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的祖国有一颗红色的心脏,那是北京,那里融合了中国600多年来的历史文化缩影,又根植着让伟大祖国在七十多年间神奇崛起的巨大力量。</p><p class="ql-block">北京与上海相距1200多公里,不算遥远的距离在我们心中却一直是向往的神圣之地,在这个深秋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北京,走进祖国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从上海出发,乘坐复兴号,坐在智能动车静音车厢里,尽情享受静谧的火车时光仅4小时25分钟,就可以到达红色热土~北京了。</p> <p class="ql-block">北京繁华的城市下是密集的地铁,我们6天的旅游出行因为得益于四通八达,通畅便捷的地铁而显得异常丝滑,北京有110余座车站内陈设了总计超过180幅地铁壁画,北京地铁的繁忙与艺术的融合使其成为独特文化长廊,漫步于这些壁画前,你会发现,北京的地铁空间宛如一处隐藏的艺术殿堂,每一幅壁画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独特故事,也让我们得到了一幕幕特殊的视觉享受,其中有历史古迹的衍生,也有现代科技的创新,真可谓美轮美奂,妙趣横生。</p><p class="ql-block">乘坐北京地铁,站台设施及服务就没有那么完美了,有几条线路制造年代较早,没有无障碍设施,需出站台走远路换乘,必要时还需工作人员人力相助,令轮椅的地铁出行不再丝滑。</p> <p class="ql-block">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前门箭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正阳门城楼隔街相望,相信无数没有来过北京的中国人心中对北京的第一联想就是这挂着毛主席像的城楼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站在长安街前,内心的激动无与伦比,红色的城楼上红旗招展,应和着我们心中的呼唤,亲爱的北京,我们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纪念堂,从主席的身边走过,万般思绪齐涌而来,心情复杂而激动……</p> <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纪念碑,缅怀的是无数烈士用生命和鲜血铺成的建国之路,阳光下的纪念碑,又用深邃的目光遥望着祖国的远大未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一浏览了人民大会堂,新华门等长安街上的标志性建筑。长安街啊,是国庆阅兵及国家庆典的核心场所,既是首都最隆重繁忙的迎宾大道,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空间场景,更是各族人民心目中向往的圣地。这条街道已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又名紫禁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span>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p><p class="ql-block">走在护城河旁,碧绿的河水里有着红墙角楼的靓影,婀娜的的柳条摇曳生姿,让通向故宫的路变得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有大小房间8707间,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p> <p class="ql-block">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p> <p class="ql-block">故宫的建造处处显示着六百年前古人的智慧,不冻的消防水缸,用于计时的石头器日晷,光滑无法抓壁的屋檐,完善精美的龙嘴排水,全宫殿的卯榫结构……我们今日所见的完好的故宫,全都得益于当年设计者与工匠的深思远虑和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故宫珍宝馆是故宫中唯一可以近距离欣赏精美物品的地方,其内藏品丰富,包括各色宝石、金银器皿、珍珠翡翠等,让人叹为观止,特别是东珠项链和蓝色凤冠更是精品中的翘楚,非常值得观赏。</p> <p class="ql-block">钟表馆原址在为奉先殿,是明清皇室祭祀家庙,2004年钟表馆才迁入该殿,2019年调整为奉先殿原状陈列,南群房区域设为新馆。</p><p class="ql-block">钟表馆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末利玛窦进献自鸣钟开始,后康熙帝在此设立造办处及做钟处,至乾隆时期这里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收藏达到了高峰,乾隆皇帝特别钟爱的钟表陪伴他度过了一生中的美好时光。据传说自乾隆死后,钟表馆再也没有打开过,直至慈禧太后年代才重新开放于世人的眼前。钟表馆</span>现存藏品1500余件,涵盖宫廷自制、外国进献和贸易采购等,里面的精品钟表技艺高超之精妙,制作成本之高昂无与伦比。</p><p class="ql-block">馆藏钟表以机械联动装置为核心特色,融合计时、音乐与动态表演等特色,出处则分为清宫造办处、广州、苏州及英、法、瑞士等处。