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河南——难忘乡愁:海上桥古村落

仙人掌

<p class="ql-block">网上看到邻市巩义有一座海上桥古村落,并且还是著名教育家台胞王光亚先生的家乡,那些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青砖灰瓦房一下子吸引了我,事不宜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p> <p class="ql-block">海上桥村位于巩义大峪沟镇,距巩义市区约3公里。村名源于村内一眼终年不涸的翻花泉(人称“海眼”),村民过往需搭桥,因而得名“海上桥”。村内现存清中晚期古院落42处,其中22处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以青砖灰瓦四合院为主,融合豫西窑洞特色,砖雕、木雕、石雕工艺精湛,是豫西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民居依山势而建,有瓦房,有窑洞,层层升高,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p> <p class="ql-block">海上桥人杰地灵,是块风水宝地。古时就古木参天,山色秀丽,石奇泉美,人们称谓的田净意仙人就居住在这里,还有在台湾被称为“三大王”之一的教育王台胞王光亚先生的故居也在这里。这座高大门楼、两进院落、双层窑洞的豫西民居(王光亚故居),已被辟为王光亚展览馆,馆内详尽介绍了王光亚先生的生平事迹。</p><p class="ql-block">一个甲子以来,王光亚先生在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创办了10所学校。1990年首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首先在家乡海上桥村投资兴建了一所小学,1991年~1992年又多次回郑州考查,先后创办了郑州升达大学、郑州商学院,郑州升达艺术馆以及内蒙古经贸外语职业学院。先后著有《教育行政》、《商业与心理》、《商科大字典》、《讲德与修业》、《成功与失败》、《学校管理》、《杏坛拾礼》、《人际礼仪》、《人生拾零》等十余部专著。</p> <p class="ql-block">特喜欢王光亚先生的这些格言。</p> <p class="ql-block">乡村艺术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海上桥村俯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