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5811042779 微信bm357296<br>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困境:越是重要场合,双手越是控制不住地颤抖?端起茶杯时晃动,签字时笔尖不稳,紧张感与震颤相互加剧,形成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在中医看来,这不仅是心理问题,更是身体内部失衡的信号。<br><br>震颤背后:肝风内动与心神不宁<br><br>中医将此类震颤归为“颤证”、“肝风”范畴。《黄帝内经》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主筋,若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便会引动内风,导致肢体震颤。<br><br>同时,心主神明,紧张焦虑最易耗伤心血,扰动心神。肝风与心神不宁相互影响,形成了“越紧张越抖,越抖越紧张”的循环。<br><br>案例:从手抖心慌到从容自若<br><br>一位32岁的教师因手抖严重影响工作前来就诊。每当公开课或重要会议,她的双手就不受控制地颤抖,伴有心悸、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br><br>此为典型的肝肾阴虚、虚风内动之证——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阳浮越,扰动心神。<br><br>针对其病机,立“滋水涵木、平肝安神”之法:<br><br>白芍、熟地等滋补肝肾之阴,濡养筋脉;<br><br>天麻、钩藤等平抑肝阳,熄止内风;<br><br>龙骨、牡蛎等重镇安神,定志除烦;<br><br>酸枣仁、五味子等养心安神,改善睡眠。<br><br>此方重在标本兼治:既滋补肝肾从根本上解决阴虚风动,又通过安神定志打破心理紧张环节。<br><br>患者调理两周后,手抖明显减轻,公开课上已能从容书写板书。<br><br>打破循环的关键:从身体根源入手<br><br>“紧张-震颤”循环之所以难以打破,是因为单纯的心理调节往往难以控制身体的自然反应。中医直击病根——通过滋养肝肾,如同为摇摆的树木深扎根系;通过平肝安神,好比为波涛的水面带来平静。当身体内部恢复平衡,即使面对紧张场景,也能保持稳定。<br><br>特别提醒:<br><br>震颤病因复杂,有情志因素,也有体质差异。用药需根据具体证型调整,如痰热者需清热化痰,血瘀者需活血通络,切不可自行用药。<br><br>重要场合的震颤并非不可战胜。抓住“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这一核心,通过精准干预,你不仅能摆脱当下的尴尬,更能获得长久的身心平衡。一次正确的治疗,让你在任何场合都能自信从容。<br><br>(注:本文仅供参考,实际用药须遵医嘱。)<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