</p><p class="ql-block">最具代表的展品有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清宫造办处制,高185厘米,含7套机械装置,整点会触发仙人祝寿场景。</p><p class="ql-block">铜镀金写字人钟:英国制,高231厘米,下方的机械小人可书写汉字“八方向化,九土来王”。</p><p class="ql-block">铜镀金象拉战车钟:英国制,启动后大象、士兵及战车伴随音乐移动。</p><p class="ql-block">当真是美轮美奂,巧夺天工,让人一饱眼福,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出了故宫,城墙外,熟透的柿子用靓红点缀着天空,亮黄的银杏独自完成了最美的画面,一切都是那样地情景交融,美了每个人的双眼……</p> <p class="ql-block">故宫行,是一次与历史,人文,艺术,瑰宝,美景的难忘邂逅…….</p> <p class="ql-block">天坛,原名“天地坛”,是北京另一处有着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及深刻的文化内涵的建筑,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祈年殿是天坛主要建筑之一,站在460平方米大殿前,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建筑出现眼前。</p><p class="ql-block">祈年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是古人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祭祀具有“等高下、别尊卑”的政治含义,祈年殿作为皇帝祭天祈谷的祭坛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祈年殿的蓝色琉璃瓦、龙凤和玺彩画、圆形三重檐的屋顶形制是精心设计出来的。这种特意营造出的独特形式,清楚无比地表明了其等级的崇高。表示对天的尊敬,反映天的权威性和封建君主对皇天上帝的顺从的同时,更强调皇帝是“奉天承运”的君主,表达其统治权的合法性。</p><p class="ql-block">祈年殿的“年”字在甲骨文中是人向着天空举起丰硕的谷物的字形,意喻天降五谷丰登。祭天祈谷本是中国古代君主“重农”统治思想的反映,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千百年来一直“以农为本”,农业收成的好坏往往关系着国家的安定,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而祈年殿就是这种重农思想的一个象征,既表达了皇帝统治权力,也寓意了人们对天的祈求,表达了人们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所以无数代帝王无数次地来到这里,留下了他们真实的足迹,并有史记为证。</p> <p class="ql-block">皇穹宇里原是摆放着历代帝王的灵位的,便于举行仪式时拿取。周围的回音壁据说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可以用以传音,非常地玄奇。</p> <p class="ql-block">望着远方高处依次分布的三层天坛,仿佛看见了遥远年代里帝王携众臣民虔诚祭天,祈求丰登的壮观景象……</p><p class="ql-block">又一次历史和文化的心灵洗礼!</p> <p class="ql-block">天坛公园内林木苍翠,古树参天,我们见到了多棵二百至四百年树龄的古木,它们陪伴着历史走进今天,目睹着风雨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让我们抱一下古树,听一听它的诉说,再次感触今日与历史的交集……</p> <p class="ql-block">北京鼓楼,是矗立于北京市中心地带的宏伟建筑,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和时间观念的重要见证,也是北京中轴线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它与钟楼东西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古都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打卡鼓楼,和古老的鼓楼来个合影。</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是北京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宏伟的建筑、精致的园林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作为皇家园林,颐和园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昆明湖是整个颐和园的灵魂,行走在湖畔,一片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真不愧为帝王的私家园林啊!</p> <p class="ql-block">仁寿殿前的寿星石历经岁月,依旧巍然不动,成为了真正的“寿星”赢家,而居中而立,脚踩江山的凤凰所寓意的老佛爷,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永久被唾弃的一个符号。