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漫步在大观园公园赏风景..2025.11.13.

国良

<p class="ql-block">深秋的大观园,像被时光轻轻拂过,红墙映着蓝天,落叶铺成金毯。我站在园门口,一时竟说不出话来——不是因为冷,而是美得让人失语。这座园子仿佛把整个秋天都收进了它的檐角与回廊,每一步都踩在岁月静好的节拍上。我默默按下手机收藏键,不只是为风景,更是为这一刻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正好,约了几位老同学,都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发小。多年未聚,一见面还是那股熟悉的热乎劲儿。我们说说笑笑走进大观园,脚步不紧不慢,像在补回那些错过的春秋。谁也没急着拍照,先沿着小径走了一圈,看风怎么把柳枝吹成舞袖,听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像在替我们说着旧日闲话。</p> <p class="ql-block">今天秀同学为姐妹们带来了韩服,让姐妹们在大观园里穿上秀一下,美一美”。——那抹明艳的红裙在古亭前一转,竟不突兀,反倒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人。传统与现代,在这一刻没有争执,只有相映成趣。姐妹们摆摆姿势,笑声惊起一片柳梢上的鸟影,连阳光都跟着晃了晃。</p> <p class="ql-block">大观园的门楼依旧庄重,朱红的柱子撑起飞檐翘角,匾额上“大观园”三个字在阳光下泛着金光。我们从这儿进园,像走进一部活的《红楼梦》。游客来来往往,有人驻足读碑,有人举着相机对焦门楣上的雕花。我站在一旁没动,只觉得这扇门,不只是入园的入口,更像是通往某个旧梦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四位女伴在红门前合影,外套颜色一个比一个亮,像秋天里突然炸开的一束烟火。她们笑得毫无顾忌,连路过的游客都忍不住多看两眼。我站在稍远些的地方拍下这一幕,心想:这不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样子吗?不必精致,不必完美,只要阳光正好,朋友在旁,便值得定格。</p> <p class="ql-block">换个角度再拍一张,姿势换了,笑容没变。背景里的灰瓦红门静静伫立,仿佛在为她们作证——证明确实有这样一天,风不冷,心不倦,连快门声都带着笑意。</p> <p class="ql-block">一群人挤在亭前合影,帽子、围巾、各色外套混在一起,像秋天打翻的调色盘。有人踮脚,有人挥手,还有人偷偷比剪刀手。亭子上方“大观园”三字沉稳如初,看尽多少来来往往,却从不言语。我们笑闹着,仿佛这一刻,连历史都愿意为我们暂停几秒。</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红外套的女士站在亭前,白裤衬得整个人利落又精神。她没急着拍照,只是抬头看了看匾额,又低头踩了踩石砖,像是在确认什么。我猜她也在想:这地砖,是不是曹雪芹笔下走过的那一块?</p> <p class="ql-block">门前一左一右站着两个人,一个红衣,一个黑衣,像一幅画里的对称构图。栏杆外是假山与绿植,阳光斜斜地切过屋檐,在地上画出一道金线。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人走进园林,不是在看景,而是在成为景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园中的介绍牌立在树影间,红底金字,写着大观园的前世今生。我凑近读了一会儿,旁边有位老人也在看,轻声念着“怡红院原址在此”——那语气,像在跟老朋友打招呼。平面图上那些弯弯曲曲的小径,如今正被我们的脚印一点点填满。</p> <p class="ql-block">池心亭子像一颗朱砂痣,点在秋水中央。四周垂柳金黄,倒影在水中轻轻摇晃,仿佛一碰就碎。我蹲在岸边,看水里的亭子与天上的亭子重叠,忽然分不清哪一个是虚,哪一个是实。</p> <p class="ql-block">这座亭子飞檐如翼,红柱绿栏,倒映在平静的水面,像另一座沉入水底的园林。树影斑驳,风过时,水纹一圈圈荡开,把倒影揉成一片斑斓。