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部大院一一《绿色印痕》

蓝宝石

<p class="ql-block">  新疆奇台县县城中心有一座森森大院,1968年7月28日,我们八八四七部队进驻奇台,这大院便成了我们团部的所在地。几十年后,我们郑州战友聚会,215部队的王少军常对我们说,那大院原本是骑二团的团部,你们进疆后就移交给了你们。每逢他这么说时总显得很自豪。</p> <p class="ql-block">(王少军,1971年河南郑州市入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团部坐东面西,大门是个长方形的水泥结构框架,两个立柱四四方方,敦厚而立,柱面上镌刻着潇洒俊逸的八个大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大门的横梁凌空高挂,上面也醒目地镌刻着一行大字:“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大门横梁的上方钢筋铁骨地焊着五个巨大无比的、红彤彤大字:“毛主席万岁”。大门下,无论严冬酷暑、日夜交替,总有威严的哨兵把守着大门,以示军事地领地的神秘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  进了大门是一个大花坛,花坛的左边是团部的大礼堂,右边是招待所;花坛的后面有一排灰灰的平房,那是团部机关办公的地方;团部的南边是团里的会议室,再南边是特务连的营房,特务连后边是八二炮连的营房,八二炮连南边是通讯连的营房,通讯连西边是一个大操场。团部的后边是管理股和机关食堂,食堂的北边是团机关家属院。团部的北边有一道低低的短墙,短墙上开有一个小门,小门里有一个小院子,小院子里是高射机枪连的营房,团部开的小卖部也在那小院子里。</p> <p class="ql-block">(1972年,特务连战友徐复兴在团部大门前站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连队在农场那两年,星期天我有空就来奇台县城,逛完街,买了日用品后,常常到团部大院混饭吃。走进大院,不是去高机连找黄茂森,就是去通讯连找肖峰,去时都逢饭点,稀里糊涂地填饱肚子好走路回农场。</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后,肖峰听说我在写部队回忆录,一定要我写写他。我说写你什么,他说你有天来我们连混饭吃,正巧连队包饺子,可惜我们班包的饺子不好,下成了一锅糊涂,这不是很好的素材吗?我说,这事我记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73年,肖锋(后排右一)和他班的战友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后,郑州战友聚会,孙玉才常说:我当时在团管理股,每到星期天,徐复兴他们都要到我这儿改善伙食。哎呀,我当时与郑州兵不熟,要不,我也会去他那儿改善伙食的。</p> <p class="ql-block">(团部管理股战友孙玉才,1971年河南新安县入伍。)</p> <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23日,郑州政七街羚锐大酒店战友聚会。前排左起:杨小苏、杨伟强、郭建军、孙玉才、刘洪生;后排左起:徐复兴、王少军、孙刚、石林珂、邢宪生、宋卫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天在高机连吃过午饭,顺便去了小卖部,看到货架上橙黄橙黄的玻璃瓶桔子罐头,很是馋涎欲滴。咬咬牙,买了瓶,出的小院,便急不可耐地要解馋,但找不到开马口铁的瓶盖工具。于是,来到团部礼堂外,见无人,拧下窗户框上的风钩,艰难地捣鼓开瓶盖,狼吞虎咽地吃尽桔子喝干桔汁,当时的舒坦劲和满足欲是如今根本无法形容的。</p><p class="ql-block"> 连队调防到奇台县城后,经常去团部开会。或学习会、或批判会、或文艺演出会,团长、政委也成了我们常见的人。他们台上言辞犀利,威风凛凛的形象给人留下了不灭的印象,至于他们当时讲了些什么,我至今一句没记住。</p> <p class="ql-block">(1973年,副团长薛天宝{后左一}在团部操场观看完特务连擒拿格斗后与战士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团部的院子很大,虽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活力和美丽。一排排灰灰的平房,一扇扇明亮的窗牖,一爿爿平坦的操场,一副副直立的单、双杠;清晨,军号声声,脚步匆匆,喊声震耳;傍晚,彩霞满天,操场上龙腾虎跃,小路边低语喁喁……这院子里曾演绎过多少跌宕起伏的故事,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1973年,团部大门前的卫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我不远千里来到西北边城奇台,在战友高恩才、李明、王俊言、杨朝生的陪同下寻找我们当年的团部。</p><p class="ql-block"> 小城变成了大城,全没了当年的模样。