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福道走街串巷“十八景”

融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18px;">  2025年元旦福州开通“最福道”金鸡山公园至金牛山公园慢行步道全长约5.4公里,</span><span style="color:rgb(0, 3, 17); font-size:18px;">晋安区金鸡山公园茉莉花生态廊道至鼓楼区金牛山,横跨晋安、鼓楼两区。全段适老化、适儿化,地面标线标注距离与方向,无障碍、多场景融合、最有福的中心城区首条高空景观慢道,</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18px;">汇聚最具福州特色的节点,浓缩了福州城市的山、水、人文历史。</span></p> <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它由架空段和落地段两部分组成,结合滨水绿道、山地绿道与历史文化巷道,形成“最福州十八景”主题路线。它串联2座山地慢道公园(金鸡山、金牛山)+2片人文历史街区(温泉、中山)+3大古典园林历史风貌城市公园(西湖左海、冶山、温泉)+3条传统文化街巷(中山、外九彩、马王庙),以及五四河、树兜河、琼东河等城市内河。</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18px;">为市民提供自由多样的“最福州”CITYWALK路线。</span></p> <p></p> <p class="ql-block">  “最福道”全程亮点包括六一路温泉廊桥、三港路、五四路福州广场、观风亭街至冶山路段、外九彩巷、马王庙巷、全线标志标识改造等7个节点,结合沿线打造的“左海揽胜”“九彩巷陌”“中山漫道”等“最福州”十八景,让历史闽都与现代福州的幸福点滴处处可见。</p> <p></p> <p class="ql-block">  最福道串起「最福州」十八景:左海揽胜、大梦西湖、闽都博物、市井百业、冶山春秋、能补天巷、中山漫道、古闽祖刹 、则徐故里、九彩巷陌、萬興祈福、锦绣百福、温澜梦泽、五代古泉、龙泉首汤、榕林越步、喜汤水巷、缤纷康桥。</p> <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金鸡山栈公园内道</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0, 3, 17);">总长约</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5.4公里‌,</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0, 3, 17);">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州金鸡山公园</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0, 3, 17);">的核心步道系统,由</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空揽城栈道</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0, 3, 17);">(约2.68公里)和</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脊线栈道</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0, 3, 17);">(约2.6公里)等部分组成。‌2017年12月28日在</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篇《金鸡山公园》专辑介绍。</span></p> <p></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缤纷康桥』</b>康桥里是福州市晋安区金鸡山公园西门旁的商业综合体‌,紧邻金鸡山公园西门,毗邻五四路中央商务区。是福州首个结合生态廊道建设的商业项目,以“两个公园,一个繁华”为主题,由长廊+独栋+街区多维场景组成商业空间,建筑面积约2.2万㎡,定位为生态花园特色休闲街区。彩虹廊桥于2015年建成,总长约120米,共设置三跨天桥,链接金鸡山与温泉公园廊桥,被网友称为“福州最美彩虹天桥”。</p> <p></p> <p class="ql-block">  温泉公园彩虹儿童乐园是设计师巧妙利用新建福道桥和公园广场的高差,形成多样攀爬斜坡、彩虹滑梯、翻转互动球墙、摇摆乐等等,设施都有五彩斑斓的颜色,给人一种非常愉快的感觉,乐园范围不大,但设计精致,是一个适合孩子们玩要、做游戏的天堂,成为公园爆满的游乐点。