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发行】白水高民生《一个政协委员的民生情》出版 书写四十载履职为民初心

秦之牛•人文西固一王新民

<p class="ql-block">  近日,渭南市白水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民生所著《一个政协委员的民生情》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凝结了作者与政协近四十载的深厚情谊,既是一位老政协委员的岁月回眸,更是一部见证基层政协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鲜活档案,为人民政协事业献上了一份赤诚厚礼。</p> <p class="ql-block">  该书由白水县作家协会出版。编辑委员会由刘小军 闫志豪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总顾问,</span>赵鹏 同剑彬 高欣录 潘中伟 郭学谦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顾问;</span>策划王俊荣 王孝文 同爱琴;董张曼 马张万 张建锋 赵国栋 刘小锋 王新民为编委;主编 高民生 责任编辑 高俊彦;张会玲 张引弟 武楠 张盈 高荣军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编辑</span></p> <p class="ql-block">  生于1959年的高民生,是白水这片热土孕育的“红色草根”。他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青年时期便与政协结下不解之缘——1986年首次受聘为白水县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组成员,1993年正式成为政协委员,此后连续跨越县政协四、五、六届,先后担任常委、专委会专职委员等职务。三十余年间,他始终以“提案为笔、调研为墨”,深耕退耕还林、移民工程、苹果产业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课题,用脚步丈量白水的沟壑阡陌,用真心倾听百姓的所思所盼。他提出的诸多建议多次被转化为惠民政策,生动践行了“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使命,也因此多次被县政协授予“模范政协委员”称号。</p> <p class="ql-block">  在履职之余,高民生更将实践经验升华为文化传承的力量,成为基层政协“存史资政”的民间典范。1993年,他自费创办“白水县乡情图书馆”,从最初仅有的1200册藏书,逐步发展为荣获国家级“书香之家”称号的文化阵地,如今馆内已收藏白水文史资料300余册。他笔耕不辍,《省委书记走过的那条环沟路》入选《渭南记忆》,《新时代让白水文史插上金翅膀》载入《三秦印记》,更以“农民委员”的独特视角,为《渭南日报》撰写了大量反映基层民主实践的鲜活故事。退休后,他又化身“红色宣讲员”,奔走于村史馆、校园之间,将政协宗旨与白水“四圣”文化深度融合,让理论宣讲褪去枯燥、沾满泥土芬芳,让民主理念与地方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正如白水县政协主席杨进宏在序言中所序:《一个政协委员的民生情》的价值,更在于以个人视角勾勒出基层政协工作的生命力。高民生既是政策的建言者,用提案推动民生改善;也是文化的守护者,以图书馆和笔墨留存白水文史;既是改革的见证者,亲历白水数十年发展变迁;更是时代的记录者,将基层政协履职故事娓娓道来。从统战理论征文获奖到担任渭南市作协副主席、市政协文史委员,从参与《白水县志》编修到助力白水“文史大县”建设,他始终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架起政协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书中收录的保存完好的会议徽章、视察记录,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珍藏,更串联成白水政协四十年履职为民的微观史册。</p> <p class="ql-block">  一部著作,一份初心。《一个政协委员的民生情》既是高民生这位老委员的“初心答卷”,也是白水政协与时代同向而行的“精神图谱”,更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式民主故事的“乡土教材”。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触摸到基层协商民主的鲜活脉动,感悟到“人民政协为人民”的质朴力量;更期待新一代政协人能以之为镜,在强国复兴的征程上,续写“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崭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