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件一物,都有着深远的故事,历史的典故,让人感叹岁月有痕,公正自在人心,任由后人评说。</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长廊之上,一侧是湖光潋滟晴方好,万般风情在眼前,一侧是幽径曲折迎微风,花开草长景色浓,园林雅致宜人处,凭栏品味心悠蓬。抬头侧目里,廊栏顶梁上,一幅幅题材不同,色彩鲜丽的画儿里有着深远的意喻和浓浓的情趣。遥想当年,帝王后妃们闲情踱步于此,无论是晴天散步,还是雨中休闲,应该都会收获一份美美的心境吧?</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里的每个角落,小到一个窗棂,一个阴井盖,或精妙,或雅致,或睿智,这些都体现着当年的设计制造者们的巧思妙想,博大智慧。</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拥有多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其中十七孔桥作为中国皇家园林现存最长的石桥,它长达150米,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以540余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和冬至“金光穿洞”奇观而著称。</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昆明湖上没有阳光,在雾气轻蒙里,桥水相依处,没有一丝的微风,波澜不惊处,远远望去,入眼之间的仿佛是一幅幽静的水墨画卷。</p> <p class="ql-block">西堤六桥,包括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都是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兼具水利与景观功能;玉带桥以汉白玉高拱造型闻名,是西堤最美桥梁。</p> <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半璧桥、绣漪桥等,这些桥梁设计精妙,制造工艺巧夺天工,共同构成颐和园“桥韵”景观体系,为后人留下了一座永恒的遗产园林。</p> <p class="ql-block">昆明湖上有一座面向湖水的船形的石舫特别引人注目,<span style="font-size:18px;">36米长的青石船身上刻有精致的花纹,船舱被造成了西洋式两层楼阁,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如</span>果能在其中听风看水,赏景观鱼,饮茶会客,宴请亲友,会是多么的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啊!</p><p class="ql-block">在楼阁中,头舱为歇山顶敞轩可供赏景,中舱为休息宴饮区,两侧开长窗,可将两侧风光一览无余,尾舱两层,下层实心,上层可开窗观景。整座船有着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水可经空心柱由四个龙头排入湖中,兼具实用与景观价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舫原为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span>清乾隆1755年将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改建为石舫,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典故,寓意江山永固,并兼有“载舟之戒”之义,警示治国需谨慎。1860年石舫被毁于英法联军,后又重建于光绪年间,</span>重<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时它被改为现在的西洋式舱楼,慈禧将其更名为“清晏舫”,常于此宴客观雨。</span></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石舫已成为了前来观赏颐和园的人们眼中的别致一景,供游人在观赏之余,回顾着历史的过往,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紧邻颐和园,还有另一座中国历史上曾经的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圆明园。</p><p class="ql-block">圆明园是中国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三园组成,统称“圆明三园。</p> <p class="ql-block">步入风光旖旎的圆明园,首先见到了一座残存的古桥,这是今天的圆明园内仅存的一座原址桥。</p><p class="ql-block">沿湖步入园林,大片的荷叶旁游弋着野鸭和鸳鸯,岸边杨柳依依,绿植葱茏,微风拂面而来,舒心而怡然。</p><p class="ql-block">圆明园始建于康熙1707年,最初为康熙赐予皇四子胤禛(雍正帝)的赐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持续扩建,形成占地350公顷(含水面140公顷)的宏大园林,建筑面积相当于故宫的1.1倍。