</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喜汤水巷』</b>福州第一条温泉主题特色水街,约200米长人工温泉溪,可踏溪戏水,还融入了适儿化改造理念,儿童可通过抽水装置、水风车等水动力装置,亲身感受福州温泉带来的快乐和暖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五代古泉』</b>三山座澡堂,前身为“八角井”与“十石曹”两家古浴池,位于八角井巷内。据《福州府志》记载,两浴池自五代起就有温泉。1956年两家澡堂申请公私合营,取福州别称“三山”为名,象征地道温泉,享有“五代留胜迹、三山有胜名”的美誉。</p> <p></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龙泉首汤』</b>是福州最早经营性老字号澡堂——福龙泉澡堂,始创于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距今300多年,康熙皇帝赐名福龙泉,冠甲福州城,现保留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温澜梦泽』</b>温泉公园1997年开放,融合欧式古典与现代风格的休闲公园。占地约10公顷,分南北两区。北区以人工景观为主,分为古铁思源区、茶花园区、竹园区、珍稀树木园区、热带风情区等;南区仿效天然湖光山色,树木繁茂,鸟语花香。各类花卉、乔木,打造了四季有景、层次分明的景观,蜿蜒的步行道贯穿其中。公园如意湖<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面积达2765平方米,湖底深度达2.1米,湖体周边景观、跑道、等设施齐全。还有</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园内河码头游船项目。</span></p> <p class="ql-block">  公园可以探访2万平米福州温泉博物馆,深入了解福州温泉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福州温泉博物馆,坐落于风景如画的晋安河畔,其选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传说。相传,福州人对温泉的认知,最早可追溯至龙王九太子的“泪滴”。博物馆内的文物与展示,让人深刻体会到福州温泉文化不仅仅是泡汤的享受,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认同。</p> <p class="ql-block">  晋朝时期,太守严高在修建子城时,偶然发现了涌动的汤水,并巧妙地用石头筑成池子供民众沐浴之用。自此,泡汤逐渐融入福州人的日常生活,并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博物馆内不仅展示了古往今来的温泉历史,也通过各种体验项目,展现了泡汤文化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  福州著名温泉澡堂位于福州五四路温泉村的汤边自然村,这里藏匿着福州历史最悠久的澡堂——“自然汤”澡堂。自唐末至后梁初(约901~908年),闽王王审知建罗城、夹城时,民工们在汤边与树兜间意外发现地下自然涌出的热水。他们巧妙地利用石头垒成汤池,供人们洗沐之用,由此,古迹“古三座”温泉澡堂应运而生。</p> <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汤涌三山,福泽榕乡。”福州的温泉资源独特而丰富,从古至今,温泉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健康的追求。在福州,泡汤的习惯由来已久,早在唐代,这里就已遍布了40多家大小不一的温泉浴室。泡汤不仅是一种休闲活动,更是一种文化。2023年11月6日在美篇《中国温泉之都——有福之州》专辑介绍。</span></p> <p></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榕林越步』</b>为全省首条中心城区高空景观步道,由百福桥、五四河至琼东河人行桥、跨湖东路人行桥组成,整体呈现“人”字结构,步道总长度约700多米。栈桥仿生榕树气根设计,路通水畅,生机盎然,如龙蜿蜒,又似树枝随风摇动。漫步桥上,似越步榕树林间。</p> <p></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锦绣百福』</b>百福桥东西横跨五四路上第一座天桥,全长约151米,天桥顶棚“福冠”长约100米,整体重约140吨,通过3D建模方式生产加工,提炼海洋文化、温泉文化、榕树文化为意象,以“福城百福汇聚”为寓意设计,串联起城市“古往今来”发展区域。</p> <p></p> <p class="ql-block">  栈桥设有三处主入口,连接温泉公园、三港路以及湖东路。这种多方向的连通设计,使周边居民可以避开五四商务区的繁忙交通,更加便捷、快速地进入温泉公园、晋安河与金鸡山公园,有效解决了主城核心区公园外部人行慢道设施不够友好的问题。确保适老化与适儿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实现全段安全的无障碍通行。