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辽宁博物馆 邂逅华夏古文明——金秋东北行之八

清秋云淡Y

<p class="ql-block">在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积淀历史、收藏文物、传承文化、弘扬文明从来就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自古至今,从国家到各地,从官方到民间,都建立了相当多规模不一、类别细分、专门负责积淀历史、收藏文物、传承文化、弘扬文明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譬如,最早在宋代就有了秘阁、龙图阁等‌皇家藏书机构,北宋有将唐宋碑石集中保管的碑林博物馆‌(现为西安碑林博物馆),明代有专门收藏金刚宝座塔及石刻艺术的真觉寺(现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清代有专题收藏古钟类的大钟寺(现为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等等。</p> <p class="ql-block">在近现代 ‌,更有‌1905年由张謇创办的中国首个现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有1913年1月、1913年7月北洋政府分别设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和古物陈列所,有1913年法国人在天津建立的早期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北疆博物馆, ‌有1919年美国人在成都建立的综合性博物馆~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等等。 ‌</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全国各地建立的各种博物馆更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p> <p class="ql-block">同样,这许多的博物馆又是众多文化、历史爱好者、包括众多旅行爱好者很热衷前去参观游览的地方,甚至被视为行程安排中的“刚需”。诚如,我们的这次东北之行,在游览过长白山、虎山长城等名胜古迹后,在行程的最后一天,就专门去了辽宁省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辽宁省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之一,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其前身是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辽宁博物馆新馆馆址则于2011年8月动工,2018年8月17日实现全面开馆,年接待观众达628000人。去辽宁省博物馆参观非常方便,无需门票,无需预约,凭身份证即可入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辽宁省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据资料介绍,该馆现拥有藏品117948件(套),珍贵文物63706件(套),涵盖了书画、丝绣、青铜器、陶瓷等20个门类。</p> <p class="ql-block">其中,尤以《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等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等最具特色和影响。</p> <p class="ql-block">十月的沈阳,金风送爽,天高云淡,我们远远就看见了气势恢宏的辽宁省博物馆。我们看到,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三层大楼,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设有22个现代化展厅,展线长度近千米,尽显文化殿堂的庄重与典雅‌。</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大厅,我们看到,各类指示牌标识清晰,各种展板介绍简洁明了,配以通俗易懂的图表说明,让整个参观流程更显有条不紊,参观体验也颇感良好,不愧是一个现代感满满的新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次在辽宁省博物馆,我们主要参观了古代辽宁展、明清瓷器展和玉器展、满族民俗展等多个专题展厅,从不同的侧面较深入地了解了辽宁厚重而悠久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来到<b>古代辽宁展</b>,我们仿佛穿越回了史前时期。从金牛山的火种到清宫的印玺,时代的光阴在这里被具象化,每一件文物都成为了文明进程的密码,每一件展品又犹如蜿蜒的阶梯,在以万年计的历史纵深中,引领着我们从蒙昧走向文明,去触摸这片热土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来到<b>明清瓷器展和玉器展</b>,看到那一件件精美温润、深邃而宁静的瓷器与玉器,仿佛此刻心中的浮躁也会随之平复。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瑰宝,悄然地展现着制作的精巧和往昔的辉煌,彰显着工匠的巧思与时代的审美,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来到<b>满族民俗展</b>,我们看到,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似乎潜藏着山野的呼吸。我们宛若看见了满民灰瓦白墙的院落里,萨满神鼓悬于梁下,鼓面裂痕刻录着白山黑水的风霜,鹰首神杖的目光锐利如昔,金漆斑驳处如能见到林海间跃动的篝火‌和满族乡野的千古遗风。</p> <p class="ql-block">来到<b>戏曲文化展</b>,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妙绝伦的脸谱画卷,它们以浓墨重彩勾勒出了每一个角色的性格与命运,仿佛在无声地演绎着戏曲的千年沧桑‌与人生的悲欢离合。看到那许多的绳结凤冠、剪纸脸谱,这场“文物+非遗”的展示,又让我们对古代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多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来到<b>辽代陶瓷展</b>,我们甫入展厅,就能感觉到空气中似乎弥散着草原的粗粝与窑火的余温。辽国契丹人用陶土与釉彩写就的游牧史诗,在展厅的光影变幻中徐徐展开。在千年之后,依然以深沉的釉色讲述着陶器里的生存之道:世间所有的美好,都终将在生活的磨砺中绽放。</p> <p class="ql-block">来到<b>中国古代货币展</b>,我们发现,这里展出的钱币都以时间为主轴,有商周温润如珠的贝币,有“尖首刀锋芒未敛”的春秋战国刀布币,有镌刻着遒劲洒脱太宗御笔行书的北宋“淳化元宝”金币……我们能够体验的不仅是眼前的古泉大观,更是一场与千年文明跨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来到<b>中国历代玺印展</b>,这是一个设置在博物馆三楼的展览,我们看着那些或小巧如豆、纹饰古朴、或方正大气、篆文刚劲、从商周至明清的479件玺印珍品,感觉到好像无数的岁月沧桑就凝固在了那一枚枚的玺印之中,又让我们在那方寸之间,窥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经纬。</p> <p class="ql-block">来到<b>中国古代碑志展</b>,我们感受到时光似乎被拉回到了汉魏的苍茫之境。这里的展览以“碑志”为脉络,陈列着跨越千年的许多碑志残片。从先秦的石鼓文拓片,到北魏墓志区弥漫着的草原雄浑气息。那些沉默的石头,从庙堂到墓冢,每一方石刻都满布着历史的尘埃与人世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我们静静地漫行在辽宁省博物馆,犹如走在了辽宁前世今生的大地上,又宛若走进了一座丰富多彩、精致典雅的艺术宝库,那一件件展品的源远流长,那一方方展柜的缤纷璀璨,总是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诚然,我们不可能仅用一个下午、甚或一天的时间看完博物馆的全部展品。但在博物馆匆匆走过的这个下午,‌还是让我们对辽宁的历史传承、人文风情有了更直接、更系统的了解,也让我们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辽宁历史的深遂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许多年来,或许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无论是在国外旅行,还是在国内观光,去到每一座城市,我总会尽可能去到当地的各种博物馆走走看看,即便有时还要舍弃一些其它的观光项目。</p> <p class="ql-block">因为,多年来的游历让我知道了,参观博物馆,是了解当地文明传承‌、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审美能力、放松身心、享受宁静的最好选择。一场参观,就是一场与历史、艺术、文化的深度邂逅‌,就是一场穿越时空与世界最直接、最深情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走出了博物馆的展厅,又一段时空的帷幕在我们的身后缓缓落下。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参观,也为我们这次的东北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此刻,秋日的夕阳,透过博物馆宽大的玻璃,在汉白玉墙上巨大的汉代画像上投下了一片片光斑。我,隐约又听见了一阵阵从2000年前沈阳城里传来的鼎沸人声、车马喧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