鼎盛时期的圆明园融合了江南园林艺术与西洋建筑风格,(在长春园西洋楼景区尤为提现),被誉为“万园之园”,据记载当年的园林里还收藏了无数珍宝、典籍,堪称“东方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继续参观,一片又一片的残垣断壁把我们的心情带入了沉重之中,历经劫难与毁灭的园林,在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后被焚烧,1900年八国联军再度将其破坏,最终让当年那座美丽的殿堂终成废墟。</p><p class="ql-block">在西洋楼的遗址中,包括大水法、观水法、黄花阵(迷宫)等,在一堆堆残存的石雕上,一片片雕刻精细的花纹里,我们仿佛看见了园林的伤心泪,无数的悲戚和忿忿不平,残存的一切都见证着历史沧桑,告诫后人,强国强军,勿忘国耻啊!</p> <p class="ql-block">其后参观的福海景区,原为皇家水上娱乐中心,蓬岛瑶台象征蓬莱仙境。</p> <p class="ql-block">九州清晏里的后湖核心建筑群,寓意“天下九州”。</p> <p class="ql-block">最后参观的正觉寺是圆明园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现为文物展示场所。</p><p class="ql-block">寺门外的水池边站立着临摹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二生肖兽首,想到它们的真身早已支离分解,飘零海外,不由心中叹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步入展示馆,一一目睹着当年</span>中西合璧的园林建筑,其中既有中式殿阁(如正大光明殿、九州清晏)、江南胜景仿建(如西湖十景),也有巴洛克风格的西洋楼群(如大水法、海晏堂)。在水系布局中,以福海为中心,构建河湖交织的景观,形成“一池三山”的皇家园林范式。其间更有的文物收藏,如《四库全书》《淳化阁帖》摹版及十二生肖兽首等珍宝,皆于1860年后大量流失海外。展示馆里还有部分后在原址上进行考古发现的,于2010年修复工程中出土5万余件文物,包括瓷器、鎏金铜像等,现展览于馆内。</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示馆,我们往园林深处而去,一片茂密的银杏林在蓝天下织就成了一片金黄的苍穹,让人的心情变得明朗和愉悦起来,来北京数日,第一次觉得离秋天这么近。<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京的银杏高大而茂盛,密集而紧凑,被秋天染得亮黄的树叶在天空下美得让人流连不前。我们在亮黄的天穹里奔跑起来,任由这独属秋的色彩惊艳着自己的双眼。</span></p><p class="ql-block">一阵风拂过,抖落下缤纷的银杏雨,令人仿佛走进了一片梦境,啊!难道这就是北方的秋?这就是北京的秋?这种美是豁然开朗的美,是与南方迥然不同的浓烈与深远的美。</p> <p class="ql-block">从天而降的银杏雨啊,你是如此的真实又虚幻,美丽又迷蒙,握着手中的银杏叶,仿佛在此刻握住了的秋的手……</p><p class="ql-block">游了颐和园,圆明园,美景,美情,历史,人文,典故……期待中的收获都如至而归,满足又充实的一天啊!</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奥林匹克公园大道上,无数的彩灯映衬着银杏的美,将原本的亮黄衬托地异常地华丽而喧嚣,成了这个秋日里的又一别致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内,矗立着一座造型独特、气势恢宏的建筑——国家体育场,人们亲切地称之为“鸟巢”。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这里举行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以及2022年冬季奥运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鸟巢不仅见证了无数激动人心的体育盛事,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北京乃至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信步往前,巨大的鸟巢便出现在眼前。鸟巢,即国家体育场,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建筑”之一。作为北京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性的建筑,它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当年的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反而更接近了源自天然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外观上看,体育场由树枝般交错的钢材编织成“鸟巢”的形状,高低起伏的弧形线条使它看上去像律动的生命体,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创新与勇气,又蕴含着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刻,</span>夜幕降临,灯光璀璨,五彩斑斓的灯光在钢结构上流动,犹如梦幻般的光影秀,鸟巢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得璀璨夺目,仿佛是一座绚丽的宫殿,在光影交织中展现出梦幻般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踏上去二楼的感应电梯,通道以金色为主题,采用了中西结合的装饰手法,四周墙壁上的陶瓷马赛克一共有五十六种,象征着五十六个民族。