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纪实散文|我的“成都地铁、生活一脉”</b></p><p class="ql-block">■黄党生/文,网络/图</p><p class="ql-block">晨光穿透地铁入口的玻璃穹顶,暖意的灯光洒在锃亮的轨道上。一列银灰色的列车如游龙般驶来,裹挟着城市苏醒的气息,稳稳停靠在站台。屏蔽门缓缓打开,像展开一幅流动的生活画卷:背着书包的学生低声背诵课文,提着菜篮的老人细数今日的食材,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一瘸一跛的我也坐上地铁,感受着车厢平稳前行的韵律——我每天在地铁上两三个小时的生活开始,这是成都地铁赠予我的日常,也是2100万蓉城市民共有的生活序章。</p><p class="ql-block">从2010年9月27日,1号线列车首次驶出站台,叩开成都“地铁时代”的大门,到如今十五载光阴流转,400余座车站如珍珠串联,700余公里轨道似血脉蔓延,这座城市的时空被重新定义。地铁不仅是通勤的载体,更是民生的纽带、幸福的容器,它用钢铁的筋骨承载着柔软的温情,用延伸的轨道书写着城市的成长,也用无声的陪伴,编织着我这个二级残疾者的生活经纬。</p><p class="ql-block"><b> 轨道铺展处,城市焕新颜</b></p><p class="ql-block">十五年前,成都的东西门还像是隔江相望的恋人,一场跨区域的会面,总要在公交的颠簸与拥堵中消耗大半天时光;新都、双流的姑娘们向往春熙路的繁华,却常因不菲的打车费望而却步;周末的郊游,也往往被路途的遥远冲淡了兴致。那时的城市,像一幅被分割的拼图,各区的烟火气虽浓,却少了些灵动的串联。</p> <p class="ql-block">地铁时代的到来,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城市空间的密码。1号线南北纵贯,串联起火车北站的熙攘与世纪城的现代;2号线东西驰骋,让东门的市井烟火与西门的人文底蕴无缝衔接;4号线穿梭于温江的绿意与成华的工业记忆之间,7号线环线如纽带环绕,将各大交通枢纽紧密相连。如今,新都的姑娘暮色降临时坐上地铁,一杯咖啡的时间便能站在春熙路的霓虹灯下;上班族告别了拥堵的早高峰,踩着点走进写字楼;周末的郊外,地铁口涌出的人群带着欢声笑语,让龙泉的桃花、青白江的樱花都多了几分热闹的人气。</p><p class="ql-block">轨道所至,不仅是距离的缩短,更是生活方式的革新。地铁站内,自助拍照机定格着情侣的甜蜜、家人的温馨;共享充电宝解决了出行的燃眉之急,共享童车让带娃的父母步履轻盈;商业方舱里,鲜花、零食、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下班路上顺手买一束雏菊,回家便能装点一室芬芳;捎带一份新鲜食材,进门就能奏响锅碗瓢盆的交响曲。这些看似微小的场景,串联起蓉城市民的日常,让"刚需"的出行,悄然生长出"浪漫"的质感。</p><p class="ql-block">我常坐在地铁里,看车外的景色飞速掠过。从地下到地上,从钢筋水泥的丛林到绿意盎然的公园,地铁像一位沉默的向导,带我领略这座城市的变迁。有时是清晨的薄雾笼罩着天府广场的纪念碑,有时是傍晚的霞光映照在环球中心的穹顶,有时是雨夜的灯光在轨道旁晕开层层涟漪。这流动的风景里,藏着成都的生长密码,也藏着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b>方寸车厢里,温情漫心间</b></p><p class="ql-block">成都地铁的温暖,藏在每一个细节里,藏在工作人员的微笑里,藏在陌生人的善意里,更藏在那些为特殊群体量身打造的关怀里。对于我这样一位因脑溢血导致半瘫的二级重度残疾者来说,地铁不仅是出行的工具,更是感受这座城市温度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那次和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一起乘地铁。午间的地铁站里,人流尚不密集,母亲陪伴着我进站乘车,小心翼翼地走向下行滚梯。母亲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地说:“儿子,我走前面,我给你挡着。”我愣住了,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影,看着她鬓角的白发,心中五味杂陈。我的身高和体重早已远超母亲,她瘦弱的身躯怎能“挡住”我?可话到嘴边,却化作了一声哽咽。后来我才明白,在母亲眼里,无论我多大年纪,无论我是否健康,永远是那个需要母亲守护的孩子。她的话语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藏着最原始、最本能的母爱,如同地铁里柔和的灯光,温暖而坚定。</p><p class="ql-block">滚梯缓缓下行,母亲的脚步有些蹒跚,却始终稳稳地走在前面。我紧紧跟着她,感受着母亲的温暖,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母亲也是这样牵着我的手,走过人生的每一段路。一进车厢里,母亲到处给我找座位,不停地呼唤我:“来来,这里有个位置……”车厢里的灯光撒在母亲的脸上,勾勒出岁月的痕迹,却也让那份母爱显得愈发清晰。那一刻,地铁车厢仿佛变成了一个温暖的港湾,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留下母子间的温情脉脉。</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我在1号线上突然内急,慌乱中中途下车,一瘸一拐地冲向服务台。当时的我也痛苦不堪,生怕发生意外事件,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厕所,厕所在什么地方?”值班的女工作人员见状,立刻起身,一边温和地说:“先生别急,我带你去。”一边迅速打开绿色通道,引领着我快步走向站外的卫生间……她用眼神给我鼓劲助力,她的声音温柔而镇定,像一剂镇静剂,抚平了我内心的慌乱。</p> <p class="ql-block">解决完内急,我走出卫生间,发现她竟然还站在门外等候。看到我出来,她立刻迎上来,关切地问:“先生,没事吧?”然后又陪伴着我,小心翼翼地穿过人群,送我回到站台。列车即将进站时,她还不忘叮嘱:“先生,上车慢一点,注意安全。”