</p> <p></p> <p class="ql-block">  桥梁采用中国红作为主基色,屋顶五面透光树脂板顶棚镶嵌着不同字体的“福”字,寓意“五福串百福”。榕城市树的繁茂枝蔓郁郁葱葱,承载着五福,延续着百福,与整体的大中国红主基色调相得益彰,寓意着有福之州福泽绵长,百姓生活幸福康乐。</p> <p class="ql-block">  “百福桥”是慢行步道中的重要景观节点,也是五四路上的首座天桥。桥梁总长约700米,宽3米至4.5米。其中五四路步道天桥全长约151米,一头连着玉泉路,一头通往三港路。除了打通五四路的“高空”节点,一座长约100米、重约140吨,通体中国红,镌刻多种书法体“福”字的镂空顶棚,将成为这座百福桥的亮点所在。</p> <p class="ql-block">  该桥采用城市雕塑构筑形式,以波浪与树冠造型为设计灵感,融合海丝文化和榕树元素,主骨架如同两条飘逸的丝带缠绕交叠,形成特殊韵律的纽带,串联起主城区东西向脊梁慢行道。同时,步道兼具漫步休闲功能,延续百福桥“中国红”的风格,采用海浪造型护栏,桥面采用红色陶粒,市民可在过街之余驻足观景,从空中视角俯瞰榕城灯火璀璨的夜景,感受城市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百福桥延伸段——三港路段(五四路至观风亭街),高空景观步道已启动建设,也于今年7月开放通行。该段步道全长约380米,桥面宽约3米,呈东西走向,东与五四路百福桥相连,沿着三港路、公正二路延伸,横跨五四河,西至观风亭街以梯道落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该步道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升级,为市民出行构建起便捷的空中交通网络,营造更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步道开放后,从温泉公园、三港路往观风亭街方向的行人,将可通过步道天桥通行,这样,三港路等途径路段便可实现人车分流,地面道路的通行压力得以缓解,道路通行效率也将得以提高。</span></p> <p></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萬興祈福』</b><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院巷,曾用名北院后,位于今冶山路中段南侧。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北院后为唐末五代“罗城”的延远门地,内有里社称延远境。因背负屏山的“文笔书院”,而称“北院后”。文笔书院的前身为“怀北社学”故址。</span>这条长约260米、宽3米至5米的老街巷。踏上条石铺就的小道,目及之处,街巷两边粉墙黛瓦的建筑与红砖建成的民居呼应,古色古香的休息亭与绿植、阳光相遇,穿行其间,轻松惬意。</p> <p class="ql-block">  据说,书院内有一块天然岩石形似一支笔,擎天而立,故取名文笔书院。清时,书院内有朱子祠、六子祠、文昌祠等建筑。巷口的萬興堂主祀五灵公之一张元伯,五灵公即五福大帝,是福州民间驱逐瘟疫之神。萬興堂是研究福州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五灵公原为明崇祯年间福建泉州的五位秀才(张元伯、钟士贵、刘元达、史文业、赵公明,传说他们赴省试途中在福州白龙山五瘟庙遇险,后被奉为逐瘟之神。张元伯作为五灵公之一,主掌驱疫护佑职能。‌</p> <p class="ql-block">  据《后汉书·独行列传》中记载,东汉时期,范式(字巨卿)与张劭(字元伯)为太学同窗,结为挚友。分别时范式约定两年后拜访张劭家,张劭深信不疑,其母质疑千里之约的可靠性,但范式如期而至,二人对饮尽欢。后张劭病重,临终叹息未见“至死不相负”的范式,并托梦告知葬期。范式梦醒后急辞太守,乘素车白马奔丧,灵柩至墓地停滞不下,直至范式到场牵引才入葬,范式更修坟植树方离去。体现古人重诺守信的价值观,后世称“鸡黍之交”。‌‌</p> <p></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古闽祖刹』</b>开元寺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大唐盛世开元年间的皇家寺院,见证了大唐盛世,曾是全国十大名寺之一,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古城福州的见证。以海丝、冶铸、医药、刻经等四大文化闻名,被誉为“古闽祖刹”。今尚有唐末五代特大型铁佛、宋代石塔、明末阁楼、清代殿堂等遗存。2019年11月21日在美篇《福州开元寺》作了专辑介绍。</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铁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开元寺内,铸造于五代后梁贞明四年,1991年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铁佛为阿弥陀佛像,通高5.96米,重约50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特大型宗教铁铸件。