电梯上面的灯,看上去像一个一个倒扣着小鸟窝,特别的精美、和谐,彰显着生命的活力,寄托着对未来美好的期望!这部电梯就像一条金光大道一样,寓意着平步青云、步步高升、瑶瑶直上,所以被称为“金色通道”。</p><p class="ql-block">来到二楼祥云金厅,红色的祥云地毯铺地,纯洁的和平鸽点缀,屏风上的《沁园春》气势磅礴,厅面装饰是北京漆宝斋制作的漆器饰品,共二十八扇五十六面红色的雕漆壁画连成一幅《盛世和谐图》,正面壁画为锦漆壁画工艺制作的《喜鹊登枝》图,画面呈现出中华大地盛世和谐,生机勃勃的欢乐景象。</p> <p class="ql-block">祥云金厅大门的门把手是一对和平鸽的造型,上面白色物体是用鸡蛋壳黏贴而成的,它的金属衬底是用炮弹壳制作而成的,象征着世界和平永无战争。这里是重要活动时接待各国元首、政要,以及各国际组织高级官员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流水银厅,是奥委会主席及高级官员休息的来宾室。大厅的设计主要以银色为主,非常的古朴典雅,四周墙壁屏风上面画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如马球、蹴鞠、射箭、武术、举重、对弈等,组成了一幅古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长卷,文化气息浓厚。</p> <p class="ql-block">从二楼的走廊来到鸟巢的主席台,俯瞰整个鸟巢内部,鸟巢内部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空间,没有任何柱子的遮挡,观众可以从任何一个座位都能享受到完美的视觉效果。鸟巢可以容纳8万多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容纳观众9.1万人,其中正式座位8万个,临时座位1.1万个,为</span>了让所有人感觉舒适,鸟巢对大面积的窗户进行了遮阳处理,顶层采用了双层膜结构,上层为透明膜,下层为半透明吸音膜。鸟巢中还使用了幕墙、地源热泵、雨虹系统等多项新技术,来降低能耗,处处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可见,鸟巢不仅是体育的殿堂,更是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典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五楼是一个环形的观光走廊,设计巧妙、纵横交错的钢结构,枝蔓交错,构造出浪漫的艺术空间,建筑和结构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令人惊叹不已。</p><p class="ql-block">五楼的展品非常多,都是当年奥运会开幕式的道具及一些比赛器材。如著名的《击缶而歌》的原版道具,就展示其间。</p> <p class="ql-block">我们通过五楼的网眼楼梯登上了位于鸟巢屋面的“顶美空中走廊”,这是全球第一个可以参观奥运会主会场屋顶的地方。漫步在走廊上,可以俯瞰整个北京城。向南眺望城市中轴线大气磅礴、雄伟延绵;向北瞭望奥运塔傲然矗立、直入云霄;向西,整个“水立方”的蓝色泡泡屋面清晰可见;再而俯瞰,鸟巢场馆大红内景以及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层层叠翠均尽收眼底。夜色中,城市的灯光和夜空中的星光交相辉映,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期待。</p> <p class="ql-block">置身鸟巢内,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绽放,和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魅力以及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走出鸟巢,与之沿街对望的是北京水立方,正式名称为国家游泳中心,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游泳馆,也是奥运会标志性建筑之一,因其独特的“水的立方”设计理念和形似水泡的薄膜结构外观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此刻,那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誉为“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和北京的城市名片的建筑在夜色里闪现着蓝色的光芒,绘就了夜景中靓丽的一笔。</span></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水立方由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建设,可容纳17000名观众(其中永久座位6000个),可以承办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水上项目。