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著名画家乔木(古新华)先生

武芳

<p class="ql-block">  与湘子庙街的邻居蒋正和老师相约,一同前往书院门的古文化城,拜访我们心仪已久的画家乔木先生。途中,蒋老师热情地介绍着古老师的生平与成就,让这次拜访还未开始,便已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期许。此行,我既带着学习国画遇到的困惑,也怀揣着对一位坚守传统又独具个性的艺术家的敬仰。</p><p class="ql-block"> 踏入古老师的工作室,一股墨香与宁静扑面而来,与外界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派祥和的氛围中,我们开始了这次受益匪浅的交谈。</p><p class="ql-block"> 我怀着诚挚的心情向乔木老师奉上茶水,正式表达拜师求学之意。老师欣然接受,气氛温馨而庄重。</p><p class="ql-block"> 蒋正和老师在一旁介绍道:“古老师本名古新华,笔名‘乔木’,1949年生于西安,祖籍陕西铜川,是咱们陕西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画家。”</p><p class="ql-block">武芳:乔木老师,我欣赏了您的创造过程,也得到了启迪,娴熟而有力的笔触最能打动心灵,我不光感受到蒋老师的谦谦若君子之风,也体会到乔木老师为人师表的大家风范。</p><p class="ql-block">乔木老师:我自幼酷爱绘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涉足画坛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美术的设计与教学工作。数十年间,勤于耕耘、秉烛夜摩、博采众长,在不断潜心中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幸运地得到了石鲁大师以及霍春阳、程振国等当代名家的亲身教诲与指导。我的艺术创作主攻花鸟、山水与动物,作品风格清新典雅,笔墨多变而手法干练,墨韵俱佳,形成了具有强烈视觉美感的鲜明个性,因而广受海内外艺术爱好者的喜爱。作品多次参加国家部委、省、市级美术展览并获奖。早在1976年,中国画人物作品《绘新图》便入选陕西省工农兵美展;花鸟画《花丛媲美》入选2002年西部十一省市美展并获奖;山水画《山里诗情报浓》则入选“山川秀美”名家名人奖,并被相关机构收藏。还曾荣获冶金部颁发的“优秀美术教师奖”。</p><p class="ql-block">武芳:我得到了乔木老师的两幅花鸟画作品,我会珍惜收藏,悬挂画室,领悟乔木老师的作品意境。 </p><p class="ql-block">蒋正和:乔木老师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并担任陕西正大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慈善书画院研究员、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研究员、北京华夏中艺书画院理事、陕西大唐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多个重要职务。他的数百幅作品不仅被美国、法国、马来西亚、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知名人士及机构(如新加坡刘氏宗亲总会、中宣部)收藏,部分作品更被政府机关作为礼品赠予日本等国。其传记与作品被权威收录于《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及政协作品集中。</p><p class="ql-block">武芳:欣赏乔木先生的国画作品,无论山水、花鸟还是动物,总能给人带来一种形式的自由感、精神的和谐感与审美的满足感。这源于其作品中强烈的感性存在与观者情趣的深度融合。在其代表作《狮子吼》、《浩然正气》、《松风鹤韵》中,可见其精湛老辣的线条功力。无论是勾勒狮虎鹤的威猛神韵,还是表现松柏枝干的苍劲、山崖的褶皱与流泉的灵动,他都能熟练运用线条的平稳、沉静、雄壮、圆滑、曲柔等情感特性。线条间的变化对比、开合疏密,无不体现着对立统一的美学原则,赋予了作品极强的谐适感与灵动性。乔木先生对色彩的运用独具匠心。他在遵循中国画“随类赋彩”传统的基础上,更巧妙地考虑了光色变化与环境影响。他充分发挥国画颜料可调配千变的特性,借助色彩自身的表情性,为笔下的生灵与山水注入了生命的韵律,极大地增强了物体的真实感与作品的审美效应。构图是“经营位置”的智慧。在《狮子吼》、《浩然正气》等作品中,可见他在空间处理上大胆取舍,用有限的画面突出主题,达到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而在山水画《旷野秋获》、《渔舟逐水爱山青》中,他则采用“运动式”、“鸟瞰式”的多点透视法,打破了固定视点的局限,以一种全景式的视角观照律动的大自然,从而达到了“一图千景”的动人境界。</p><p class="ql-block"> 我们师徒三人共进午餐,更加深彼此的感情,被这场相遇所感动。</p><p class="ql-block"> 在繁华的书院门深处,乔木先生如同一棵静默生长的树木,将根须深扎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又将艺术的枝叶伸向广阔的天地。他的坚守与成就,不仅是个人的艺术祈愿,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光大。这次拜访,于我而言,是一次艺术的启蒙,更是一生的良师益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