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刷到一个小视频,在一个培训机构里,在给孩子做训练,教练手中的棍子“咣~”就敲在孩子的腿上。视频的拍摄说,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评论区里大家的反应。有评论说“之前孩子跟一个脾气好的老师学,八节课都学不会一个舞蹈,现在和脾气大的老师四节课就学会了,因为怕挨打。”“老师严格说明他本身就很自律很优秀,也说明他对学生要求高,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才。”“如果学生不怕老师,那才是噩梦的开始,不光学不会东西,还白白浪费了钱和时间。”“严师手中的尺,是孩子未来的路。”</p> <p class="ql-block">另一种声音是这样的;“原来是严师出高徒,现在的严师怕开除。”“现在遇到一个明智的家长不容易,不是遇到严师不容易。”“不是学生不怕老师,是学生的父母给的勇气不怕老师。”“为什么老师打孩子不对?咱们小时候谁没有挨过打?”“易经里说,老师要克学生,学校才能旺学生。”</p><p class="ql-block">那还有一种声音:“戒尺给到有爱的老师手中那是严师,但要给没有爱的老师手中那会成为学生的噩梦。” “严格与暴力是两回事。”</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些是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了评论,有灰心的,也有明证自己严格要求下出了成绩的,但更多的是不敢、不愿、委屈的,被家长逼的改行的。</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个短视在网上的转发点赞评论挺高的,我也看到了,而且把下面的评论也认真的看了几遍,对此也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也很认可“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因为人的本性是惰的,如果把所有自主权都交给孩子,相信孩子,由着孩子的本性,没有敬畏心,会是什么结果呢?我的女儿从小到大算是比较省心的一个孩子,我对她也很放心。当她成年之后回顾时,我们俩在一起讨论,她说:“妈妈,你如果当时对我要求严格一点,督促一下我的话,我肯定比现在考的学校好。你太相信一个孩子的自觉性了,我会玩游戏,也会偷懒,不学习。”那一个学生在校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更长,如果老师不敢管,不愿管,不能管的时候,那是不是要就全靠学生的自觉了。我们可以放眼看看,那些有好学风的学校管理是不是严格一些呢?老师是不是对学生要求更严格更负责一些呢?因为人很多时候是他律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其次,我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有了觉知,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了理性的思考。家长为何会护孩子?纵容孩子?现在的家长群体主流还是80、90的家长,他们在成长的阶段正是我们国家快速发展变改的时代,独生子女的一代,留守儿童的一代,在这样的变革中,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物质满足却又缺少陪伴与爱的孩子。家庭的教育不完整,时代的烙印,让这些家长把自己缺失的爱会更多的用孩子来弥补,自己不懂规矩没有敬畏与信仰何以给到孩子?当这种家长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就给教育带来了问题。家长的觉知让我们也看到了教育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第三,就是对于教师的要求,“戒尺给到有爱的老师手中那是严师,但要给没有爱的老师手中那会成为学生的噩梦。”这句话也讲的很有道理。教师有爱这是最基本的,教师内心有爱,对孩子有爱,对事业有爱,把孩子当成“人”,那严格就是爱,就是负责就是孩子未来的路。否则就是“暴力”是孩子们的噩梦。教师也需要有敬畏心,不是对家长,而是对“人”对自己的事业要有敬畏,手中的这把尺子才不会轻易落下。教师要懂孩子,因材施教并不容易,但必须学习去这样做。</p> <p class="ql-block">日期:20251113 星期四 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