铁佛采用中空铸造工艺,主体无铸接缝,表面为白口铁组织,心部为麻口铁,内部设有芯撑结构及网格状加强筋。铁佛殿历经多次重建,现铁佛大殿建于1946年后。</p> <p></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能补天巷』</b>位于中山路中段的一条僻巷,呈“Y”字形,可通全省最早、全国第二早的城隍庙——福建都城隍庙。全长仅容一辆汽车单向通行。巷道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环境幽静,巷内6号是广丰境益善堂,堂旁有千年古榕树。其巷名产生相传源于明朝一个关于蚂蚁补“天”字报恩的传说,已被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与清代闽北秀才邝继聪有关。相传邝继聪科举期间住在此巷,某日大雨,他救下被困蚂蚁群并用树枝引至安全处。考试时他将"天"误写为"大",次日发现错字被蚂蚁排成的一横补上,最终被录取为举人。他后来成为官员,仍选择住在此巷,并留下"大小岂能定功过,须知此地能补天"的典故。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则徐故里』</b>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19号,现为林家支祠,毗邻幼年读书处罗氏试馆。‌‌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民族英雄。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林则徐在这里出生,随后度过了读书、中举和完婚的时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陈列“林则徐星”雕像及禁毒教育主题内容,入口处镌刻“海纳百川”“壁立千仞”字样,展厅内展有林则徐《十无益》《观操守》等家训箴言。</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山漫道』</b>位于鼓楼区冶山片区,中山漫道前身为明清时期的贡院埕大街,中山堂原为明清贡院,清道光七年(1827年)重建为“至公堂”。1912年孙中山在此发表重要演说。1932年更名为中山堂,贡院前大街改名为中山路,中山堂大门外保留有民国建筑“东厢”“西厢”。中山社区环境优美,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林则徐出生地、中山堂、冶山古迹、城隍庙(全国第二早),还有<span style="color:rgb(0, 3, 17);">唐代</span>马球场遗址等<span style="color:rgb(0, 3, 17);">。</span></p> <p></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冶山春秋』</b>公园是福州最古老的文化遗址之一,闽越文化重要发源地。园内分为遗址考古发掘区、核心保护区和遗址博物馆区,有欧冶池、唐代马球场遗址、萨镇冰故居等景点,重现冶山从汉代至民国不同时期的文化风貌,彰显福州的历史文化深度。<span style="color:rgb(0, 3, 17);">春秋时期(约公元前6世纪),越王允常为越国君主,他招募铸剑大师欧冶子打造名剑,后因越国被楚国所灭,欧冶子及其弟子迁徙至闽地(今福建),在冶山铸剑并留下“</span>欧冶池<span style="color:rgb(0, 3, 17);">”等遗迹,藏着2000年前的未解之谜……</span></p> <p></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公元前334年(战国时期)越国国王无疆率兵北上伐齐,随后又攻楚,兵败被杀,越国由此分崩离析。周显王三十五年,楚威王六年,楚国夺取越国(越国在现在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钱塘江以北和以西的土地后,越国从此解体,由于越王无疆(勾践第七世孙)死前未明确指定越王位继承人,于是诸子们纷纷争立,子孙分散到江南海滨一带,各据一方,互不统属。长子玉在福建地区建立闽粤国,次子蹄在越国核心地区浙江建国东瓯。</span></p> <p class="ql-block">  越国贵族驺无诸(越王勾践第十四世孙)部分越国宗族后裔向南移居闽地,与当地闽族土著融合,在现福州“升山”沿海岸,新店古城村新建官属城池——冶城,与福建的原住民七闽融合所共同建立的一个国家。雄踞一方,自称为闽越王。原先比较落后的七闽迅速发展成为百越诸部中强大的一支。因为无诸建立冶城,拓荒闽疆,因此成为中国汗青上闽越族的第一个卓越人物。