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思口漳村走板凳桥

南山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8日早上7:30我们从少年宫出发,南陵南,上芜黄高速,一路经泾县,<span style="font-size:18px;">旌德,潭家桥,黄山,齐云山到婺源。在婺源北下高速,第一站游思口漳村走百米板凳桥。</span></p> <p class="ql-block">漳村,这个坐落于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县思口镇的古村落,曾是古徽州水运的重要码头。漳溪河,这条美丽的河流,静静地环绕着村庄,见证了漳村数百年的沧桑变迁与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漳溪河水绕村而过,历史上是古徽州重要的水运码头之一。村庄始建于南宋末年,清代全盛时期有1000多户人家,是婺源著名的官宦之村,清代出过100多位七品以上官员。‌‌</p> <p class="ql-block">粉墙黛瓦间,青山绿水环绕,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美得无法形容。在这片土地上,众多古村古镇若隐若现,它们虽然不起眼,却每一处都仿佛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水墨山水画,让人为之倾倒,魂牵梦绕。</p> <p class="ql-block">漳村,这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在清代时期,漳村达到了其鼎盛阶段,拥有超过1000户人家,成为了婺源地区声名显赫的官宦之村。据统计,清代时从这里走出7品以上的官员多达百余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这里有被誉为“</span><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background-color:initial;">田园牧歌</b><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般的存在。其魅力源于一片宁静的河面,河岸边延伸着一片碧绿的草坪,而河上则横跨着一座长达五十余米的板凳桥,这座桥被誉为中国的最长板凳桥,多次在国内摄影大赛中斩获殊荣,已然成为漳村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标志。溪流宛如一条玉带,青山则似列队欢迎,草甸、沙洲、板桥、樵夫、牧童、水牛以及渔夫的竹筏,共同构成了一幅无需修饰的江南水墨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板凳桥采用不易腐烂的松木建造,桥脚稳固,通过铁链紧密联结。这种松木被当地人称为“千年水底松”,作为桥脚架。每个桥脚由两根粗细适中、呈八字形深植河床的生圆松木组成,上部则以一根稳固的横木相连结。</p> <p class="ql-block">板凳桥桥,承载着徽派村落的深厚文化底蕴。它静卧在漳溪河之上,古朴而庄重。桥的那头,一座山丘轻轻隆起,其上的灵山庵隐匿于茂密的丛林之中,透出一股神秘气息。山丘之下,则是广袤的原野、幽深的密林与肥沃的农田,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让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电影《闪闪红星》的外景地就是这里,潘冬子划着筏子,唱着: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那镜头质朴唯美,让人过目难忘。</p> <p class="ql-block">在《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家门前的那座板凳桥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而这座桥,正是思口漳村的真实写照。每当夕阳西下,桥上的行人络绎不绝,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木桥之上,两岸的风景如诗如画。葱郁的山峦起伏,阡陌交通蜿蜒曲折,瓜棚豆架间点缀着菜园,稻田形状各异,而粉墙黛瓦的民居则透露出古朴韵味。不时传来的鸡鸣犬吠之声,为这片宁静增添了几分生动。</p> <p class="ql-block">若是夏日时节,还能听到孩童在河中嬉戏、捉鱼的欢笑声。就这样,你静静地沉浸在这座村庄的生活气息中,心灵随着碧波荡漾,忘却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p> <p class="ql-block">昔日“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辉煌景象已荡然无存。然而,清代漳村人王友亮吟诵漳溪寻找木板桥的一首《漳溪晚步》却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漫步古村青石板,千年时光似梦间‌(时光流逝主题)、‌静谧古村,时光悠悠流转,每一砖每一瓦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建筑风貌主题),</p> <p class="ql-block">古村落静静苏醒,每一块青石板都诉说着岁月的痕迹‌(自然意境主题)、‌古村落里,岁月静好,一砖一瓦皆故事,人间烟火最抚人心‌(人文情感主题)等,涵盖历史、建筑、自然与人文情感。‌‌</p> <p class="ql-block">“南岸翠竹连绵,北岭松柏葱郁。碧溪穿流而过,描绘松竹的静谧。幽静的景色令人陶醉,我独自漫步其中。远寻那古老的板桥,踏着跫跫的脚步声。”</p> <p class="ql-block">是影视拍摄的绝佳选择,堪称名副其实的影视基地。70年代备受瞩目的影片《闪闪的红星》中,许多精彩镜头都是在婺源思口拍摄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潘冬子家门前的那座板凳桥,它正是思口漳村的板凳桥的真实再现。而影片中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正是描绘了思口漳村段至秋口丛溪段那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片被誉为“最美乡村”的土地,成为了他们拍摄的绝佳选。《欢乐颂1》,《欢乐颂2》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思口漳村的“田园牧歌般的世外桃源”深深打动了导演,因此,剧中的一场重头戏便在此地取景拍摄。这里见证了男女主人公从相知到相守,从好感到深爱的每一个瞬间,因而被誉为爱情圣地。这段拍摄经历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吸引了无数网友前来探访,成为了婺源“影视+旅游”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离开漳村我们乘车前往婺源县城,办理入住大成宾馆(休息),行程安排自由活动,期待晚上夜游弦高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