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是藏地神山,是信仰的图腾,转山之举承载着信徒对纯粹的追寻。每一步叩拜,都是与心灵的对话;每一次前行,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它不仅是地理的高峰,更是精神的灯塔,吸引着无数人跨越山海而来。 转山的意义,在于在艰难跋涉中褪去浮躁,于缺氧的海拔里触摸本真。传说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十圈可免轮回之苦,于我而言,它是一场自我救赎,是在极限环境中验证初心的修行。 八年前初次听闻冈仁波齐,那颗渴望探索的心便被深深牵引。它如神秘的箴言,在岁月里不断召唤,让我对那片高原、那座神山,生出无法抑制的向往与执念。 第一次抵达塔钦镇,远远望见冈仁波齐的雪峰刺破云层,圣洁而肃穆。那一刻,所有的奔波都有了归宿,可因行程仓促,未能成行,只能带着遗憾暂别,却在心中埋下了必再归来的种子。 第二次来到山脚下,恰逢暴雪封山,道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转山之路被自然阻隔。站在镇口遥望神山,它在风雪中更显威严,我知道,这是神山的考验,唯有静待时机,方能奔赴这场约定。 八年间,三次往返,塔钦镇的炊烟、高原的风声、神山的剪影,都已深深镌刻在记忆里。每一次靠近,都让转山的渴望愈发强烈,它不再是简单的旅行,而是一场必须完成的心灵使命。 冈仁波齐的转山之路,是信仰者的朝圣路,也是普通人的修行路。它不问身份,不分贵贱,只看前行的勇气与执着。我渴望在那条路上,用脚步丈量虔诚,用毅力对抗艰难。 三次驻足,三次遥望,神山始终静默矗立,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向往,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会在一次次期待中愈发坚定。 转山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臣服——臣服于自然的伟力,臣服于信仰的纯粹。我渴望在海拔五千米的山路上,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体会灵魂的洗礼与升华。<br> 八年的等待与奔赴,三次的靠近与遥望,都只为踏上那条通往冈仁波齐的转山路。它是我心中的执念,是跨越万水千山也要追寻的生命体验。 2025年的初秋,我终于启动了自驾之旅,目标直指冈仁波齐。路线横跨陕甘青藏新,一万公里的路程,是对信仰的奔赴,也是对自我的挑战,每一公里都承载着转山的期盼。 从关中平原出发,穿越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翠绿到金黄,再到荒芜,心中的期待却愈发炽热,冈仁波齐的身影在脑海中愈发清晰。 途经甘肃,戈壁滩的辽阔与苍凉扑面而来,远处的祁连山雪峰皑皑,仿佛在指引方向。一万公里的路途漫长而枯燥,可一想到即将抵达神山,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进入青海,海拔逐渐升高,空气愈发稀薄,高原反应初露端倪,却丝毫没有动摇我的决心。茶卡盐湖的澄澈、青海湖的湛蓝,都成了转山之路上的点缀,只为最终的相遇。 穿越唐古拉山,海拔飙升至五千米以上,头痛、胸闷等不适接踵而至,可看着前方延伸的公路,想到冈仁波齐的召唤,便咬牙坚持。这一路的艰辛,都是转山前的试炼。 踏入西藏境内,天地愈发辽阔,蓝天白云触手可及,经幡在风中飞舞,仿佛在欢迎远方的朝圣者。一万公里的自驾,不仅是空间的跨越,更是心灵的沉淀。 驶过藏北草原,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觅食,远处的雪山连绵起伏,冈仁波齐越来越近,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这一路的风尘仆仆,都将在踏上转山路的那一刻化为值得。 终于,历经数日夜的奔波,车窗外出现了塔钦镇的轮廓,远处的冈仁波齐雪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万公里的跨越,无数次的坚持,都只为这一刻的抵达。 这场横跨五省的自驾之旅,一万公里的风雨兼程,所有的艰辛与疲惫,在望见冈仁波齐的那一刻烟消云散。我知道,最艰难的路途已经走过,接下来,便是奔赴那场期待已久的转山之约。 2025年10月3日,天还未亮,我便从梦中惊醒,心中满是按捺不住的激动与兴奋。