</p> <p class="ql-block">  秦末汉初,东越王无诸帮助汉朝<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邦</span>灭掉秦朝,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被封为闽越王统治闽越地区,所以福建逐渐自称"闽"。汉高祖称帝后,重新立无诸为闽越王,统治原先闽中之地。无诸复国后,分别在福州和武夷山建起完全表现汉代风格的宫殿官署。扩建福州飞山郡城“冶城”,还在离飞山约十里处新建宫殿,《史记》称作“东冶”。闽越族从此兴起,创造了鼎盛一时,溢彩流光的灿烂篇章。</p> <p></p> <p class="ql-block">  闽越国是福建历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早最长,也最为强盛的诸侯国。无诸在位期间,发展经济,国势日渐强盛,促进闽越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不仅拥有十分发达的冶铁技术,还有较为发达的建筑业、纺织业、造船业、制陶业和交通业。从而创造了灿烂一时的闽越古国文化。闽越王无诸死后,王位传到郢时,闽越国活力空前强大,公元前138年郢开始吞并了东瓯国。</p> <p></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汉武帝见郢如此胆大妄为,于是挥军南下。郢的弟弟余善见形势不对,发动政变,秘密召集相国、宗族一起将其兄闽越王郢谋害。汉廷封余善为“东越王”,封地闽北汉城(今武夷山市)。汉廷立无诸之孙繇君丑(繇王丑)为越繇王,奉祀闽越先王。从此闽中出现了“两王并存”的局面,这其实也是汉廷分而治之,让闽越国诸子互相制衡的一种策略。</span></p> <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余善私刻“武帝”印玺,自立称帝,公开反叛汉廷。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起四路兵马征讨闽越国与东越王余善。在汉军的围攻下,闽越国发生内讧,余善被闽越繇王居股和部分贵族所杀,闽越国向汉军投降。汉武帝为了消除后患,诏令大军将闽越贵族迁往江淮内地,焚毁闽越国的城池宫殿。</span></p> <p></p> <p class="ql-block">  从此,闽越国覆灭。大批的闽越宗族和军队被迫迁往江淮地区,其他闽越人有些逃入山中,即后世的“山越”,他们也是后世畲族的先民;有些则出海逃到附近岛屿,成为后世的“岛夷”或“疍民”。闽越国从建国至被汉武帝所灭,共历92年。从此福建地区人去楼毁,由此造成了福建历史空白四百多年。</p> <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一场大迁徙不但断送了闽越国,也让福建的历史改轨,更让灿烂的闽越文明葬身于烟销雾锁中。直至“永嘉之乱”中原移民的到来。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和闽地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重新奏起闽都交响曲。2018年2月26日在美篇《冶山春秋园》與2023年1月15日美篇《闽越王驺无諸》专辑介绍。</span></p> <p></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九彩巷陌』</b>据传“九彩”得名于福州话“韭菜”谐音,在形成街市前,此地为韭菜园。九彩弄、内九彩巷、外九彩巷构成了九彩巷陌,这里走出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方声洞和东方杰出女画家方君璧。这里也保留着上世纪80—90年代福州老城的记忆。</p> <p></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马王庙巷位于福州鼓楼区,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是一条具有历史底蕴的市井街巷。其名称源于历史上曾存在的马王庙,如今虽庙宇不存,但地名仍延续着千年传承‌。巷内保留着旧民居,并经过整治提升,成为福州城区山水福道品牌的一部分,串联起西湖左海等景观,还原了最具福州味的街巷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市井百业』</b>马王庙巷横穿北大路和北后街,其名字据传与唐末五代十国的楚王马殷有关。北后街拥有“三山旧馆”遗址,以及福州现存的唯一老百货“西湖百货”。鲜活的菜市、老字号和精品咖啡店……这里藏着老福州的清净小天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闽都博物』</b>福建博物院,地处福州大梦山麓,西湖之畔。福建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集主展馆、积翠园艺术馆、自然馆、福文化专题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设有15个展厅,展出“福建古代文明之光”等展览,是福建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机构。