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25.11.13–18 ‍彩云之南,山川如画,每一帧都是大自然最动人的诗篇。‍

海娣

<p class="ql-block"> 2025.11.13–15</p><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白塔,姐告国门,一寨二国 ,银杏村,腾冲大山热海风,边贸集市吃铜锅火锅,和顺镇侨乡,龙江大桥。西双版纳,</p> <p class="ql-block">云南的美景令人心驰神往,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塔身主体为铜钟状,属南亚傣王宫的建筑风格,有着较深的民族文化内涵。一层至四层的露天平顶各建小塔6座,共24座,形成众星捧月般的塔林;五层形状如金钵倒扣;六层如铜钟状;七层是从下至上逐渐缩小并有立体螺旋纹的瓶颈组成;之上是宝顶金冠。该塔居高而建,登塔瞭望,可俯视芒市城区景观。</p> <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是亚洲第一空心佛塔,也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金塔来历传说传说佛陀云游至芒市坝,听见鸡啼,以傣语“勐焕”(意为天亮)为此地命名。彼时,山林中野鸡与猴面鹰部落因争水夺地打斗,百姓苦不堪言。佛陀召见两部落首领,以坝心河为例,劝导二者相互依存,唯有和睦共建才是正道。众生听从训示,修好结盟并皈依佛门。佛陀称自己550次轮回中曾为金鸡身,初到此地便闻鸡鸣,视为吉兆,提议在此山建金鸡塔以铭记历史、为民祈福。随后,佛陀将叠成方形的袈裟置于地,倒扣陶钵于袈裟上,再插上拄棍。刹那间雷鸣电闪,过后山顶现壮丽金笋塔。众生惊叹,佛陀已不见踪影,只见西天祥云中孔雀高飞远去。</p> <p class="ql-block">大金塔我们来了,愿保佑我们平安健康顺利吉祥,右到左珠珠,袁梅君,海娣,阿彭</p> <p class="ql-block">勐焕白塔(又称勐焕银塔)是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的标志性建筑,融合傣族文化与佛教艺术,以纯白色调为主,高66米、直径46米,是云南省佛学院德宏分院的重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姐告口岸位于云南省瑞丽市东南部瑞丽江东岸,三面与缅甸木姐市接壤,是我国最早实施"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的国家级边贸口岸。该口岸通过1989年建成的跨江大桥实现陆路直连缅甸,现形成"一国门两通道"结构,建有云南首条边检自助查验通道</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中国人,为我们自豪,为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小西米,因为学名中有个粟昵称叫西米,帅气十足漂亮的代言人。可爱又乖气的宝宝,人见人爱的小可爱</p> <p class="ql-block">小西米的表情包真的太可爱了,每张都不一样的表情哦💕💕❤️❤️</p> <p class="ql-block">告姐国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小西米一起看太阳😜😜😂😂</p> <p class="ql-block">一寨二国,</p><p class="ql-block">景区因1960年中缅勘界而形成,国境线以竹篱、水沟、土埂等自然物为界,无高墙阻隔,体现“寨分两国,情系一脉”的和谐氛围。其名称源于傣族村寨被一分为二,但两国村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世代共享水源与集市,成为中缅胞波情谊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一秋荡二国,中国🇨🇳缅甸🇲🇲,</p> <p class="ql-block">来来回回去了缅甸又回到祖国,祖国永远是我们的怀抱 无论你走到哪里我们都会回到祖里妈妈的怀抱里</p> <p class="ql-block">中缅边境做生意,缅甸那有一条二米左右的小沟用几条竹杆搭成起来,坐在铁栅栏那与我们做生意,红中华,中国的名烟比比皆是,还有很多他们那的土特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腾冲的温泉,温暖了每一个心灵。</p> <p class="ql-block">2025.11.15</p><p class="ql-block">腾冲温泉别墅的清晨,阳光从云雾中散发出来,红霞散发着美丽的光</p> <p class="ql-block">和顺顺和,和顺镇</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与名称由来</p><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由南下屯兵守边的汉人建设而成,居民以汉族为主。其名称在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由“河顺”雅化为“和顺”,取“和睦顺畅”之意,寓意民风淳朴、士和民顺。古镇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六百多年来见证了中原文化、南亚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边地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始建于1928年,由当地华侨集资兴办,其前身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咸新社”和1924年的“和顺阅书报社”。图书馆的建立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旨在开启民智、振兴家乡文化。1938年扩建后,胡适、熊庆来等文化名人为其题词,张天放先生赞誉其“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1980年被纳入国家公共图书馆体系</p> <p class="ql-block">“桥倒碑修,碑倒自修”是一句源自中国云南腾冲和顺古镇的民间谚语,其字面意思是‌如果桥倒塌了,就推倒石碑,用埋藏在碑下的银两来修复桥梁;如果石碑倒了,则说明银两可能已被盗或耗尽,修复桥梁就需要靠后人自行捐款了‌。