今天,我终于要踏上冈仁波齐的转山之路,八年的期盼,一万公里的奔赴,都将在这一刻化为现实 推开酒店的窗户,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远处的冈仁波齐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如仙境般圣洁。心中的热血在沸腾,所有的紧张与忐忑,都被即将启程的喜悦所淹没 简单洗漱后,我一遍遍检查转山的行囊,登山鞋、冲锋衣、能量食品,每一样都承载着对转山的期待。指尖划过登山鞋,仿佛已经触摸到了转山路上的碎石与泥土。 走出酒店,塔钦镇还在沉睡,只有零星的转山者已经出发,他们的身影在晨曦中渐行渐远。我深吸一口高原的空气,心中默念:冈仁波齐,我来了,带着八年的执念,赴你一面之约。 踏上转山之路的第一步,脚下的碎石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神山的回应。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眼眶微微湿润,八年的等待,无数次的遥望,终于在此刻有了圆满的开端。 沿着前人踩出的路径前行,身旁是飘扬的经幡,远处是巍峨的雪峰,每一处风景都让人心生敬畏。步伐轻快,心中满是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抵达终点时的喜悦。 路上偶遇几位藏族老人,他们手持转经筒,口中默念经文,步伐虽缓却坚定。他们的虔诚感染了我,让我更加坚信,这场转山之旅,必将是一场难忘的心灵修行。 阳光渐渐升起,照亮了冈仁波齐的雪峰,金光万丈,神圣而庄严。我加快了脚步,心中的兴奋如潮水般涌动,只想尽快靠近神山,感受它的庇佑与洗礼。 每走一步,对神山的敬畏便多一分,对信仰的理解便深一层。脚下的路虽不平坦,却充满了力量,因为我知道,这是通往心灵归宿的道路,每一步都意义非凡。 站在转山路的起始段,回望塔钦镇,心中感慨万千。八年的期盼,一万公里的奔赴,终于在这一刻尘埃落定,接下来的路程,我将用脚步丈量虔诚,用初心对抗艰难。 凌晨的寒风刺骨,高原的空气稀薄而清冷,吸一口便让肺部微微发紧。街道上已有零星的转山者,彼此点头示意,无需言语,便懂那份共同的虔诚与期待。 踏上转山之路,起初的步伐还算轻快,可随着海拔逐渐升高,体力消耗远超预期,高反的症状也愈发明显,头痛、胸闷接踵而至,每走一步都变得异常艰难。 才走了不到一公里,便已气喘吁吁,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原本计划的节奏被彻底打乱,只能走走停停,每走20到30步,便要扶着膝盖大口喘息,贪婪地汲取稀薄的氧气。 <p class="ql-block"> 身旁的转山者们大多步伐稳健,有的甚至一路叩拜前行,他们的坚持让我羞愧不已,可身体的极限却不断发出警告,高反带来的不适让我难以集中精神。</p> 我咬着牙继续前行,心中不断给自己打气,八年的期盼不能就此放弃。可现实却愈发残酷,脚步越来越沉重,呼吸越来越急促,眼前甚至开始出现轻微的眩晕。 就在我挣扎着想要继续前进,还未抵达第一个补给点时,突然感觉右脚传来一阵异样,低头一看,登山鞋的鞋底与鞋帮竟彻底断开,鞋面无力地耷拉着,无法再支撑行走。 正当我手足无措之际,一位不知名的转山小哥停下脚步,见状二话不说,从背包里拿出绳子,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帮我将鞋底与鞋帮紧紧绑在一起。他的眼神清澈而温暖,没有过多言语,却让我在寒风中感受到了久违的暖意。 绑好鞋子后,小哥朝我笑了笑,做了个加油的手势便继续前行。我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满是感激,重新踏上路程,可断裂的鞋子终究影响行走,加上体力不支与高反,前行变得愈发艰难。<br> 鞋子的断裂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每走一步,绑好的绳子都在松动,鞋底不断摩擦着地面,疼痛与不适交织。我深知,以这样的状态,根本无法完成转山之路,只能无奈地做出取消转山的决定。<br> 站在原地,望着前方延伸的转山路,心中满是不甘与失落。八年的期盼,一万公里的奔赴,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可身体的极限与突发的状况,让我不得不低头,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 转身踏上返程之路,每一步都沉重无比,心中的苦涩难以言表。