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客座教授潘守宇先生,向麒麟觅境藏书阁和吕前义方家赠书,并即兴发言:

潘守宇

<p class="ql-block">视频共一(其1)</p> <p class="ql-block">麒麟•曾子文化研讨会欢迎您!</p><p class="ql-block">——千年嘉美集麒麟,万古孝道拜宗圣!</p><p class="ql-block">尊敬的 先生您好:</p><p class="ql-block"> 兹定于2025年11月15日(周六),在嘉祥“麒麟觅境”举办《麒麟•曾子文化研讨会》。欢迎您大驾光临,并就弘扬曾子文化和纪念2025年12月1日宗圣2530年诞辰,发表高见。</p><p class="ql-block">嘉祥麒麟觅境</p><p class="ql-block">嘉祥历史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中共济宁市委儒学讲师团</p><p class="ql-block">嘉祥吉祥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济宁市作协</p><p class="ql-block">中国圣乡书画家协会 </p><p class="ql-block">石雕之乡艺术研究会</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11月15日(周六),殷历九月二十六日上午8点。</p><p class="ql-block">地点:山东嘉祥“麒麟觅境”景区。(附:导航用方位图)</p><p class="ql-block">电话:0537—6814208;136—95375887。</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相聚嘉祥,在宗圣故里,共缅先贤遗风,同溯儒家正道;以思想照亮现实,以礼义润泽人心,共筑一个“人文与时代共进、传统与现实交融”的和谐图景。#麒麟#曾子#宗圣#祭曾#潘守宇</p><p class="ql-block">中书协会员潘守宇先生在“麒麟觅境”挥毫:——</p><p class="ql-block"> 麒麟仁义誉九州;</p><p class="ql-block"> 曾子孝道感千秋!</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一,北大客座教授潘守宇先生谈曾子:</p><p class="ql-block"> 宗圣曾子是古代的圣贤与孝子;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是儒家文化的正宗传人;是思孟儒学的承上启下者;是孔子晚年托孤寄孙的人!</p><p class="ql-block"> 宗圣曾子曾主编《论语》;著述《孝经》;撰写《大学》;审核《中庸》!(曾子作為子思子的博导,一定指导过博士论文)。没有曾子就没有四书五经里的四书;没有曾子就没有弟子述圣;更没有再传弟子亚圣! </p><p class="ql-block"> 宗圣曾子的人生智慧: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教会我们如何做事!教会我们如何为官!教会我们如何发财!(例如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有德持有人,有人持有土,有土持有财......财聚人散......等等!这永远的商规,发财的秘籍!)。 </p><p class="ql-block"> 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孔曾教,至今忠恕化生民!明代的黄道周说:“孝经是道德的渊源,治化之纲也。六经之本,皆出于孝经”。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回眸历史:正是孔子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的思想开启了长达2000多年的政治体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继续前进,方能远行。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需要从孔曾那里去汲取智慧,从中华文化中去汲取力量!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孝道拜宗圣。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与经典同行!——潘守宇在首届曾子文化节上的发言</p><p class="ql-block">二,北大客座教授潘守宇谈麒麟:</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范曾老师根据嘉祥麒麟之乡的传说,赠送的潘教授的《仁者拜仁兽》国画;央美石业雕刻的多种造型和石材的石雕麒麟作品:</p><p class="ql-block"> 《论语》中109次提到仁;麒麟有武备(角)而不害,不履生虫,不践生草是仁兽!是孔孟圣地;这里是礼仪之乡;这里是孝义之邦;这里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麒麟赋予了她嘉美祥瑞的灵气;这是一片文化深厚的土地。因曾子的诞生而留下了诚信仁义的纯朴民风;这里总集福荫,备至嘉祥。(《左传》记载,鲁哀公14年,在这狩猎,获一麒麟,取其嘉美祥瑞之意,所以当地取名嘉祥。)历史记载,出土文物佐证:东汉桓灵年间,距今1700多年的雕刻艺术大师卫改“选择名石、南山之阳、择取妙好、色无斑黄、前设质坦、后建祠堂、雕文刻画、罗列成行”.中国最早的石雕狮子在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武氏祠内栩栩如生的《十代帝王图》,《水陆攻战图》,《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伏羲女娲图像》,联合国水利馆取用的《大禹塑像》,高校古代历史教材中《荆轲刺秦王》均出自这里。</p><p class="ql-block">麒麟--在传说中被赋予“仁兽”所具备的品质,正符合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礼教和儒家风范。史料的记载:其性温善,含仁怀义,音中钟吕(叫起来声音像音乐),行步中规,折旋中矩(走路旋转都合规矩),游必择土,翔必有处,不履生虫(脚不踏虫子),不折生草(身不折青草),不群不旅,不入陷阱,不入罗网,文章斌斌(身上有美丽的花纹)。其出必明王在位,以示祥瑞于世!……”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具有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孔子遇麟而生,又见麟而死,孔子曾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孔子死后,获麟绝笔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诗》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获麟解》云:“麟一角而载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游必泽土,祥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王者有出,与凤龟龙谓之四灵。”</p><p class="ql-block"> 麒麟,不仅是祥瑞的象征,麒麟文化还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从春秋时代至今有二千五百多年,中国民间长久寄寓传颂的麒麟经老石匠们雕刻,体现形态庄重,威而不猛,泰而不骄,贵而不俗,灵而不钝,蕴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福,向往盛世、平和可亲的精神,体现大中华风范。​</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