寻寻觅觅,我们终于在一高大门楼下住脚,高恩才指着大门说:“这就是当年的团部。”我十分疑惑地看着华丽宏伟的大门,辨了辨方向,狐疑地扪心自问:“这怎会是团部呢?”</p> <p class="ql-block">(2015年,在奇台团部新大门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门前拦着三角钢架,大门边站着两个戴钢盔、持钢枪、身着迷彩服的哨兵。老高与之讲明原委,希冀进院子里看看,哨兵说打电话报告下领导。不一会儿,一高高个儿、年轻英俊的上尉走了出来,将我们迎进大院。</p><p class="ql-block"> 进了大门,我对上尉说:“我们是十三团的,这里曾是我们的团部。”我讲的都是四十多年前的事,这上尉才三十上下,对我说的遥远历史根本就不明白,但对我们四十多年后恋恋不舍的觅旧很是感动。上尉说: “我领着老首长们在大院里转一圈吧,大院也许变了许多,不像你们当年在时的样子了。”</p> <p class="ql-block">(2015年,上尉陪我们走进团部大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簇拥着上尉从院子右边沿着小路走。大门正中央盖有一幢大楼,周围空落落的,都是绿化的草坪和树木,一条小路穿行在树阴之间。上尉告诉我们他是新疆阜康人,当兵也十多年了,现在这院子是边防团的司令部。正说着,老高突然问,院子里还有老房子吗?上尉说,只剩下礼堂了,但也是危房,再过些日子要扒的。我连忙说,快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2015年,战友们在团部老礼堂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5年,在团部老礼堂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到大礼堂门前,门前空旷一片,两层高的礼堂正面顶端成八字型张开,中央有颗硕大的红色五角星;四根圆圆的红色立柱支撑着顶端,凹进的正面上层是三个玻璃窗户,下层是三个木门。木门被锁着,看似好久没有开过;墙体好像重新粉刷过,是酱白色的水刷石;底部是三个台阶,连着门前的广场。原来的团部礼堂是什么样子我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它的墙体是灰砖,里面很阴暗。尽管礼堂变了些模样,但仍然看起来很亲切。它累年经月地栉风沐雨,挺立在大院内,苦熬到今天等待着我们的到来。往昔我们这些年轻人曾身着军装进进出出,对这礼堂并没留意,今天却要从它的身上找出我们失去的青春与寄托的无限思念。</p> <p class="ql-block">(2015年,战友们在团部大院与上尉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高对王俊言大声说:当年我曾在这里演出过。王俊言迎合着说:演的好像是德琉莎。我也大声说:当年我曾在这里开过会,你俩演出过,那我肯定是坐在台下看你们演出。老高哈哈大笑。王俊言哈哈大笑。我也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在李明的提议下,大家在团部礼堂前一字排开,扎好架势,反复照了好几张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2015年,与当代军人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完礼堂,上尉领着我们绕着院子边走边谈,边谈边笑,笑声绕着军营飞翔。不远处有条小巷,小巷尽头是当年团部的大门,大门没了宏大的门框,小巷也因封闭,荒落无人行走。遥望荒落的大门,不禁令人唏嘘。当年,我们曾气宇轩昂地从这大门里进进出出,演绎着人生最为灿烂青春之梦。时过境迁,门已封,人已老,青春之梦将不会再重新向我们走来,它将永远尘封在我们的美好记忆里,慰藉着我们永不衰老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看完大院,返回到大楼前的广场,广场中央安放着一块橘黄色大石,大石上刻着“忠诚于党”四个红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2015年,战友们在团部新大楼前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要告别了,老高说,我们在这广场照个合影像吧。于是我们这些老兵整齐地排成一排,站在巨石旁边、站在“忠诚于党”前,与现代军人来了张威武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出了大门,我忽然明白:团部的新大门开在原通讯连营房的后面,朝东。怪不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215部队是个骑兵营,是驻奇台县的边防部队。王少军和我们一年当兵,在部队时就和我们团的郑州兵颇有来往。</p> <p class="ql-block">(2025年,与王少军战友在郑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你的阅读与欣赏,敬请关注《绿色印痕》的下一章节:“宣传干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