原本充满期待的转山之旅,就这样草草收场,高原的风呼啸而过,仿佛在诉说着我的遗憾与不甘。<br> 才走了没多久,左脚的登山鞋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松动感,低头一看,鞋底与鞋帮也彻底断开,与右脚的鞋子如出一辙。这一刻,我愣住了,随即苦笑不已,心中满是感慨。 这样的状况,即便我强撑着继续前行,也终究无法抵达终点,甚至可能陷入危险。鞋子的双双断裂,或许是神山的暗示,告诉我此刻的我,还未具备完成转山的能力。 返程的路格外漫长,体力早已透支,高反的不适仍在持续,断裂的鞋子让每一步都充满了煎熬。可我却异常清醒,明白了这场未竟的转山之旅,或许是命运给予的另一种启示。 我慢慢走着,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不再执着于终点,而是感受着当下的心境。高原的蓝天依旧澄澈,经幡依旧飞舞,神山依旧圣洁,只是我的心境,已从最初的激动转为了平静的反思。<br> 这场未竟的转山之旅,虽然充满了遗憾,却让我收获了远比抵达终点更珍贵的东西。它让我看清了自己的能力边界,也让我明白了,有些坚持,需要结合现实的考量。 两只断裂的登山鞋,像是一记警钟,敲响在我的心头。它让我明白,无论对目标多么渴望,都不能忽视自身的能力与现实的条件,否则,再美好的期盼也只能化为泡影。 这场未竟的转山之旅,成了我生命中最深刻的一课。它让我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认清极限,不是懦弱,而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态度。 曾经以为,只要有足够的渴望与坚持,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抵达心中的彼岸。可冈仁波齐的转山路告诉我,没有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知,再坚定的执念也只是徒劳。 高反的折磨、体力的透支、鞋子的断裂,每一个突发状况都超出了我的预期,也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准备不足与盲目自信。原来,仅凭一腔热血,根本无法对抗现实的残酷。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充分了解现实存在,结合自己的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味地凭着热情蛮干,忽视客观条件的限制,最终只会像这次转山一样,在中途铩羽而归。 冈仁波齐的神山依旧圣洁,转山的路依旧漫长,而我,虽然未能走完这段旅程,却收获了最宝贵的领悟。它让我明白,人生的修行,不在于是否抵达终点,而在于是否认清自我。 作为一个普通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单凭自己的想象去做事。想象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往往相差甚远,只有脚踏实地,充分准备,结合自身实际,才能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遗憾。<br> 这次转山的遗憾,或许是为了让我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更加清醒地面对每一个目标。它让我学会了敬畏现实,尊重能力,不再盲目跟风,不再高估自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 虽然未能完成转山,但我并不后悔这场奔赴。冈仁波齐用它独特的方式,给了我一次深刻的修行,让我在遗憾中成长,在反思中沉淀。这份领悟,将伴随我走过未来的每一段旅程。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当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我会再次来到冈仁波齐,重新踏上转山之路。但这一次,我一定会带着清醒的认知与充分的准备,敬畏神山,也敬畏自我。 冈仁波齐,这座神圣的雪山,不仅是信仰的图腾,更是智慧的化身。它用一场未竟的旅程,教会了我人生的真谛,这份馈赠,远比抵达终点更值得珍藏。<br> 赞冈仁波齐<br> <br>雪域巍峨立九霄,经幡漫卷接云潮。<br>初心未改山常在,静待来人踏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