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记游(94)《悠游山西》之十三,——忻州古城

老生常谈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20日,我们从太原乘车前往忻州古城参观。</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南关大街,占地面积1.92平方公里,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池,由于忻州古称“九原县”和“秀容县”,因此忻州古城也被称为“秀容古城”。</p> <p class="ql-block">自东汉末到明代,忻州古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被称为“三展卧牛城”,至明清时期,忻州古城成为中俄万里茶路上的重要文化名城,因繁荣富庶而获得“南绛北代,忻州也不赖”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南门(景贤门)进入古城。</p> <p class="ql-block">“景贤门”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四角飞檐,楼梯三层,构思精巧,楼内无柱、拇质台阶,三层檐下正中悬挂“三关总要”匾额, 此门1972年被毁, 2002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雄伟的城墙,城墙四周环绕,四门齐备,并各有瓮城,形成了“四面城墙八座门”的独特格局。特别是古城的城楼,巍峨耸立、飞檐翘角、气势恢宏,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年代,给我们以不尽的遐思。</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南城门一直往北走,看到大街上有两座相邻的牌楼,这两道牌楼为“王家牌楼”,是为了纪念忻州人王治所建。王治在明朝的嘉靖年间曾任过太仆正卿,为“从三品”,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干部,在位时忠直实干,为嘉靖帝的倚重之臣,“丁忧”归乡后在忻州兴学育人,桃李遍布天下,死后葬于忻州的南张村。忻州的王姓尊王治为忻州“王氏始祖”,并在此设置并肩而立的两道王家牌楼。</p> <p class="ql-block">走到南北大街的中间,就会看到一座雄伟的建筑——“明月楼”。</p><p class="ql-block">明月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毁于1944年,2019年重建,为两层三重檐歇山顶木楼,通高22米,占地269平方米,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说与文化意义,是忻州古城的核心景点,也是古城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重建后的明月楼面阔五间,四角飞檐,明柱周匝,底层设门洞供行人通行。它既保留了传统风貌,又融入了现代技艺。</p><p class="ql-block">据说,康熙帝曾为明月楼题名,闯王李自成也曾在此观戏,现在的明月楼常举办抛绣球等互动活动,传承民族文化。特别是一到傍晚,这里灯光璀璨,人们可登楼俯瞰忻州古城全景。只可惜我们晚上要去原平入住,只能说与此无缘了。</p> <p class="ql-block">除了明月楼,古城内还保存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秀容书院、泰山庙、财神庙、关帝庙等古建筑群,错落有致,交相辉映,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水平,展示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才华,也让后人得以领略到古代建筑的魅力和风采。</p> <p class="ql-block">秀容书院位于古城西南角的九龙岗,由知府鲁潢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创建,是忻州的首所学府,因忻州古城秀容县而得名。书院历时127年,1902年改制为新兴中学堂,为陕西书院改学堂之首例,后发展为忻州一中,现为忻州秀容书院博物馆。它是我国五大书院之一,也是山西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p> <p class="ql-block">书院依山势分上中下三院,上院建有文昌祠及四角亭、八角亭和六角亭。</p> <p class="ql-block">六角亭高9米,旧称“寥无阁”,为忻州全城的制高点,立于亭上,可俯瞰忻州全城。原六角亭前有一砖拱门,称“天之衢,意思为读书人通过天之衢登上寥无阁可青云直上,飞黄腾达。</p> <p class="ql-block">通过泰山庙巷,可达泰山庙。</p> <p class="ql-block">“泰山庙”又称“东岳庙”,始建于初唐时期,历经宋、元、明、清各代扩建与重修,现存建筑主体为明清时期遗存,包括牌坊、影壁、山门、倒座戏台、过殿、正殿等,两侧有钟鼓楼和配殿,规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泰山庙的正殿为明构,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七檩后廊式构架,斗拱三踩单昂。这里每年农历三、四月份都会举办盛大的戏剧表演,以娱乐神仙,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p><p class="ql-block">泰山庙不仅是忻州古城的历史见证,也是游客体验当地文化和风俗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还有一座财神庙,它所在的位置叫财神庙巷,与泰山庙呈丁字相交,坐西向东,东西长55.6米,南北宽25米,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该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原为道教场所,后经历代修缮,民国时期曾作为商会办公地点。</p> <p class="ql-block">庙内设过殿、大殿、偏殿、戏台等。过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卷棚顶悬山式;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式,斗拱三踩单昂。大殿和偏殿的瓦脊与瓦坡间均有绿色琉璃瓦组成菱形图案。另外,院中央还有一石雕“望海楼”(俗称“聚宝盆”),其底座的设计能使雨水通过水道流入古井,寓意财富汇聚。</p> <p class="ql-block">财神庙的大殿内,五路财神被分别供奉在各自的宝座上,它们是东路财神比干、南路财神柴王爷、西路财神关公、北路财神赵公明以及中路财神王亥。这五路财神过去在中国民间被广泛崇拜,因此被称为“大五路财神”。</p><p class="ql-block">财神庙的右侧偏殿内供奉着三宵娘娘,被民间称之为送子娘娘。</p> <p class="ql-block">庙的两侧还各有一座钟楼和鼓楼,上面挂着“知止”和“明道”的牌匾,这是儒家文化与道教信仰相互融合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的这座教堂位于南关大街,建筑以青砖为主,古朴大方,建于40年前,属近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在忻州古城还有一条特色的商业街区,它汇聚了忻州市所辖各县市的特色小吃如油糕、捣拿糕、神池抿面、碗托等,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忻州文化的独特韵味。</p><p class="ql-block">另外古城内还设有各种手工艺品店和特色商铺,出售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让游客在购物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忻州的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忻州古城是一座承载着1800多年历史的璀璨明珠,它是一个融合了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地方。它不仅是一座古城,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p><p class="ql-block">要想了解山西,不能不来忻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