我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无限感激。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只记得她胸前的工牌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像一颗温暖的星辰。这份突如其来的关怀,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我在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p><p class="ql-block">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在骡马市站的那次惊险经历。那天,我从1号线下车,准备乘坐上行滚梯出站。由于身体平衡能力不佳,刚踏上滚梯,便感觉重心后倾,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倒去。我下意识地想要抓住什么,却什么也没抓到,心中一片惊恐万状。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后传来一股巨大的推力,将我稳稳地往前推了一把。我猛地回过神来,稳住身形,回头一看,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正一脸关切地看着我:“叔叔,你没事吧?”</p><p class="ql-block">我惊魂未定,半天说不出话来。等我缓过神时,小姑娘已经随着人流走远了,只留下一个匆匆的背影。我甚至没能来得及对她说一声“谢谢”,这份遗憾至今萦绕在心头。后来,每次经过骡马市站的滚梯,我都会下意识地回头张望,希望能再次遇到那位善良的小姑娘。虽然素不相识,但她在危急时刻伸出的援手,让我明白,善良从来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微光,在不经意间照亮他人的前路。</p><p class="ql-block"><b>轮椅碾过处,大爱伴征途</b></p><p class="ql-block">生病康复后,我购置一辆智能电动轮椅,却因为担心出行不便,一直将它闲置在家。直到有一天,我决定鼓起勇气,乘坐轮椅从1号线海昌路站前往4号线万盛站。出发前,我心里充满了忐忑:地铁站的无障碍设施是否方便?工作人员会不会不耐烦?乘客们会不会投来异样的目光?无数个疑问在我脑海中盘旋,让我好几次想要放弃。</p> <p class="ql-block">但最终,对独立出行的渴望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我推着轮椅,缓缓走进海昌路地铁站。刚一进站,两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便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先生,请问您要去哪里?我们来帮您。”他们的话语像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不安。其中一位工作人员推着我的轮椅,另一位则在前面引路,小心翼翼地避开人群,将我送到无障碍电梯口。</p><p class="ql-block">电梯缓缓下降,到达站台后,工作人员又推着我来到指定的候车区域,并耐心地告诉我:“先生,列车到站后,我们会帮您上车,对方站也已经安排了工作人员接应您,您放心。”列车进站后,屏蔽门与车厢门精准对齐,两位工作人员默契配合,一人扶住轮椅,一人轻轻推动,平稳地将我送进车厢,并为我找了一个轮椅放置区。临下车前,他们还特意叮嘱:“先生,到了万盛站,会有工作人员在门口等您,您别着急。”</p><p class="ql-block">果然,当列车到达万盛站时,车门刚一打开,我便看到两位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门外,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他们接过轮椅,小心翼翼地将我推出车厢,通过无障碍电梯送到地面出口。临走时,他们还不停地叮嘱:“先生,路上慢点,注意安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随时给我们打电话。”我满怀感激的看着他们,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谢谢你们。”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p> <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智能轮椅的出行我心里有数了,而成都地铁,则成了我最安心的依靠。他们的微笑像春风般温暖,他们的话语像春雨般滋润,他们的行动像暖阳般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在成都地铁的无障碍设施中,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善意;在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中,我体会到了“全龄友好”的真正内涵。</p><p class="ql-block">如今,成都地铁在越来越多的车站增设了卫生间高低台、儿童洗手台、母婴哺乳室、无障碍卫生间和全智能坐便器,用细节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那些新增的蹲位、洗手台,那些改造升级的排风设备,那些点缀其间的绿植与香膏,不仅提升了卫生间的“颜值”,更彰显了城市的温度。对于特殊群体来说,这些设施或许只是小小的改进,却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更加有尊严。</p><p class="ql-block"><b>默默坚守者,铸就幸福线</b></p><p class="ql-block">成都地铁的每一公里延伸,每一次技术突破,每一份温情服务,都离不开无数轨道人的默默坚守与无私奉献。他们是凌晨时分在隧道里巡检的工程师,是深夜里仍在加班加点的建设者,是站台上车厢里随时待命的工作人员,是攻克技术难题的科研团队。他们用汗水浇灌着城市的交通脉络,用智慧破解着建设中的一个个难题,用坚守守护着千万市民的出行安全。