</p><p class="ql-block">水立方在2020年完成冬奥会改造后,变身为“冰立方”,用于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水冰转换”的奥运场馆。另外,这里还定期举办“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时装周及艺术展览等活动。</p><p class="ql-block">沿街而立,两座北京现代标志性建筑 ,在灯光的装点下,一红一蓝成就了这片夜景里醒目的主角,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美的体验,今夜的参观,让印象里的美好成为了现实的触摸,洗礼了心灵,历练了成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span>国国家博物馆是北京之行必来之处,这里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而成的,便以更好展示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引领文博事业发展,是</span>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系统完整,历史跨度巨大,材质形态多样,涉及甲骨、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钱币、佛造像、古籍善本、碑帖拓本、墓志、玺印、书画、雕塑、漆木家具、砖瓦石刻、珐琅器、玻璃器、丝织品、工艺品、老照片、民族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文物等等,具有独特鲜明特点,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p> <p class="ql-block">有幸在地下一层参观了国博的十大镇馆之宝:1.后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重832.84公斤,是中国最重的青铜器,体现商代青铜铸造巅峰。2.四羊方尊,商代晚期青铜礼器,以四羊卷角造型和精湛工艺著称,被誉为“青铜典范”。3.陶鹰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以雄鹰造型融合实用与艺术,是史前雕塑代表。4.红山玉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呈“C”字形,距今5000余年,被称为“中华第一龙”。5.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彩陶,内壁人面鱼纹图案神秘,可能反映原始图腾信仰。6.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记载“武王伐纣”事件,为商周断代提供关键证据。7.虢季子白盘:西周最大青铜盘,盘底111字铭文记录战功,是金文书法典范。8.金缕玉衣:西汉中山怀王刘修的殓服,由1203片玉片和2567克金丝编缀,体现汉代玉殓制度。9.九龙凤冠,明代孝端皇后礼冠,饰九龙九凤,嵌宝石115颗、珍珠5000余颗,代表明代工艺巅峰。10.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是中国最早的彩陶画之一,画面象征氏族权力。</p><p class="ql-block">这些文物多属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深藏着一段历史故事,代表着不同时代里的历史背景。细细参观,慢慢品味,徜徉于历史长河的岁月里,感受着文物带来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二层大厅内,我们参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红旗,第一面国徽,第一块人民政府门牌,爱国情怀在心中冉冉升起,回顾我们的国走过的路,一时间思如潮涌,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国博里有太多的藏品,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能所参观的怕只是冰山一角,在恋恋不舍间,和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展示窗口告别。</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称“军博”,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兵器陈列”历来是军博的特色展陈。此次分3个展区展出各型武器装备2500余件,负一层中央大厅陈列着坦克装甲车辆、各型火炮、U2飞机残骸、红旗2号导弹;一层中央大厅陈列着飞机、导弹和舰艇;二层东、西、南三个回廊陈列着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弹药、刀具……18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里,大到几十吨的超重型兵器装备,小到寸许的刀具弹药应有尽有。与这些看上去普通的文物相比,展厅里也有一批大型武器装备、发报机等通信器材和其它军事用品露脸。它们大多数是战利品,是人民军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尖兵利炮,最终取得胜利的见证。