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读庄子~达生(二)

品茗

<p class="ql-block"><b>  齐桓公在沼泽中打猎,管仲驾车。齐恒公看见了鬼,桓公抓住管仲的手问:仲父看见了什么?管仲说我啥也没有看到。恒公打猎回来受了惊吓而生了病,好几天都不能出门。</b></p><p class="ql-block"><b> 齐国有个世人皇子叫告敖,他对齐恒公说,您是自己伤害了自己,鬼怎么能伤害到您呢?身体内部淤结着气,精魄就会离散而不返回于身体。对于外界的骚扰,就会缺乏足够的精神力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淤结了气,上通而不能下达,就会使人易怒;下达而不能上通,就会使人健忘;不上通又不下达,淤结内心而不离散,就会生病。</b></p><p class="ql-block"><b> 齐恒公问,那么到底有鬼吗?告敖回答说有。水中污泥里有叫履的鬼,灶里有叫髻的鬼,门口的垃圾堆里有叫雷霆的鬼,东北的墙下有叫阿鲑蠪的鬼在跳跃。西北方的墙下有叫泆阳的鬼住在那里。水里有水鬼罔象,丘陵里有山鬼新,大山里有山鬼夔,效野里有野鬼彷徨,大泽里还有一个名叫委蛇的鬼。</b></p><p class="ql-block"><b> 齐恒公接着问,请问委蛇的形状怎么样呢?告敖回答说,委蛇身驱大如车轮,长如车辕,身紫而头红。这种鬼最怕听见雷车的声音,一听见就双手抱着头站着,见到他的人恐怕要成为霸主了。桓公听了后开怀大笑说,这就是我所见到的鬼。于是整理好衣帽,与告敖坐着谈话,不到一天时间,病也不知不觉的消失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纪渻子为齐宣王训练斗鸡,10天以后宣王来问,鸡训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没有,眼下还色厉内荏,自恃义气。10天之后齐宣王又来问,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对其他鸡的声响和影子很有反应。又过了10天,齐宣王再问,纪渻子回答说仍没有,他整日怒目而视,气焰嚣张。又过了10天,齐宣王再问,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虽然听得见别的鸡叫,却也毫无反应,看上去就像是一只木鸡。他的德行已经完善了,其他的鸡见了他不敢应战,掉头就跑了。</b></p> <p class="ql-block"><b>  孔子在吕梁观赏,瀑布高悬二三十丈,冲刷而起的激流和水花远达40里。巨型的鱼鳖都不敢在这一带游水。只见一个壮年的男子游到了水中,孔子以为是有痛苦想要寻死,便派弟子顺着水流去拯救他。</b></p><p class="ql-block"><b> 忽然见到那壮年男子游出数百步远后,头露出了水面,披着长发吟歌游到了岸下。孔子紧跟在他的身后问道:我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你却是个人。请问游水有什么特别的道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那人回答说没有,我没有什么特别的道。我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我跟水里的漩涡一块下到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道游出了水面,顺着水势而不做任何的违逆,这就是我游水的方法。</b></p><p class="ql-block"><b> 孔子说什么叫做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呢?那人回答说,我出生于山地,就安于山地的生活,这就叫做故。长大了又生活在水边,就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做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的生活着,这就叫做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有一位木匠名叫梓庆,他雕刻木头做成悬挂钟鼓的木架,叫做鐻。鐻做成之后,看见的人无不惊叹,好像是鬼神的功夫。鲁侯见了他便问,你用什么方法做成的呢?</b></p><p class="ql-block"><b> 梓庆回答说,我是个做工的人,会有什么高明的技术呢?虽然如此,我还是有一种本事,我准备做鐻时,从不敢随意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斋戒三天,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得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和笨拙的念头;斋戒七天,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正当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已不存在见君王之念,智巧专一与外界的扰乱全部消失。</b></p><p class="ql-block"><b> 然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好外形与形态最与鐻相合的,此时业已形成的鐻的形象,便已呈现在了我的眼前。然后动手加工制作,不是这样我就不做,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木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以天合天。器之所以凝神者,大概就是出于这一点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东野稷因为善于驾车而得见鲁庄公,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转弯,形成完整的弧形。庄公认为,造父的驾车技艺也不能超过他。命他驾车兜100个圈子而返回。</b></p><p class="ql-block"><b> 颜阖遇见此事,入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就要扑倒了。庄公默不作声。不多久东野稷的马果然扑倒了。庄公便问颜阖说,你何以知道他的马将要扑倒呢?</b></p><p class="ql-block"><b> 颜阖回答说,东野稷的马力气已经用尽,可是还要他继续转圈奔走,所以说必定会困顿的。</b></p> <p class="ql-block"><b>  工倕随手画来,就胜过用圆规和锯齿画出的。手指跟随事物一道变化而不需用心留意,所以他心灵深处专一凝聚,而不曾受到外在的约束。忘掉了脚便是鞋子的舒适,忘掉了腰便是带子的舒适,忘掉是非便是内心的安适。</b></p><p class="ql-block"><b> 不改变内心的持守,不顺从外物的影响,便是遇事的安适。本性常适而从未有过不适,这就是忘掉了安适的安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有个叫做孙休的人,亲自来到扁庆子门前,诧异的发问道:我孙休住在乡间,没有人说我没有修养,面临危难时没有人说我不勇敢,然而我种地碰不到好年景,侍君碰不到好世道,为乡里人所抛弃,为州县官吏所放逐,我孙休怎么得罪了老天,怎么会遇到这样的命运呢?</b></p><p class="ql-block"><b> 扁子说,你不曾听说过那些道德极高的人的事迹吗?忘却自己的肝胆,遗忘自己的耳目,无心的纵放于世俗尘垢之外,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求建树,这就叫作为而不恃,长而不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如今你把自己打扮的很有才干,用来惊吓众人。用修养自己的办法来凸显他人的污秽,毫不掩饰的炫耀自己,就像举着太阳和月亮走路。你得以保全你的身躯,具备了九窍,没有中道夭折而处于寻常人的行列,也真是万幸了。又有什么闲暇抱怨上天呢?你还是走吧!</b></p><p class="ql-block"><b> 孙休走出屋子,扁子回到房内,不多一会,扁子仰天长叹,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长叹呢?扁子说,刚刚孙休进来,我把道德修养极高人的德行告诉给他,我真担心他会吃惊而更加迷惑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弟子说不对呀,孙休所说的话是正确的吗?先生所说的话是错误的吗?错误的本来就不可能迷惑正确的。孙休所说的话是错误的吗?先生所说的话是正确的吗?他本来就因为迷惑而来请教,又有什么过错呢?</b></p><p class="ql-block"><b> 扁子说不是这样的,从前有只海鸟飞到鲁国的效外,鲁国国君很喜欢它。用太宰来宴请它,奏《九韶》的乐曲让它快乐。海鸟竟然忧愁悲伤眼花缭乱不敢吃喝,这就叫做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假如按养鸟的习惯来养鸟,就应该让它栖息于幽深的树林,浮游于大江大湖,让它吃泥鳅与小鱼,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原野而已。</b></p><p class="ql-block"><b> 如今的孙休乃是管窥之见,孤陋寡闻的人,我告诉给他道德修养极高人的德行,就像用马车来拖载小老鼠,用钟鼓的乐声来取悦小鹌鹑一样。他又怎么会不感到吃惊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