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丛中觅食的文须雀

过眼云烟

<p class="ql-block">  晨光初透,芦苇荡泛起银灰的光晕,文须雀悄然穿梭于摇曳的苇秆之间。它们细长的喙灵巧地探入草隙,寻觅着隐匿其中的草籽与昆虫,仿佛在自然的密语中,聆听大地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文须雀</p><p class="ql-block"> 文须雀(学名:Panurus biarmicus),别称髭雀、文须山雀,属雀形目鹟科文须雀属鸟类。雄鸟眼先及髭纹黑色,头顶暗灰,背、肩部呈赭黄色,尾上覆羽粉赭黄色,尾羽中央一对最长呈赭黄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雌鸟无黑色髭纹,头呈灰棕色。虹膜橙黄色,嘴橙黄色,脚黑色。体长145-185毫米,体重12-18克。</p><p class="ql-block"> 该物种主要栖息于湖泊及河流沿岸芦苇沼泽中,分布于中国新疆、青海、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冬季迁徙至河北等地。</p><p class="ql-block"> 常集成小群活动,善在芦苇秆间攀爬跳跃,飞行速度较慢,飞行时尾羽上下摇摆,以昆虫、芦苇种子为食。繁殖期4-7月,营杯状巢于芦苇丛中,每窝产卵4-8枚。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 因雄鸟具黑色髭须被称作“龙”,雌鸟称“凤”,组合寓意“龙凤呈祥”,是我国传统笼养观赏鸟类之一。</p> <p class="ql-block"><b>形态特征</b></p><p class="ql-block"> 前额、头顶、头侧淡烟灰色或灰色,前额、头侧和耳羽通常较淡、呈灰白色或淡灰色,眼先、眼周黑色并向下经颊沿颧区延伸形成一簇髭状黑斑。背、肩、腰等上体淡棕色或赭黄色,肩较棕褐,尾上覆羽粉赭黄色或淡粉紫色。尾较长、呈凸状,中央一对尾羽最长、赭黄色或棕黄色,外侧尾羽依次逐渐缩短、红棕色或红赭黄色、具灰色或灰白色端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先端和外翈白色,基部和内翈黑色。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黑色,羽缘茶黄色,最内侧一枚三级飞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外侧初级飞羽外翈羽缘银灰色或亮灰白色,内翈羽缘淡棕色或浅黄白色,其余次级飞羽外翈羽缘和羽端淡棕黄色,次级飞羽亦为黑褐色,外翈羽缘棕色,内翈羽缘和羽端乳白色或淡黄白色。颏、喉和前胸淡黄白色或灰白色,颈侧和胸侧缀粉色或灰沾紫色,两胁淡棕黄色,腹中部乳白色或乳黄沾紫色,两胁淡棕黄色,腹中部乳白色或乳黄沾紫色,尾下覆羽黑色。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头不为灰色而为灰棕色,眼先不为黑色而为灰棕色,眼下和颧区亦无黑色髭状斑。其余均和雄鸟相似。 虹膜橙黄色,嘴亦为橙黄色或黄褐色,脚黑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