</span></p><p class="ql-block">作为军博的核心展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陈列”军味浓郁、战味十足。6300平方米的展厅内,1200余张照片、2400余件文物、43件艺术品和94幅图表等,集中展示党领导人民军队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苦难辉煌。</p><p class="ql-block">有一些文物,成为展厅中的“明星”,如朱德在南昌起义时使用过的德国造毛瑟M1896式7.63毫米手枪,观众透过展柜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枪身上刻有“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的字迹。这是起义后,朱德亲自刻的。叶挺在北伐战争中使用过的指挥刀,贺龙使用过的怀表,毛泽东送给袁文才的皮裹腿,赵一曼生前使用过的大碗,杨得志保存下来的强渡大渡河时使用的手枪子弹,黄土岭战斗中击毙阿部规秀的迫击炮,彭德怀、习仲勋签署的青化砭战斗命令……一件件文物无声又真实地再现了烽火岁月。</p><p class="ql-block">除了军事文物,还有百姓家里的旧藏。一张已经磨出毛边儿的信封,寄信人戴元义从延安将它发出。这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他与家中音讯断绝近10年后写的家书。一个小铜瓢,则是红一方面军长征途经安顺场时,当地群众为红军打了14双草鞋,红军回赠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最令人兴奋和震惊的是我们所见的东风系列导弹整齐亮相,其中还包括几款洲际导弹,深深感慨祖国从独立之初的千疮百孔中屹立起来,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发展着两弹一星事业 是多么地艰辛与不易!</p><p class="ql-block">展出的“长城200”号潜艇和核电技术“玲珑一号”,现也均跨入世界顶级行列。庞大的航母舰队阵容磅礴,让人引以自豪,我们如今的祖国早已跨入了军事大国,强国的行列,人民手握着和平幸福的生活的背后是这些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我们保驾护航,强国必先强军是真理啊!</p> <p class="ql-block">对于北京城有一种说法,说北京是一座水上漂来的城市,北京的古迹故宫,天坛,颐和园……建园所用木材全是倚靠运河运送而来,从隋炀帝打通运河以来,北京人就依水而居,是运河成就了北京城,滋养着北京城。</p> <p class="ql-block">以银锭桥为界将运河分为前海和后海,北海,中海,南海为前海 ,什刹海地区属于后海,为前海,后海与西海组成。</p><p class="ql-block">微风拂过银锭桥,水面泛起金光,不远处就是恭王府,我们可以跨进王府的红墙,在价值连城的文物里,触摸清朝的皇家记忆,在回顾历史的往事中唏嘘感叹。</p> <p class="ql-block">什刹海又被称为后三海,是700多年前元大都的古老水域,因位于水运的终点,所以沿岸商铺林立,周边酒楼歌台,商肆作坊,无比的喧嚣繁华。</p><p class="ql-block">后海是一片有山有水,拂柳垂岸的休闲佳地,这里有着不少王府和名人名居,为此增添无数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一所运动学校更是培养出了众多如李连杰,吴京,王涛,丁宁等一大片体育明星。</p> <p class="ql-block">烟袋胡同是后海一条有着浓浓北京气息的老胡同,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此休闲游览,感受浓浓的京味文化。</p> <p class="ql-block">位于其中的什刹海大清邮政信柜是北京特色主题邮局,始建于1896年光绪年间,现已成为融合邮政服务、文化展示与旅游体验的网红打卡,它始建于1896年3月20日(光绪二十二年),是中国近代邮政的重要发端,2016年完成改造后以邮驿博物馆形态重新开放。其内除了历史展示外,一件件制造精致,极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让游人驻足而观,细细观赏和品味。</p> <p class="ql-block">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全长787米,始建于元大都时期,至今已有740多年历史,其独特之处在于“中间高、南北低”的地势,以及两侧整齐分布的八条胡同,既保留了四合院、恭王府等历史建筑,又聚集了创意店铺、酒吧和美食,成为连接传统与时尚的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漫步其间,深秋里的白蜡树用茂密的金黄美化着人们的视线,巷子两边商铺林立,喧嚣异常。</p> <p class="ql-block">胡同里的商铺所售商品弥漫着浓浓的京味,老北京布鞋,京剧脸谱,清宫服饰,地标性的冰箱贴……各式京味小吃也是琳琅满目,冰糖葫芦,门钉肉饼,驴打滚……看得我们眼花缭乱。</p> <p class="ql-block">东来顺是一家经营北京本地特色菜的酒店,走进店铺,明亮喜庆的宫灯,大红牡丹的屏风,红漆的实木桌椅,一下子带给我们浓浓的国风味。</p><p class="ql-block">清甜鲜美的鸡汤配上爆汁的门钉肉饼,京味的美食贴合着我们的心,滋润了我们今夜的肠胃。