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九)那不勒斯《庞贝古城》《比萨斜塔》

风铃儿

<p class="ql-block">踏入被火山灰永久定格的庞贝古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庞贝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最初为奥斯坎人的定居点,后被希腊人、萨莫奈人统治,公元前80年沦为罗马殖民地。公元62年,庞贝城遭地震破坏,后经重建。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庞贝城被火山灰和火山砾掩埋。1594年,庞贝古城首次被发现,1748年开始系统化发掘。</p><p class="ql-block">​- 城市布局:庞贝城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700米,城内面积1.8平方千米,有城门七扇。城内四条大街呈“井”字形纵横交错,主街宽7米,由石板铺就,并有排水沟。城市的公共建筑多集中在西南部的公共广场四周,这里是庞贝政治、经济和宗教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建筑与文化:庞贝古城的建筑融合了希腊和罗马的风格,公共建筑如神庙、剧院等采用了希腊式柱廊、雕刻等装饰元素。古城内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如《海中的阿佛洛狄忒》《起舞的农牧神》等,这些艺术品对欧洲新古典主义艺术影响甚大。</p><p class="ql-block">​- 文化遗产价值:庞贝古城因其保存的完整性和重要性,199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为现代人提供了对古罗马城市生活的深刻了解,是研究古罗马社会生活、建筑技术、艺术风格等的宝贵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比萨斜塔是比萨城大教堂后方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它始建于1173年8月,于1370年竣工,属于罗马式建筑风格。其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总重约14453吨。</p><p class="ql-block">​- 倾斜原因:比萨斜塔建造在软黏土地带,这种黏土在湿润条件下容易变形,且塔楼的地基只有3米深,无法在软土层上提供足够的支撑,使得塔身承受的压力无法均匀分散,从而导致了倾斜。</p><p class="ql-block">​- 修复与保护:到1990年,比萨斜塔的倾斜度已达到5.5度,塔顶的偏移距离达到了4.5米,意大利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关闭了比萨斜塔。1993年至2001年间,开始对比萨斜塔进行扶正修复,通过配重法、土壤调整等措施,使斜塔的倾斜角由5.5度减少至3.97度。</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比萨斜塔与奇迹广场上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被认为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有巨大影响,整座广场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童年课本里的好奇,今日终得圆满~ 站在奇迹广场,亲眼见这座千年斜塔的倔强姿态,风里都带着时光的故事感。</p><p class="ql-block">亲眼目睹才懂,它不是刻意的倾斜,是穿越800年的从容~ 终于和课本里的画面同框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天的意大利深度游正式画上句号。从米兰的哥特式穹顶到罗马的千年古迹,从比萨斜塔的倔强倾斜到庞贝古城的时光凝固,每一步都踩在童年的憧憬里,每一眼都刻着欧洲的浪漫与厚重。托斯卡纳的阳光、佛罗伦萨的艺术气息、那不勒斯的地中海风情,还有街头gelato的香甜、红酒的醇厚,都成了这段旅程最珍贵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收拾好行李,来不及多做休整,心里已被下一站的期待填满——瑞士,我来啦!想象着阿尔卑斯山的皑皑白雪、琉森湖的澄澈湖水、因特拉肯的田园牧歌,连疲惫都化作了奔赴的动力。整理好意大利的回忆,带着满心欢喜打包行囊,下一段山海,是瑞士的诗意与壮阔,期待与雪山、湖泊撞个满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比萨斜塔

庞贝

古城

庞贝城

广场

意大利

塔顶

倾斜

斜塔

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