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804篇文章</b></p> <p class="ql-block"> 【有志竟成】释义:只要有好的志向,努力去做,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弇传》。东汉刘秀起兵反对王莽政权的时候,耿弇投入了刘秀的部队。在历次战斗中,他非常勇敢,而且很有智谋,因此深得刘秀的信任。王莽被推翻后,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登上帝位。耿弇建议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军,消灭地方势力,以统一全国,扩大统治,并且自请带领大军先平定河北全境,巩固根据地,然后进一步发展。当时,河北一带的农民军大都被镇压下去了,赤眉军也被迫西撤,向河南、陕西一带流动。只有占据山东的张步,兵力还很强大,耿弇配备兵力,猛烈进攻临淄,不能取胜,耿弇也中箭受伤,刘秀急得亲自带兵赶去支援。耿弇听了这个消息,为了表示对刘秀尽忠,下令继续战斗。部下劝他等援军开到之后再作计议,他不同意,说:“皇上驾到,我们只能宰牛备酒欢迎,怎能把困难留给他来解决!”于是拼死倾全力出击,攻下临淄。刘秀曾在临淄夸奖他说:“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p> <p class="ql-block"> 成语“有志竟成”,按照在当时的语境,刘秀起兵讨伐王莽政权的关键时候,耿弇选择了在这个时候,投入了刘秀的部队,跟随刘秀参战上战场,在战斗中英勇善战,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每次总是使得胜利,为此得到刘秀的信任,后来刘秀当上了皇帝,耿弇提出建议平定各地割据势力,镇压各地农民起义,消灭了地方势力,实现了统一国家,又扩大了自己的统治范围。这个成语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由来,成语的释义讲得很清楚了,只要有好的志向,努力去做,坚定不移,永不放弃,不拐弯,不回头,就一定能成功,达到自己预定的目的。现在我将这个成语举一反三应用到读书方面上,其实道理都是相通的,不光应用在读书可以,应用在科技方面也可以,无论应用在哪方面都可以,只要努力奋斗就行了,关键是我们会不会应用?其原理都是一样的道理,既然是一样的道理,有何不行?确实也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把这个成语内容给学生讲清楚,运用这个成语行兵打仗,对照当今天的读书学习必定成才。战争年代没有了,战乱时代过时了。成语不一定用在战争上,既然没有战争和战乱,我们必须引用在读书,笔战方面上成才,完全没有问题。老师将成语讲清楚了,对学生有诸多的好处。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是有形的老师,成语作为无形的老师,有形的老师将无形的老师运用起来得心应手,这就是有形和无形的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由内而外发挥学生积极能动性,将消极因素调动起来成为积极因素,老师推动学生不断努力奋斗。老师爱生如子,做到这点十分不容易,老师如此的付出对学生肯定有恩,然而学生才能学业有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个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栏目主持人星淇教授,同时他也是这个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他在【育路有恩·逐光而行】方面也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及广泛的影响力,经过他的严谨审核文稿,我才更有足够的信心,将文章分享给社会大众。</span></p> <p class="ql-block"> 根据成语释义,结合观察很现实,先立志,后成功。只要学生胸怀大志,愿意努力读书学习,一心一意求学问谋取个人前程,一定会实现学业有成。学生心中有志向,为社会大众而读书的理想和目标不改变,时刻践行初心使命,无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受到什么阻力,也能学业有成并成为成功人士。这源于老师教育学生是负责任的,更是对学生传授智慧,老师的智慧之光照亮学生求学路途。学生要好好努力读书,并且主动去学习,报答老师的恩德。学生不能等到老师来督促我们学习,我们才懂得努力,虽然各科成绩都提高了,得到老师表扬意义不太大。如果我们在没有老师督促、也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下,慎独自律,像耿弇一样在皇帝来到之前,主动上战场打胜仗,得到刘秀皇帝称赞,才是真正有价值和意义。学生要自觉向耿弇学习“慎独”战斗精神,主动读书求进步,不放弃积极学习的心态,这样才能够真正得到老师的表扬。要是通过老师督促才完成读书学业、才得到老师表扬,这价值不一样,意义不相同。主动学习,得到好的成绩,得到老师表扬,那样才是真正的表扬。作为学生,时刻都要明白成语“有志竟成”的深刻内涵;老师更要懂得运用“有志竟成”引导学生,支持和鼓励学生努力读书,才算是对学生有恩,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恩师。学生必须加快速度,努力读书学习,以最好的成绩回报老师的教育恩德。在此再次强调,老师都做到了这点,才是对学生真正的施恩,才是真正的智慧之光普照学生。学生才能在老师智慧之光引导下,潜心践行读书求学问,成就自己的人生伟业。学生在学业方面成功了,说明老师的教育也成功了。学生由此感悟,才真正懂得,学场成才如同战场胜利,性质上没有什么两样,也没有任何区别。</p> <p class="ql-block"> 既然老师给我们上课,讲通讲透“有志竟成”,作为学生,不能怀疑自己的老师,对老师的话必须深信不疑。自己要懂得老实践行老师的教诲,按老师的教育方法去读书、去学习,学生听老师的话就是智慧者,绝对没有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理想,立志做人,确定奋斗目标,选择正确的个人志向,在践行途中不怕困难,无论有多大的阻力也要走到底,这样必定能成功。在人群中,有志者与无志者有着很大区别,有志向的人始终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成功。说来容易,不过张嘴之间;做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当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向老师求助,此时老师的恩德,终生难忘。我们一路走来,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回顾这些年来的人生经历,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智慧教育,老师也离不开学生,教学相长,互相成就,实现了双赢,这让我们懂得做人与做事的道理。老师跟学生交流沟通的时候,总是运用成语故事巧妙引导学生下定决心,以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努力读书和做事,以持之以恒的精神作为人生主题,直到学业和事业成功为止。人生中有老师指点迷津,十分重要,为学生解答难题是老师的本分,老师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教育学生,机会成熟的时候,进行机会教育;身教的缘分到了,老师便以“有志竟成”的深层内涵教育自己的学生。就拿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事来说明,我经常早上带着一帮学生在户外活动,其实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活动身体、锻炼身体,另一个是通过活动漫步的时候与学生沟通,听听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解答问题、帮学生解惑。数年来风雨无阻,这就是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磨练学生的毅力,也让这条户外活动、锻炼健身的道路,俨然成为一条师生共同践行的智慧之路,让每个学生都懂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实内涵,让学生明白世上没有一条平坦的道路,必须通过勤奋努力,不断地奋斗,让自身发光,映照前进之路,看到道路的光明、人生的辉煌,随着光明而行,最终身体健康了,学业有成了,智慧也增长了,这是对成语典故“有志竟成”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11月14日(星期五)</p> <p class="ql-block">作品创作地点:中国广州市</p> <p class="ql-block">作品全文共计:2612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