</p> <p class="ql-block">比起商业街的喧闹,磁器口胡同却更显清幽和真实,经年未变的两侧平房相隔着一条安静的小路,漫步其间,午后的阳光从天上铺洒下来,温暖和浪漫了此刻的时光,不知谁家的门前停了自行车,屋后晾了床单,房外的围栏和白蜡树却浑然天成地构成了一幅秋日胡同里的美景,或许这才是北京胡同真实的样子,充满了平凡的烟火之气和宁静之美。</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宿的酒店位于牛街之上,这条街因经营牛羊肉出名而被命名为牛街,街上有多家清真饭店,还有不少经营肉类食品的堂吃和零售店铺。</p> <p class="ql-block">洪记小吃等等店铺前每天都是顾客盈门,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购买心仪的美食,牛肉包子,羊肉串,水煎包,炸糕……每一样美食都有着忠实的粉丝。</p><p class="ql-block">聚宝源的铜锅涮肉每天都经营到凌晨1点,不可思议地从营业到歇业都是大排长龙,哪怕是二楼有着一条贯穿整街长度的堂吃店面都满足不了来此涮肉的客人需求,真让人开了眼。我们也有幸品尝了一次聚宝源的涮肉,从没有想到过北京的肉食会这么好吃,羊肉的鲜美来自锡林郭勒草原的恩赐,北京人得天独厚地地理位置背倚着广袤的大草原,大自然的馈赠与滋养,让北京人可以常年享受原汁原味的草原牛羊肉。铜锅下燃着柴,风口悠悠渗着水汽,在翻滚的清水里涮出的羊肉吃来没有任何膻味,肥瘦相宜,配上酒店独家调制的麻酱,入口的香浓和滋润,和前两日在北京的另一家酒店~南门涮肉品尝的感受基本相同,这样的美味,必定会让日后回到上海的我们日日想念的。</p><p class="ql-block">让人称奇的,夜间涮肉的客人多是年轻人,来北京数日,较少见到受年轻人喜爱的日本料理店,韩国烤肉及自助海鲜等餐饮,感觉首都的年轻人更钟情于烧烤和涮肉。</p><p class="ql-block">除了聚宝源,牛街还有多家经营涮肉的店铺,有不少都是本地人青睐的老品牌,如鸦儿李记等等,只不过时间有限,我们遗憾地不能一一打卡。</p> <p class="ql-block">来北京不能错过的另一种美食就是烤鸭,牛街上的紫光园是一家老牌的连锁饭店,特色经营的就是烤鸭。</p><p class="ql-block">此次北京之行,我们两次光临了紫光园。紫光园几乎每天都是顾客盈门,其中既有本地客人,更多的则是外地游客。烤好的鸭子被熟练地匹下,包在饼中,鸭皮鸭肉里透着浓郁的木炭香味,饼子面香有嚼劲,配上甜甜的酱料,不油不腻,正正好好,吃来非常地入味而满足。紫光园的服务也不错,客人点完菜,桌上的漏沙器开始计时,半个小时菜不上齐,客人会免单的,吃了北京的烤鸭,感受了优质的服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王府井是北京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一座天主教堂成为这条街上的历史建筑,让人们纷纷驻足参观,拍照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教堂的灯亮了,别致的尖顶建筑在灯火辉煌的点缀下更显巍峨和注目,成了王府井夜景的独特一景。</p><p class="ql-block">大街上,北京大妈们一丝不苟地穿着表演服,兢兢业业地操练着广场舞,将这一民间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夜晚的街头,成了王府井大街上的另一个景观。</p> <p class="ql-block">王府井大街作为著名的商业街,有着众多北京特色的餐饮品牌店,其中一家“京贝勒”涮肉店,从店名,到内外装修风格,都充满了浓浓的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走入店内,实木茶椅,铜锅博古架,大红灯笼……入目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浓浓的中国情结。</p><p class="ql-block">店里的客人有一半是外国人,有的桌子甚至坐满一桌的外国人,他们围炉而坐,熟练地用着筷子,尽情享用着中国京式涮肉,今夜,怕是这儿的每个外国人的胃都会被这小小的铜锅给折服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找了位置坐下,融入到热气腾腾的晚餐氛围里。京贝勒的羊肉一样地肥嫩鲜美,但稍差人意的是麻酱的调配,与我们吃过的南门与聚宝源有着差距,看来北京的涮肉不同店铺之间的区别和这一碗小小的调料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我们邻桌的是一对外国情侣,我们询问他们觉得中国的铜锅怎样,他们连连翘着大拇指,满意不已,我们热情地请他们再尝试一下我们点的麻饼,别漏了旅行中的点滴收获与快乐,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却在同样的地方感受着同样的美食,采撷着生活里同样的幸福,那是一种多么奇怪的感觉呀!</p> <p class="ql-block">整整六天的北京行,我们站在红色的土地上,站在天安门广场前,抚摸着首都的心跳。我们走进故宫,天坛,感受了曾经历史的流金岁月。我们走逛于北京的胡同里,尝了京味美食,体会着这座城市的一呼一吸。我们站在鸟巢,水立方的脚下,让自己融入那一刻迷人的夜。我们每日都辗转于地铁间,做了短暂的北京人……所有的点点滴滴,绘就了我们精彩的首都之行,被永远刻在记忆里,难忘的北京之行!</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秋,我来了北京,揽住了一抹银杏的亮黄,留下了一个迷人的红色之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