这句谚语背后有一个历史故事:明代官员寸玉在组织修建双虹桥后,将剩余银两埋于桥边石碑之下,并刻下这八个字作为修桥资金的备用方案,旨在为后世子孙留下公益保障。</p> <p class="ql-block">得人金更要得人信”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在商业或人际交往中,获取财富的同时更应注重建立信任关系。信任是长期合作的基础,缺乏信任的交易可能因失信而失败</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p><p class="ql-block">人文与历史‌:“它既是活着的史书,又是热气腾腾的日常”;“一溪沿岸花覆水,几家高树碧藏楼”,描绘小桥流水与田园诗意。</p> <p class="ql-block">作为腾冲地区重要的历史遗存,总兵府展现了清代边疆武将府邸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底蕴,是研究滇西军事史和建筑史的实物资料。其“劫后余生”的经历也见证了腾冲抗战历史,现已成为和顺古镇的核心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情报处处长发现有情况电话联系导游小祁,完成任务后,左观察右观察一切安全才放心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电话厅中的小伙姑娘服务态度非常的出色,受到我们一切好评👍👍👍</p> <p class="ql-block">旁边的石头看手气切割的运气,运气好一夜暴富,😄运气霉的话一夜变乞丐😩</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和顺野鸭湖畔,一条400米长的和顺家风文化长廊正在讲述着一代代和顺人的故事。“走夷方”篇、“励志”篇、“孝道”篇等16个篇目,通过一座座雕塑,将浓缩和顺家风文化的18个故事一一呈现。</p> <p class="ql-block">‌和顺家风文化长廊是位于云南腾冲和顺古镇的一处文化展示区,通过雕塑、匾联等形式展现古镇历代家风故事,突出家国情怀与廉洁教育主题‌。</p> <p class="ql-block">我们躲起来,来找我们呀😊😊😜😜</p> <p class="ql-block">来过和顺,一生顺和 ,保持热爱保持和顺,我们出游平安喜乐。</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1910年3月2日—1966年3月22日),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蒙古族,原名李生萱。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是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副总编辑;1946年任《解放日报》总编辑;1947年任职于华北大学,并任四部(研究部)副主任,哲学研究室主任;1948年10月任职于中央马克思列宁学院,历任哲学教研室教员、教研室主任,校党委常委;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赴波兰参加国际哲学讨论会;1960年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1966年3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56岁。</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传播者</p><p class="ql-block">艾思奇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我只希望这本书在都市街头,在店铺内,在乡村里,给那失学者们解一解智识的饥荒,却不敢妄想一定要到尊贵的大学生们的手里,因为它不是装潢美丽的西点,只是一块干烧的大饼”‌,这句话出自他为《大众哲学》</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这句话,人生如茶,总有回甘,</p><p class="ql-block">人终向前走,花自向阳开‌,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若对它笑,它就对你笑</p><p class="ql-block">‌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p> <p class="ql-block">大榕树我们照样爬树,😜😜😄😄</p><p class="ql-block">心若向阳,无畏悲伤。</p><p class="ql-block">心若向阳,微笑面对。</p><p class="ql-block">心若向阳,心怀希望。</p><p class="ql-block">心若向阳,人生如歌。</p><p class="ql-block">心若向阳,无畏黑暗。</p> <p class="ql-block">腾冲金瑞山庄吃午餐</p> <p class="ql-block">龙江大桥(Longjiang Bridge),是中国云南省境内一座桥梁,亦称龙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龙江中游河段,跨越保山市龙陵县龙江乡上邦焕村与腾冲市五合乡大丙弄村之间的龙川江河谷,为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是保山-腾冲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2011年8月5日,龙江大桥开工建设。2016年4月20日,龙江大桥建成。2016年5月1日,龙江大桥正式通车。龙江大桥总长2470.58米,桥面宽33.5米,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其中保山岸桥塔总高169.688米,腾冲岸桥塔总高129.703米,概算投资为19.55亿元。</p> <p class="ql-block">龙江大桥在世界桥梁排名中位列第28位,是亚洲山区首座千米级钢箱梁悬索桥,云南省内排名第二 。</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红叶</p> <p class="ql-block">2025.11.16</p><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