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沉默:不是不想说,是说了也没用

阿呆

<p class="ql-block">  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心里翻来覆去的话,到了嘴边又打了个转,最后只轻轻叹口气,把所有滋味都自己咽进了肚子里。</p> <p class="ql-block">  昨天晚上,我跟老公聊孩子教育的事儿。看着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错题堆了一摞,我忍不住跟他说,得多给孩子些引导和管教,毕竟孩子还小,自控力哪能全靠自觉啊。</p><p class="ql-block"> 结果我话还没说完,他就皱着眉打断我:“教育孩子不用这么累,顺其自然就行,咱们小时候不都是自己瞎琢磨过来的?”我想跟他解释,现在的成长环境跟以前早就不一样了,好多细节都得父母帮着兜底,可他眼神里那股不耐烦,像一堵实实的墙,把我剩下的话全堵在了喉咙里,连反驳的劲儿都没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又聊到跟父母相处的边界,他硬说“父母哪有什么错”,觉得我计较那些原则性的事儿,就是小题大做。那场对话到最后,我啥也没再说,只剩沉默,心里沉甸甸的,满是说不出来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  对父母,这种“说了也白说”的无力感更重。最无力的沟通,是你掏心掏肺,他无动于衷。</p><p class="ql-block"> 试着教他们网上购物,说能省时间、比实体店划算,可他们头摇得像拨浪鼓,嘴里反复念叨“看不见摸不着的,肯定是骗子”。我耐着性子跟他们讲平台有保障,一步步演示怎么操作,可他们还是守着“眼见为实”的老想法,油盐不进。</p><p class="ql-block"> 还有家里的灯,客厅本来就大,开一盏小灯昏昏暗暗的,他们也不肯多开一盏,总说“能看清就行,浪费电多可惜”。我知道他们从苦日子过来,节约早就刻进骨子里了,可看着他们在昏暗里做家务,心里又疼又急,想劝两句,又怕被说“不懂过日子”,最后也只能把到嘴边的话,悄悄压了回去。</p> <p class="ql-block">  曾经我也执着于“把道理说清楚”,对着老公的大男子主义据理力争,对着父母的固化思想耐心劝说。可一次次沟通,要么是他站在自己的角度否定我的所有想法,要么是父母笑着应和却依然我行我素。那些没被理解的委屈,那些说了也没用的辩解,慢慢耗尽了我沟通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不是不想说,而是经历过太多次无效沟通后,终于明白:有些认知差异就像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河,你拼命想搭桥,对方却不愿迈步。沉默不是妥协,也不是不在乎,只是不想再为“不被理解”消耗自己,不想再让满心的期待,最后变成满心的疲惫。</p> <p class="ql-block">  或许成年人的世界里,总有说不出口的委屈。话到嘴边绕了绕,不再执着于说服谁、强求谁懂,而是学着释然——让他人做他人,让自己做自己。</p><p class="ql-block"> 不用在亲近的人面前硬扛着情绪,也不必勉强彼此同频,带着体谅放过别人,也顺着心意成全自己。只愿我们都能被温柔以待,更能温柔待自己,心里的话想说就说,不想说也无需不安。</p><p class="ql-block"> “你有没有过‘说了也白说’的瞬间?最后是怎么释然的?”评论区留言说一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大家好,我是80后写作新手小白,第一次尝试写作,把亲身经历和生活感悟揉进文字里~ 恳请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之子金】,获取更多优质内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