福建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主要包括‌西周云纹青铜大铙‌和‌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等珍贵文物。‌</p> <p></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大梦西湖』</b>西湖公园拥有1700多年历史,是福州保存最完整的古典山水园林,被称为“福建园林明珠”。园内有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等景点,南宋词人辛弃疾曾盛赞西湖“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媲美杭州西湖。2008年5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州动物园</span>从大梦山麓搬迁至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赤桥村7号(现址)后,西湖空气再也闻不到异味。 2017年10月30日在美篇作了《西湖公园秋色》专辑介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左海揽胜』</b>左海公园始建于1990年,南连西湖公园,以五洲风光为主题,分为9个区域,北大门广场有象征五大洲雕塑,其他区域有鹅黄色“小城堡”、欧式红屋、泰式白塔群等,另有水族游乐城、中华奇石馆、儿童中心等游乐区,于此可一览多元文化美景。‌2018年底福州左海和西湖公园已实现全面互通‌,<span style="color:rgb(0, 3, 17);">包括水路游船互通和陆路步道、出入口连通,两园融合为“大西湖”景区,总面积约77.21公顷,游客可步行或乘船往返两园,提高广大市民游客的幸福乐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福州地铁4号线后通段金牛山站,与洪塘站、建新站等共同构成4.4公里的延伸段。‌‌该站位于鼓楼区杨桥西路与江滨西大道路口北侧,2025年底将建成开通营运后可在洪塘站换乘地铁5号线,形成组合环线,金牛山B出口即可抵达金牛山公园。</span><span style="color:rgb(0, 3, 17);">截至2025年11月,福州地铁共有</span>‌6条‌<span style="color:rgb(0, 3, 17);">运营线路,包括</span>1号线<span style="color:rgb(0, 3, 17);">、</span>2号线<span style="color:rgb(0, 3, 17);">、</span>4号线<span style="color:rgb(0, 3, 17);">首通段、</span>5号线<span style="color:rgb(0, 3, 17);">、</span>6号线<span style="color:rgb(0, 3, 17);">及新增的</span>滨海快线(<span style="color:rgb(0, 3, 17);">F1线)总里程超过200公里,不断提高福州居民及游客出行便捷。尤其是地铁滨海快线(F1线)开通后,实现城市主中心30分钟直达福州国际机场。</span></p> <p class="ql-block">  金牛山公园依托起伏山势,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形成橄榄、龙眼林为主的天然氧吧,并穿插桃、梨、荔枝等果树及樱花、紫薇等观赏花木,四季景致各异。人文设计上,公园大门以倒V型钢架象征福州“三山”(乌山、于山、屏山)相连,金牛雕塑(高8.8米,重6吨)与叠水广场构成核心景观,夜间音乐喷泉结合灯光与水幕电影,营造视听盛宴。‌‌主环山步道‌:全长约3.5公里,坡度适中,配备夜间照明,适合日常徒步与夜跑。‌‌</p> <p></p> <p class="ql-block">  福州金牛山公园内栈道是福州市城市森林步道(福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福道全线总长约19公里‌,贯穿左海公园、梅峰山地公园、金牛山体育公园、国光公园及金牛山公园等五大公园。该步道采用钢架悬空设计,主轴线长6.3公里,环线总长约19公里,东接左海公园环湖栈道,西连闽江廊线(国光段),是福建省最长的城市休闲健身走廊。‌‌分别于2018年2月23日在美篇《福荫百姓 道法自然—— 福道》和2022年5月23日美篇《<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七溜八溜不离虎纠 福山郊野越来越好卡溜</span>》作了专辑介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