</p> <p class="ql-block">在成都地铁的建设史上,“高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高瓦斯隧道施工等难题曾一度成为阻碍。但轨道人们迎难而上,在行业内率先打造地铁建设安全风险监控系统,通过科技创新与不懈努力,成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确保了各项重大工程按期甚至提前兑现节点目标。他们在地下几十米的深处,与黑暗和危险为伴,用双手挖出一条条贯通城市的隧道,用智慧搭建起一座座连接未来的桥梁。</p><p class="ql-block">十五年来,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美国国际设计奖等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见证着成都地铁的发展与进步,也印证着轨道人们的辛勤付出。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是他们精益求精的追求,是他们对“修好地铁,服务市民”诺言的践行。他们或许平凡,但正是这份平凡中的坚守,让成都地铁从无到有,从线到网,成为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之一。</p><p class="ql-block">在地铁站里,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身影:站务员们面带微笑,耐心地解答乘客的疑问,指引乘客的方向;保洁员们一丝不苟地清扫着站台和车厢,让每一个角落都干净整洁;司机们全神贯注地驾驶着列车,确保每一次出行都安全平稳。他们是成都地铁的普通一员,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让每一位乘客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这些默默坚守的轨道人,就像地铁轨道上的一颗颗道钉,看似平凡,却支撑着整个地铁系统的安全运行。他们用自己的付出,让成都地铁不仅成为便捷的出行工具,更成为传递温情、凝聚人心的纽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座城市才更加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这些特殊群体的生活才更加幸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市民的工作与生活才更加圆满。</p><p class="ql-block"><b>岁月回响中,深情永相伴</b></p><p class="ql-block">十五载光阴,如白驹过隙。成都地铁从一条线路到一张密网,从单一出行到多元服务,改变的是规模与形态,不变的是那份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温情。对于我来说,成都地铁早已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是我感受城市温暖的窗口,是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桥梁。</p><p class="ql-block">每天清晨六点半左右,我一瘸一跛走进地铁站,开起我一天的生活与工作。在平稳行驶的车厢里,我有时会在微信朋友圈和各个群里推送成都南部商会的各类信息,有时会联系工作、协调事务,有时会撰写工作文稿或进行文学创作。那些在地铁里诞生的文字,带着车厢的温度,带着城市的气息,也带着我对生活的热爱。累了,我便闭目养神,听着车厢里的甜蜜报站声、乘客的低语声,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搏;醒了,我便观察车厢里的每一位乘客,看他们或匆忙、或从容、或疲惫、或喜悦的神情,从这小小的方寸空间里,窥见人生百态,感受生活的真实。</p> <p class="ql-block">成都地铁见证了我的努力与成长,也承载了我的欢笑与泪水。它像一位沉默的倾听者,倾听着我对生活的感悟;像一位忠实的伙伴,陪伴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善意,感受到了工作人员的关怀,更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温暖。</p><p class="ql-block">如今,每当我推着轮椅走进地铁站,看到工作人员熟悉的微笑,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成都地铁用它的钢铁筋骨,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地;用它的温情服务,为我们点亮了前行的道路。它不仅串联起了城市的空间,更串联起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更见证了无数人的幸福与成长。</p><p class="ql-block">十五载风雨兼程,十五载温情相伴。成都地铁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与成都地铁的故事也还在书写。未来,我相信,成都地铁将会以更加完善的设施、更加优质的服务,继续书写城市发展的新篇章,继续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情与善意。而我,将会带着这份感恩与热爱,继续乘坐着成都地铁,去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好,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p><p class="ql-block">轨道延伸之处,皆是希望;温情漫溢之地,便是家园。成都地铁,谢谢你,十五载相伴,一路温暖同行。</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黄党生,自由撰稿人,曾历任多家报刊、大型网站、记者、编辑、主编、总编等;现担任多家网络平台主编(主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