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脚下,唐村时光

王才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冬日阴雨日,探访金华北山南坡山脚下的一座古老的村落——婺城区罗店镇唐村。唐村由汤家园、唐村、紫岩殿3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1055人。唐村和紫岩殿已经连成一片,地处东西走向的山垄里,北靠金华北山的紫岩山,南边不远处是低矮的山坡丘陵,而汤家园就藏身在这一片低丘缓坡间。前些年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在村旁东西向的乡道上走过,遇到冬天阳光灿烂的日子,总远远地看到村里朝南开的家门前坐着一些大人老人小孩在晒太阳,这里北面大山阻隔,北边寒风几乎很难肆意横行,因此总觉得这里藏风纳气,是一个好地方。唐村的先人选中这里繁衍生息,真的很有眼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唐村虽地处山脚,全村土地仍以山林占大头,全村4600亩的总占地面积,山林面积就达近3400亩,耕地只有区区的650亩。勤劳的村民,硬是在小小的地块上,做出大文章,唐村是有名的金华佛手专业村,上百亩的佛手种植,依靠土地上丰富的红砂资源,以及北山山高林密纯净天然的山涧水源,唐村佛手成熟季节,田野上满眼的金光闪闪,远远就能闻到清香缕缕。因此这里的佛手品质为世人称道。为了形成品牌效应,在村两委的组织下,村里成立了唐村佛手、柠檬合作社,其种植经验技术不断精进,尤其佛手、柠檬盆景独具一格,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飘洋过海受到国际市场青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唐村北靠的金华北山是一座仙山圣地,自远古及秦代以来,黄帝、九天玄女、赤松子、安期生,黄初平、黄初起兄弟俩(世称黄初平为“黄大仙”)、葛洪、徐公等,或就在金华北山游历生活,最后得道成仙,或曾莅临金华北山,留下宝贵遗迹。如,据南朝梁代的刘孝标《山栖志》记载:“所居东阳郡金华山,……神居奥宅。是以帝鸿(即黄帝)游斯铸鼎。”赤松子为传说中的神农时雨师;安期生为秦初方士,曾卖药东海边,后于金华北山修炼登真,道教奉为仙人。明万历《金华府志》载:“金华观,在县北二十里。赤松子、安期生登真之地。”金华北山有关安期生的传说很多。金华观侧昔荐福庵旁的古地名即为“安期里”。今尚留有“安期古里”古碑一方,现移置于黄大仙祖宫后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北山脚下的唐村紫岩殿村村中间就有一座中紫岩殿,一座三进式神殿,面积600余平方米,内有神像48尊。该殿始建于北宋万历年间,殿神姓邢名植,字天培行九,号紫岩,相传凡发生虫、火、水、旱、盗、疾、疫等悉数祈祷,无不感应。因此,香火历年不断,南宋高宗皇帝闻此特敕封为康济庙刚应侯王,定八月十五迎神,九月十六庙会。明代宋濂题康济神邢植词曰:“气宇不凡,面犹心赤,没为神明,生为豪杰。护国佑民,恩封三锡,冕旒衮衣,万年血食。”值庙会日,人山人海,香火鼎盛,斗牛、高跷、马戏、斗台戏、婺剧等民间娱乐活动盛况空前,为金华北山一带民间文化一大盛事,影响颇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来到唐村汤家园自然村旁山坳间的普济寺遗址,只见遗址的北、东、南三面山坡隆起,虽是深冬时节,但草木依旧葱茏,拱护着遗址平地,稍远处的朝西正对面山坡顶部,据说是普济寺钟楼;平地南侧低洼处现为一山塘,可见此处四面来水聚集,为一福地。遥想当年这一山乡僻静地,钟声悠悠,香火袅袅,四周山林肃穆,祥云徘徊,该是何等的神圣感应之地!元朝著名学者义乌人黄溍游历这里的紫岩普济寺后,挥笔写下这样的诗句:“暮宿招提境,明发首归路。举头望山椒,遥认行径处。重重崖壑间,苍茫正烟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距紫岩殿300米的天井潭,是紫岩山的一处自然景观,一泓瀑布飞溅形成的碧潭,两面刀削石壁十丈有余。游客沿着山涧边石径往里走,只见一细瀑从石缝中喷涌而出,仰望若一线横亘天际。潭水晴旱皆满,四季同温,让人直呼神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位于天井潭上方的炼丹石灶,由一天然岩石经千万年雨水冲刷而形成酷似锅灶的形状,直径六尺许,旁有石汤罐、石木杓等物,据传系初平师徒炼丹的地方。宋代唐尧封写诗道:“丹成灶已冷,仙去景常清。蹁跹照华发,随觉凡骨轻。”(《丹灶》)唐村周边景点真的不少,如小基坞,是天然绝佳的斗牛场选址;其他的如卧龙潭、百步岩,光听这些名字,就让人欣喜神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何将资源禀赋的优势转化为经济的优势、产业的优势?为此村里专门请旅游方面的专家开展调研,并形成了《罗店镇唐村风景资源调查报告》,提出了建设紫岩山神游度假区等规划设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愿景成为现实,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干。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党建引领、发展经济、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气顺心齐,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五年来,村里完成2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继完成唐村至杨家相的乡间公路、紫岩殿池塘和葡萄塘的堤坝加固改造、通园溪过村段清淤等水利工程建设,想方设法发展村集体经济,近五年每年村集体收入都达到50万元及以上,为做好“三库三溪”工程涉村政策处理,确保工程无障碍施工顺利进行,村两委责任到人,协调到位,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村庄连续三年被评为“环境卫生十佳村”,2020年度金华市级“民主法治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罢此文,又想起唐朝诗人袁吉赞美我们金华北山的优美诗句:“金华山色与天齐,一径盘纡尽石梯。步步前登清汉近,时时回首白云低。”(《金华山》)祝愿山乡唐村明天更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