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爱之痛》于文字中触摸心碎的温度

@艳丽

<p class="ql-block"> 文/李宝宝</p><p class="ql-block">都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初遇郝老师,我便觉得他温文如玉、和蔼可亲,是一个可以交朋友并同时能推心置腹交流的人。第一次知道他,还是因为《桃花泪》这本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因为文学活动,就见面机会多了,有次他说正在忙于创作,不久之前又听他说新作《错爱之痛》已经出版。拿到新书后,我感觉书的封面设计很美观有诗情画意,而且书名也很有吸引力,让我有一种很想打开书好好阅读一番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中的很多精辟语言不仅是他对生活的理解,更是人生智慧的凝结,不仅读起来很美,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比如说:爱情之路充满各种诱惑的痴心妄想,而且甜蜜与苦涩相互交织。看似隆重而热闹的婚礼过程,那是给别人看的,绝非爱情中的卿卿我我那么简单。这段文字读起来很美很沉重,很有哲理更是不可否认的人生真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郝老师能写出书中数对优秀的年轻人在各自的求学、成长、创业等方面的不同经历,就说明郝老师本人也是一个积极向上、乐于奋斗的人。他把每个人物的形象刻画的很鲜明,不同家庭的背后会有不同的人生。就像书中的林木森,他爱好广泛,能文能武,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因为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就算是陪同他多年的晓云也没有那么多的才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同为西北政法大学同学,由于林木森的父亲是市局局长,他未毕业前,家人就给他把工作安排好,而晓云还得去再继续深造。我想,如果晓云如果也有同样的机会,那她也会回到本市工作,或许两个人的人生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因为我把书还没看完,也不知道他们的爱情结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猫和小凤也一样,一个是大学生,一个很早就到社会上闯荡成为小老板。两个人都有一颗火热的心,甜蜜的爱情让他们享受着年轻人独有的幸福。这样的人很多,我想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是其中一员吧,没有几个人能在对的时间里遇上对的人,完美的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它却纯洁无瑕,至善至美、至诚至信,人人都知道求而不得,但每个人都在穷其一生去追求,这或许就是错爱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中写了对歌的场景,而歌词内容本身就是很苦涩的,也预示着每一个青年的人生会有种种挫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群来自不同家庭、怀揣不同人生梦想得年轻人最后必然有着不同归宿。这些错综复杂的人生画卷最终被作者用笔勾勒出来,说明了文字的魅力:它能把人类最隐秘的情感,酿成可以反复品味的苦酒,每一口都带着心碎的回甘。或许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当语言与情感真正相融时,文字便不再是符号,而是能触摸灵魂的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郝老师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每次都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敬业、谦虚、奋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对文学的敬畏和执着更是我辈楷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祝贺郝老师新书出版、祝福郝老师在创作之余保重身体!</p> <p class="ql-block"><b><i><u>写在最后:</u></i></b></p><p class="ql-block"><b><i><u>读者与小说《错爱之痛》的作者并不是很熟悉,是通过几次文学活动相识,因为敬仰作者的文风文才而印象深刻,认真拜读小说后,阅读感悟深刻,人物关系分析明了透彻,高度认可《错爱之痛》是脍炙人口的文字精品,铜川本土作家巨作,值得每一位读者去分享和推荐,让更多读者读到铜川籍作家的《错爱之痛》!</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