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氧与烈日间的钢铁“缝合”

长白山神树

<p class="ql-block">当列车的轰鸣彻底隐没在铁轨尽头,负责人将几十件工具逐一清点归位,今日的“战斗”才算正式拉开序幕。防护员的指令刚落,我们裹紧反光马甲,攥着工机具踩过硌脚的碎石走向钢轨——正午的阳光亮得晃眼,铁轨在寒风里泛着冷冽的白光,我们跟着老职工的脚步,踩着道砟的脆响汇入作业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拆扣件的“拉锯战”率先打响。活口扳手与螺丝机死死咬着螺栓,每拧动一圈,铁锈便顺着螺纹簌簌崩落。“一扣、一拧、一提”的节奏里,不过十多分钟,成排的螺栓与扣件已被尽数卸下,旧轨的“束缚”就此松脱。几乎同时,几名职工抬着锯轨机上前,刺耳的嗡鸣骤然炸开,切割片切入钢轨的刹那,金红的火花直溅两三米高,在冷白的日光里划出灼眼的弧线。“都抓稳!快!”随着负责人指挥声落下,众人已各就各位。“一二,走!”号子声起,撬棍撬住旧轨的刹那,金属的沉坠感顺着棍身传到手心,十几双手同时发力,沉重的钢轨便缓缓脱离道砟。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到来:移出旧轨、搬运新轨——每米钢轨足有60公斤,可“换一根钢轨,保一路平安”的念头刚从心底冒出来,负责人的口令已再次响起,几十道声音应声汇成号子:“一二,走!”</p> <p class="ql-block">寒风里,安全警戒线被吹得猎猎作响,号子声此起彼伏,旧轨被稳稳抬离,新轨则顺着道砟的缝隙缓缓落位,在金属磕碰声里,是几十个人额头浸出的薄汗。焊轨队伍的登场,是这场作业的“毫米级战场”他们要完成的是铝热焊:这是钢轨接头的“熔接缝合”,误差需控制在毫米内,唯有严丝合缝,才能托住列车运行的最高安全标准。机器的轰鸣再次裹住现场,铝热焊的砂模已精准扣在钢轨接头处。当焊剂被点燃的刹那,橙红的熔浆顺着砂模缝隙漫开,炽热的化学反应瞬间触发,白炽的光芒喷薄而出,灼热蒸汽裹挟着金属氧化物粉尘弥漫——逐渐凝固的钢水在砂模中泛着暗红色光泽,熔渣表面跳跃着细密的金红色星火,这项“钢轨缝合术”便已进入最紧张的环节:有人举着大锤待命,有人攥着扣件与螺栓,螺丝机的齿轮已卡好螺帽,道尺也被稳稳攥在手里。</p> <p class="ql-block">“动手!”负责人一声令下,人群瞬间散开。螺栓被逐一拧得紧实,道尺落下的刹那,轨距、水平的误差被反复校准,每一次读数的确认,都是低头的紧张与抬头的踏实。当最后一把道尺收起,新轨在烈日下披着斑驳的锈衣,红褐色的锈痕像干涸的血迹蜿蜒在钢轨上。接头处的焊痕还留着余温——我知道,这场冬日天窗里的换轨作业,终于在寒风与号子声里,画上了圆满的句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