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真医生!⭐️ 卫生部副部长 🌹

Star⭐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王 斌</b></p><p class="ql-block">(东北卫生部部长)1954年 评定 行政级别<b> 6级</b>,相当于中将,部长级,省级。若授军衔可能中将至低少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上将 行政级别 5级。</b> 许光达大将主动要求降级,也是5级干部的第一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五十年代初时的<b>卫生部</b>成员有部长<b>李德全</b>,副部长<b>贺诚、苏井观、傅连璋、王斌、徐运北、</b>顾问<b>马海德</b>等领导。其中除了蒙古族人李德全是冯玉祥的太太、代表民主人士,只有一个<b>徐运北不懂行没学过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在卫生部领导中只有一个徐运北支持中医,处于孤立。</p><p class="ql-block"><br></p> 延安时期 毛主席与在延安的医务工作者<div>右4 贺诚 右3 傅连璋 右1 毛泽东</div><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br><br><b>1952年</b>中医的行医资格被取消了,全国各地办起了进修学校,把中医集中起来学习西医,来改造中医师。因此,全国的中药店也都关门停业,中医药界一时一片混乱。<br><br>不久,教育部党组书记、副部长<b>钱俊瑞</b>发现了这个问题,中央政治局对此进行了讨论,毛主席立即撤消了卫生部党组书记兼第一副部长贺诚与副部长王斌的职务,中医药<b>重新</b>开业。<br><br>为什么要取消中医?理由是中医没有实际治病的效力,只能在农民面前起到精神上有医生治疗的安慰作用。中医以“科学知识来衡量,都是不合格的”;人民相信中医,那是因为“缺乏科学知识”的缘故;“从单纯科学医学来看,取消他们是为了人民。”<br><br>五十年代初时的卫生部成员有部长李德全,副部长贺诚、苏井观、傅连璋、王斌、徐运北、顾问马海德等领导。其中除了蒙古族人李德全是冯玉祥的太太、代表民主人士,只有一个徐运北不懂行没学过医。<br><br>当时在卫生部领导中只有一个徐运北支持中医,处于孤立。2018年1月6日徐运北在北京逝世,享年<b>104岁</b>。<br><br>1955年以不落实毛主席指示、不重视中医问题为发端,对贺诚和王斌以“<b>压制中医、敌视祖国医学遗产</b>”进行了公开点名批判。1958年初,贺诚在中央党校学习一年多后调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才补授中将军衔。</div><div><br></div><div>王斌则被贬到内蒙医学院任副院长。<br><br><b>贺诚,</b>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被派往广东国民革命军中做医务工作,1928年,受党中央指派,贺诚在上海威海卫路春萱里最后一幢楼房开了一家诊所,名字叫做“达生诊所”。在这个诊所里,他的“病人”,是周恩来、邓小平、李立三、关向应……。<br><br>1975年后,贺诚得到平反。他再任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当选为中共十一届中央委员。那时老秦正在总后某所工作,人们都知道贺诚根本不懂打仗,他的本质就是一名医生,不论是红军总医院院长还是四野卫生部长,将军的心在救人而非战场。而更让人不可理解的离经叛道是,贺诚出身中医骨科世家却取消中医,这在中国实在少有。<br><br><b>王斌,</b></div><div>著名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也是军队正规医学院校教育创始人。1932年毕业于成都医学专科学校。1933年赴井冈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周恩来身患重病,王一直守护在身边,精心治疗,使周很快恢复了健康。</div><div><br></div><div>曾任红一军团医院医生,中央军委卫生学校教育主任,中央军委卫生学校校长兼保健医生,陕北延安卫生学校校长,志愿军救治总指挥。</div><div><br></div><div><br></div> 长征途经毛尔盖地区,<b>周恩来副主席</b>身患重病,在缺医少药、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王斌一直守护在身边,经他悉心治疗护理,很快恢复了健康。此外,王斌还亲手为长征途中负伤的王稼样、胡耀邦等领导同志做过手术。<div><br></div> <div><br></div><div>解放战争时期,王斌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国医科大学校长,后来又担任了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党组书记兼部长。</div><div><br></div><div>新中国成立初期,王斌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党组成员兼副部长。</div><div><br></div><div>五十年代初期因<b>反对中医</b>被下放到内蒙古担任内蒙古医学院副院长。</div><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b>苏井观,</b>1927年从天津海军军医学校毕业,拒绝在国民党军队里做医官,开设三友药房。192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医院院长,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延安边区医院院长,延安医科大学校长,八路军总医院院长,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卫生部长,陕甘绥晋联防军卫生部部长。苏井观的妻子远远比他有名,就是陈昌浩的前任太太<b>张琴秋</b>。<br><br><b>傅连璋和马海德</b>,更是医学专家。可以说共和国首届卫生部根本就不是外行领导内行,而是医生行家的一统天下。<br><br>直至文革前卫生部的正副部长<b>钱信忠、崔义田、黄树则、史书翰</b>一样都是医生。<br><br>中华医学会主持行政工作的秘书长<b>傳一诚</b>都是医生。</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五十年代因反对中医被下放到内蒙古担任<b>内蒙古医学院副院长</b>,“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受冲击,但他对党深信不疑,对共产主义充满着无限的信念,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p><p class="ql-block">【若王斌仅职务被贬未降级,6级,比内蒙的省长书记还高,仅低于乌兰夫上将。-- 丁医生 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975年</b>周恩来总理病重期间,毛泽东<b>主席前去看望总理</b>,才知道王斌已下放内蒙古。主席立即指示卫生部请王斌回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主席看望住院的总理,1970年代中末 人民日报曾有文记述,后来不见提及。主席和总理年谱里,未见提及。-- 丁医生 注】</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王斌赶到总理身边时,周总理第一句话就说:<b>“亲人回来了”</b>。</p><p class="ql-block">随后,王斌担任总理医疗小组顾问,为总理的治疗操尽了心。周总理病情稍有好转后,回忆起当年在长征途中的往事,不禁深情地对王斌说:“<b>感谢你,你让我多活了四十年。</b>”周总理说完,还将缅甸总统奈温送他的一个精美的鼻烟壶转赠给了王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总理逝世后,王斌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撰写了一首《长相思》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p><p class="ql-block"><b>以力服敌兮,理德服民。富国强兵兮,安内攘夷。爱民如子兮,爱党若心。光明磊落兮,白玉无瑕。大智大勇兮,赤胆忠贞。才华盖世兮,扭转乾坤。红色至圣兮,万世师表。馨香万代兮,敬礼无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斌任中国医科学院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是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2年6月13日,王斌在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