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里的退休时光

0455

<p class="ql-block"> 墨香里的退休时光</p><p class="ql-block"> “啪嗒”一声,老马把遥控器扔在沙发上,盯着电视里重复的老剧发愣。退休刚满一个月,曾经塞满会议和文件的日子突然空了下来,连窗外的鸟叫声都显得格外吵闹。</p><p class="ql-block">“又坐不住了?”老伴端着切好的苹果走过来,把盘子放在他手边,“你不是总说年轻时候想写毛笔字吗?现在正好有时间。”</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在老马心里荡开了涟漪。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老花镜,第二天一早就戴上眼镜凑在电脑前,手指在屏幕上慢慢滑动——“兼毫毛笔适合新手”“半生熟宣纸不洇墨”“砚台要选带盖子的”……他把这些字一个个记在小本子上,最后咬咬牙下单了一整套笔墨纸砚,连带着一块铺在桌上的毛毡垫。</p><p class="ql-block"> 快递箱送到那天,老马蹲在玄关拆了半小时,把裹着泡沫的毛笔一支支拿出来,对着光看笔毛的柔顺度,又用手指蘸了点清水,在砚台里轻轻磨了磨,闻着砚石里淡淡的石质香气,嘴角不自觉地翘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书房的小桌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毛毡垫铺得平平整整,米字格宣纸用镇纸压在边缘。老马捏着毛笔,手腕却忍不住发颤,第一笔落在纸上,墨汁晕开一个歪歪扭扭的“一”字。老伴端着茶杯靠在门框上笑:“别急,跟你以前写报告似的,一笔一划慢慢来。”</p><p class="ql-block"> 老马磨墨的时候总喜欢哼着年轻时听的老歌,手腕一下下转着墨条,等砚台里的墨泛起细腻的光,他会用食指轻轻蘸一点,在指尖揉开,像在检验一杯刚泡好的茶。有次磨得太专注,墨汁溅在袖口上,老伴笑着给他缝了个小小的墨点形状的布贴,说“这是你的‘书法勋章’”。</p><p class="ql-block"> 他练“永字八法”练了整整一周,每天都要写满三张纸的“永”。有天晚上对着字帖里的“捺”笔画发呆,老伴给他端来一碗热汤面,说“你看这面汤的波纹,是不是和捺的收尾一样,要慢慢收住才好看?”老马盯着面汤看了半天,再下笔时,那一笔果然流畅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老马攒废纸的纸箱子里,除了写废的字,还夹着几张老伴偷偷放进去的纸条——“今天的横比昨天直了”“这个‘宁’字的宝盖头写得像小房子,很暖和”。有次他翻废纸时发现了这些纸条,坐在书桌前笑了好久,第二天特意写了一幅“平安”送给老伴。</p><p class="ql-block"> 往后的日子里,书房的灯每天傍晚都会亮起来。老马先对着字帖临摹“横”和“竖”,写废的宣纸攒了厚厚一摞,手指肚被笔杆磨出浅浅的印子。老伴有时会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看他写“山”字时,会指着字帖说:“你这右边的竖太直了,要有点弧度才好看。”老马就把笔搁在砚台上,凑过去和她一起对着字帖研究,两人的脑袋挨得很近,台灯的光在纸上投下两个小小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老马把一张写着“宁静致远”的宣纸铺在客厅的茶几上,墨色浓淡均匀,笔画也有了些稳重的模样。老伴找出家里攒的旧相框,把纸裁得正好塞进去,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墙上。晚饭时,老马看着墙上的字,夹菜的手都轻了些,嘴里却故意说:“还是有点歪,下次写幅更好的换下来。”</p><p class="ql-block"> 现在,老马的书房里已经堆了半箱写好的作品,有送给老同事的“福寿康宁”,也有写给孙子的“好好学习”。每次有人来家里,老伴都会拉着人家去看墙上的字,眼里的骄傲比老马自己还多。而老马最喜欢的,是写完一张满意的字后,和老伴坐在沙发上,就着一盏茶,看夕阳把墨色染成温暖的橘黄——原来退休后的日子,能在墨香里过得这么踏实又明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