊道骑单车。</p> <p class="ql-block">王总介绍说:</p><p class="ql-block">“三月街这条街上</p><p class="ql-block">既有本人卖蔬菜水果</p><p class="ql-block">也有新大理人在卖自己的各种手工制作</p><p class="ql-block">很混搭很融合</p><p class="ql-block">颇能体现大理</p><p class="ql-block">多元 包容 灿烂的国际化乡村的气象”</p> <p class="ql-block">无为寺坐落于大理苍山兰峰之麓,始建于唐代南诏时期,曾是大理国皇家寺院,地位尊崇,有多位帝王在此出家。寺内有“无为八景” ,还有唐杉、明钟、救疫泉三宝,充满历史韵味与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苍山之上无为寺旁有一株软叶杉木(俗称“唐杉”)卓然挺立。有1300年的它于2023年入选全国“双百”古树,更获评“中国十大最美古杉木”,尽显非凡价值。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文物,是镌刻岁月的绿色史书,更是标定历史的生态坐标。可以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理苍山唐杉是活着的绿色史书。</span>让我们以文明之心珍视、以守护之行相伴,共护这份生态与文化交织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喜洲古镇,是我在大理遇见的另一场惊喜。这座以白族民居和扎染闻名的古镇,与大理古城一样热闹繁华,古朴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沿着洱海生态廊道骑行,是我在大理最难忘的经历之一。生态廊道是专门为自行车和行人修建的道路,旁边就是清澈的洱海,水蓝得像一块宝石,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沿途,我看到了不少写生的学生,他们支着画板,将洱海的美景定格在画纸上。</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王丹总的建议如下:</p><p class="ql-block">1/ 早餐后出发</p><p class="ql-block">定位:小邑庄凤北停车场</p><p class="ql-block">下车后沿村巷步行5分钟到洱海边</p><p class="ql-block">向南(右转)徒步一两公里即可</p><p class="ql-block">2/ 驾车至感通停车场</p><p class="ql-block">沿台阶徒步20-30分钟至感通寺</p><p class="ql-block">再向上到寂照庵体验素斋</p><p class="ql-block">下山可走车行坡道</p><p class="ql-block">3/ 下山到凤阳邑村漫游</p><p class="ql-block">4/ 赴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70、80多岁的两姐妹在合影,她们的精神状态是我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才村地处大理古城东部,洱海西岸,辖区有3千米多的海岸线,居住于此的白族同胞世世代代以打鱼生。现在很多游客会为了逛逛才村湿地公园而专门找到这里。每逢节日,村里人依然保持着白族传统习俗,如舞龙、祭祀等,都更具有原汁原味。其实个人觉得最美的风景在龙龛村。</p> <p class="ql-block">感通寺(曾名荡山寺),位于苍山圣应峰南麓,距大理古城约5公里,是大理重要佛寺。始建年代存争议,明洪武年间达鼎盛,曾有“三十六院”。明初住持无极大师朝觐朱元璋获赐名,寺内有明清碑刻、杨升庵“写韵楼”遗址及担当和尚舍利塔。所产感通茶为云南历史名茶,徐霞客曾赞其味佳。</p> <p class="ql-block">寂照庵位于大理苍山圣应峰南麓。它始建于明初,民国时重建,现存匾额为唐继尧手书。庵名取自“感而遂通,寂静照鉴”。这里以花供佛,遍植多肉,被誉为“中国最美尼姑庵”,其20元一份的素斋也颇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凤阳邑村位于大理苍山佛顶峰下,隶属太和街道刘官厂村 。它原名“砖窑”,后取“丹凤朝阳”之意更名。这里是《去有风的地方》取景地,借此热度成旅游热门打卡点。村内存1900米滇藏茶马古道,其中700米保存完好,曾是南诏都城官道,201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 <p class="ql-block">完稿于2025年11月14日上午11点半(于昆明至建水高速公路的途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