我坐在亭边石凳上,什么也不想,只让秋意慢慢渗进骨头里。</p> <p class="ql-block">亭子依旧,水依旧,只是倒影里多了几片飘落的银杏叶。它们浮在水面,像一封封没寄出的信,写着秋天最短的情书。远处有人拍照,快门声轻得像落叶触地。</p> <p class="ql-block">她们沿着湖边石板路走,脚步轻快,像踩着某种看不见的节奏。垂柳拂过肩头,亭子在身后静静守望。湖水清得能照见云影,也照见她们衣角飞扬的瞬间。这样的路,走一千步也不嫌长。</p> <p class="ql-block">“怡红院”三个字悬在红门前,彩绘窗棂透出旧日风华。我站在院外没进去,怕惊扰了那些藏在梁柱间的低语。风穿过回廊,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桂花香,像是某个未说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银杏小径铺满金黄,阳光从树梢漏下来,像碎金洒在书页上。行人走过去,影子被拉得很长,仿佛也染上了秋色。我走得很慢,生怕踩碎一片叶子,也怕惊醒这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银杏树高大挺拔,叶子在光里通透如金箔。地面厚厚一层落叶,踩上去软得像地毯。远处白墙隐约,像是从画里伸出的一角。我站定,深吸一口气——这味道,是秋天晒过的阳光,是时间沉淀的甜。</p> <p class="ql-block">红色指示牌立在路边,写着“怡红院”“潇湘馆”的方向。我顺着箭头走,像在解一道古老的谜题。每一步都像是在靠近某个书中的场景,却又清楚地知道,这里不是小说,而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一树金黄枝叶伸向天空,树下竹篱矮矮地围着小路。落叶铺满地面,白墙静默,像一幅未完成的工笔画。我走过时,一片叶子轻轻落在肩上,像是秋天悄悄递来的一枚书签。</p> <p class="ql-block">她们在庭院中漫步,外套颜色鲜亮,像几朵移动的花。阳光洒在白墙上,映出人影与树影的交错。那一刻,秋日的温暖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彼此并肩而行的踏实。</p> <p class="ql-block">水边亭子静立,彩绘栏杆映在水中,黄叶飘落水面,激起微不可察的涟漪。亭内无人,却仿佛还留着上一位游人的气息。我坐在栏边,忽然明白:有些风景,是用来发呆的。</p> <p class="ql-block">亭内几位游客坐着休息,有人闭目养神,有人轻声交谈。水波轻漾,倒影随风微颤,连时间都变得柔软。我靠在柱边,看柳枝拂过水面,心想:若能常居此处,一日便是一生。</p> <p class="ql-block">长廊蜿蜒至湖心,彩顶飞檐如虹。游客在廊中穿行,或倚栏远望,或举镜留影。水映长廊,树影婆娑,仿佛走进了一场流动的梦。我走着走着,竟忘了自己是来看景,还是在入画。</p> <p class="ql-block">五位女士立于亭中,衣着各异,笑声却一致。湖水如镜,垂柳依依,蓝天无垠。她们的身影落在水里,又被风轻轻揉皱,像一首未写完的诗。</p> <p class="ql-block">长廊延伸至湖心,彩绘梁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游客缓步而行,有人驻足拍照,有人静立赏景。湖光树影相映,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古典的韵脚上。我走完这一程,心也静了一程。</p> <p class="ql-block">亭子临水而建,飞檐如鸟欲飞。两人正在拍照,镜头对准湖光柳色。蓝天澄澈,古亭静默,仿佛一切都在等待被记住。</p> <p class="ql-block">水边亭子倒映如画,绿柱红栏,假山静立。游客在亭中走动,身影与倒影交错,分不清哪一个是真实,哪一个是幻梦。风过处,水纹轻起,像秋天在低语。</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士站在亭前,粉外套在秋色中格外温柔。她微笑挥手,阳光</p> <p class="ql-block">走一走即兴发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