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叙事篇:病榻上的遐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窗外的梧桐叶已泛黄,在秋风中簌簌作响,像极了岁月翻动的书页。我躺在病床上,看着那动态心电监护仪上窜下跳的绿色波形,思绪却飘得很远。七十三岁,古人说这是“古稀之年”,我却觉得更像一道分水岭,将人生的河流一分为二,上游是奔腾的激流,下游则是缓缓流淌的静水。</p><p class="ql-block"> 高血压陪伴我二十余载,冠心病也如影随形。十五年前(2010年10月13日)那次冠状动脉造影,在全国的介入疗法方面有一定的权威和影响力,颇有精深造诣的指导老师江教授指着屏幕说:“这根血管狭窄,但还没到放支架的地步。”那时的我,像一名倔强的老兵,拒绝在身体里安置任何“外来物”。如今想来,或许正是这份倔强,让病魔有了可乘之机。年龄的增长,像无声的沙漏,一点点侵蚀着身体的堤坝。今年八月初以来,心慌如影随形,如潮水般一阵阵袭来,让我不得不正视这已经倾斜的天平。</p><p class="ql-block"> 病榻上躺了几天,总觉得时间格外漫长。我有时望着天花板发呆,想起了大文豪苏东坡先生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本就如这月亮,有圆满也有残缺,有光明也有黑暗。我这一生,经历过风雨,也见过彩虹,如今躺在这病床上,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站。何必为这小小的挫折而沮丧?何必为身体的衰老而焦虑?此乃自然规律,必须顺势而为。</p><p class="ql-block"> 管床的蔡医生说,心态是治病的良药。我深以为然。心慌,或许正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提醒我放慢脚步,好好休息。与其与病魔对抗,不如与它和解。就像对待一位老友,虽然它时常来打扰,但我知道,它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选择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相关检查,按时服药,不再给自己施加压力。压力,就像压在骆驼身上的稻草,一根根累积,终会压垮骆驼。</p><p class="ql-block"> 暮年,是人生的秋天。秋天,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凋零的伤感。但秋天,也是最美的季节。金黄的稻浪,火红的枫叶,都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我站在医院十层高病房的窗户旁,眺望着远方的秋景,目睹着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这些,都是生命的美好。我决定,善待自己的晚年,像对待一件珍贵的瓷器,小心呵护,不让它有一丝裂痕。</p><p class="ql-block"> 放松,是我现在最需要做的。放松心情,让生命之舟自由飞翔。不再为过去的事情懊悔,不再为未来的事情担忧。活在当下,享受每一刻的宁静与安详。心慌,或许会随着时间慢慢平息,就像潮水,终会退去。而我,在这小小的疾病面前,仍然要保持坚强与乐观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七十三岁,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愿以一颗平和的心,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像苏东坡一样,在生活逆境中寻找诗意,在困境中保持乐观。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心,炼的是志。宋代理学家朱熹的那句话说的多好,“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致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本文照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