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市 浦东新区</p><p class="ql-block">龙美术馆浦东馆呈献《橙黄橘绿时》,展出一批来自私人收藏的现当代绘画作品,其中包括《青瓶红菊》(潘玉良1950年代晚期作品)、《秋波双亭》(周碧初1960年代作品)、《喝水的农民》(罗中立1993年作品)、《秋色》(王劫音2002年作品)等油画、水彩、水墨作品,跨越20世纪中叶至今,透过应季花卉、人文景观、水岸自然、秋收农忙等题材,呈现创作者各自珍视的秋日景致与意趣。</p><p class="ql-block">橙黄橘绿时</p> <p class="ql-block">金属奇石,借材质结构反差,探讨自然与人工、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共生及传统美学现代表达。</p> <p class="ql-block">潘玉良(中国,1895-1977)</p><p class="ql-block">《青瓶红菊》</p> <p class="ql-block">"雕塑是以形状姿态来表现思想情感的,雕塑与观者生存在同一空间,呼吸在同一空气中,直接与观众接触,引起触觉感,因此是最亲切而易于理解的。"</p><p class="ql-block">-﹣张充仁《雕塑艺术漫谈》</p> <p class="ql-block">王墒(中国,1984-2023)</p><p class="ql-block">《共生6CC3》</p><p class="ql-block">青铜,不锈钢,漆</p><p class="ql-block">2021</p> <p class="ql-block">橙黄橘绿时</p> <p class="ql-block">向京(中国,1968年出生)</p><p class="ql-block">《断断续续》</p><p class="ql-block">2005年</p><p class="ql-block">铸铜</p><p class="ql-block">向京1968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才系。1999-2007年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师。她的作品是对于现代性下人性的迷雾和对于的不断确认﹣-"内在性"是她所企图挖掘的生2016年首次亮相的" S "系列中,向京引出了"多元"权力机制下的关系"、抑郁症、记忆的反观和重在文学化结构中找到语言的营养,从叙事走向了下人性危机的隐喻,在具象雕塑的窄路上又迈进。</p> <p class="ql-block">秋意</p> <p class="ql-block">摄影图片</p><p class="ql-block">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的残酷真相,生存的本能在追逐中激荡出原始的生命力;白兔的惊惧与苍鹰的迅猛,恰似命运中无法逃避的对抗与挣扎,诠释着力量与脆弱的永恒博弈。</p> <p class="ql-block">二胡、秦腔</p> <p class="ql-block">尹朝阳(中国,1970年出生)</p><p class="ql-block">《青春远去》</p><p class="ql-block">尹朝阳,1970年生于中国河南南阳,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p><p class="ql-block">1990年代末,以尹朝阳为代表的"青春残酷绘画",震撼人心地展示出一代人彷徨而"残酷"的青春体验,重新使绘画在叙事性、图像概念以及美学趣味上,具有一种崭新的实验性和思想深度,并构成90年代前卫绘画的重要倾向。在此后的作品中,他通过不断深入的内心追问和与之相应的繁复而深刻的语言探索,完成了从表现敏感的青春体验到展示一个更深沉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成为中国"新绘画"的重要代表。2011年以来,尹朝阳转向一种有着强烈个人气质与传统底蕴的"心灵风景"。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包含着个人与社会、历史与当下的山水画景观。</p> <p class="ql-block">城市边缘</p> <p class="ql-block">勾勒出一幅物质及精神流动</p> <p class="ql-block">周碧初(中国,1903-1995)</p><p class="ql-block">《秋波双亭》</p><p class="ql-block">描绘秋日水岸亭台景致,"印象派"典型的明快色调与轻快笔触。</p> <p class="ql-block">《秋色》将西方抽象画常见的大面积块状色彩与中国传统的写意线条结合。在酒脱的笔触中,花草摇曳生姿,正是艺术家捕捉的秋日意韵,既轻快悠扬又引人沉思。</p> <p class="ql-block">陈树中(中国,1960年出生)</p><p class="ql-block">《野草滩的农忙时节》</p> <p class="ql-block">剪羊毛</p> <p class="ql-block">吴作人(中国,1908-1997)</p><p class="ql-block">《佛子岭水库》</p><p class="ql-block">吴作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及南京中央大学,从师徐悲鸿。1930年赴欧洲学习,先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白思天院长画室学习。1935年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救。抗战期间随校西迁重庆。1938年率"战地写生团"赴前方作画。1943年至1944年,赴陕甘青地区写生,临摹敦煌壁画。1944年至1945年初赴青藏高原,创作大量写生作品。1946年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教学和领导工作。</p> <p class="ql-block">咸若古亭</p> <p class="ql-block">红白菊花</p> <p class="ql-block">叶*果</p> <p class="ql-block">牧羊人</p> <p class="ql-block">作品名称:升华</p><p class="ql-block">作者姓名:秦璞</p><p class="ql-block">作品说明:作品采用有机形态的造型语言,丰富的形体曲线强调生命的律动与生长变化,生命的力量涌动在雕塑的形体之间,循环往复,完成一次次的升华,就像是黄浦江水奔涌不息,伴之而来的是社会的进步与变化。</p> <p class="ql-block">月照新乡</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的秋意</p> <p class="ql-block">东苑风景</p> <p class="ql-block">海港</p> <p class="ql-block">躲雨的农民</p> <p class="ql-block">喝水的农民</p> <p class="ql-block">美人蕉</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p> <p class="ql-block">随拍:一叶报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