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暮色如时光织就的薄纱,轻笼白日喧嚣,却从未熄灭生命里鲜活的欲望。毛姆曾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而藏在日常里的打扮欲、分享欲、表达欲,正是活着最生动的注脚。从青涩少年到鬓染霜华,好好长大与好好变老本是同一场修行,唯有怀揣对生活的疯狂热爱,方能在岁月流转中始终保有滚烫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好好长大是一场披荆斩棘的旅程,我们在跌跌撞撞中辨识善恶,在风雨洗礼中练就坚韧。儿时对着镜子笨拙模仿大人模样,偷偷涂抹母亲的口红、把床单当披风,那份懵懂的打扮欲,是对世界最初的好奇与自我表达。我们渴望被看见,渴望用外在模样宣告存在,这份纯粹热烈的欲望,推着我们不断探索自我与世界的边界。长大后,分享欲成为联结他人的桥梁,吃到可口美食会迫不及待拍给朋友,看见绝美晚霞会下意识驻足分享,那些细碎欢喜与偶尔烦恼,在分享中被放大或消解,让孤独灵魂有了栖息港湾。而表达欲是内心的呐喊,是对不公的质疑、对美好的赞颂、对自我的剖析,让我们在纷繁世事中保持清醒,在众声喧哗中坚守本心。</p><p class="ql-block"> 当岁月痕迹爬上眼角,好好变老便成了一场温柔的接纳。有人畏惧衰老,将皱纹视为岁月的惩罚,却忘了衰老本是成长的延续——如同树木在四季轮回中沉淀年轮,人生的每一道痕迹都藏着故事与智慧,那些未曾磨灭的欲望,在老年时光里愈发纯粹动人。</p><p class="ql-block"> 小区里的陈奶奶与林爷爷相伴六十载,鬓发早已染霜,却把日子过成了诗。每个周末清晨,陈奶奶都会坐在梳妆台前,慢悠悠抹上浅豆沙色唇膏,细细梳理银白发丝,再别上林爷爷年轻时送的珍珠发卡,笑着说:“老了更要体面,让你看着舒心”,眼底光芒比发卡上的珍珠更亮。林爷爷则提前在阳台摆好小桌,泡上两杯温热菊花茶,放上刚买的海棠花,静静等候打扮妥帖的老伴儿共赏。这份打扮欲无关旁人眼光,只是想在爱人面前永葆最美模样,是跨越甲子的浪漫告白。</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分享欲从未因岁月褪色。傍晚散步时,陈奶奶拉着林爷爷的手,絮叨菜市场茄子降价、隔壁小李家孙子会喊奶奶,语气满是细碎欢喜;林爷爷放慢脚步认真倾听,不时回应“明天买茄子给你做烧茄子”“周末带孙子来扎风筝”。遇见好看的晚霞,两人并肩站在河边,陈奶奶戴上老花镜给孙女发语音:“囡囡,爷爷奶奶这边的晚霞,像不像你小时候爱吃的草莓酱?”林爷爷在一旁静静看着她,手指轻拍她的后背,将共同的美好珍藏心底。这些平淡的分享,是岁月沉淀的默契,让晚年时光满是温暖。</p><p class="ql-block"> 表达欲更是他们爱情的常青树。结婚六十周年那天,林爷爷写下手写信,字迹虽带颤抖却字字真挚:“六十年前见你第一眼,世间美好皆不及你。如今你眼角的皱纹,都是我最珍贵的宝藏。往后余生,仍想与你看日出日落、听风吹雨落。”陈奶奶读着信热泪盈眶,笑着回应:“老头子,我也是。下辈子,我还要穿你喜欢的碎花裙,在巷口等你回家。”他们还会坐在藤椅上,给孙辈讲年轻时的故事,讲第一次约会的羞涩、共渡艰难岁月的坚守,话语里的深情,是对过往的怀念,更是对当下的珍惜。</p><p class="ql-block"> 人得靠疯狂热爱些什么才能活着,这份热爱或许是清晨第一缕阳光、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身边人的欢声笑语,更是对生活本身的赤诚。打扮欲是爱自己的仪式,让我们在柴米油盐中不忘取悦自我;分享欲是爱他人的证明,让我们打破孤独壁垒;表达欲是爱世界的方式,让我们保持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这些欲望是生命最本真的模样,不分年龄、无关身份,在孩童眼中闪烁光芒,在老者心中温润流淌。好好长大是在欲望驱动下蜕变,好好变老是在欲望滋养中沉淀。暮色将尽时,不必感叹时光匆匆,那些未曾熄灭的打扮欲、分享欲、表达欲,会如点点星光照亮生命每一刻。愿我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在岁月长河中自在游弋,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与每一段时光温柔相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