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精神,积极推动从“科学教育”向“科技教育”的战略转型,11月13日,海口市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在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海甸校区正式启动。本次培训围绕科技教育新方向,设置两节实验课程,并开展两场前沿讲座,最后组织全体参训教师进行集中交流研讨。整场活动紧密结合政策导向与教学实践,为新时代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科学组陈涛老师主持,特邀工作室指导专家:海南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吴忠喜老师 、琼台师范学院王学荣教授、海口市秀英区小学科学教研员陈垂海老师。主办单位出席老师:工作室指导单位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的张昌赋老师、海口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黄倩蝶老师。承办单位出席领导: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赵檀木书记、朱巧校长、朱虹副校长及林海霞副主任。同时,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全体专职、兼职科学教师均到场参与。此外,活动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同步向全市小学科学教师开放,实现了线下集中研讨与线上广泛学习的有效联动,共同探索数智资源在科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与实践应用。</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测量降水量》——把“天气”搬进课堂。</p><p class="ql-block"> 上午8:30,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的张林晓老师带着《测量降水量》准时开课。从雨量器的制作原理到实际测量的操作细节,张老师把枯燥的气象知识变成了“动手又动脑”的趣味实验。原来科学课还能这么“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认识星座》——解锁星空的浪漫密码。</p><p class="ql-block"> 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美丽沙分校的李艳老师带着星星“闯”进了课堂!从星座的传说故事到四季星空的辨认技巧,李老师用动画和实景图把遥远的星空拉到了眼前。“原来猎户座的腰带真的是三颗连起来的星星!”现场老师拿着星座图比对,线上的老师更是晒出了自己拍的星空照片,科学里的浪漫,这一刻直接拉满。</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AI赋能——科学教学的“新武器”已上线。</p><p class="ql-block"> 琼台师范学院的王学荣老师带来《AI赋能小学科学教学评一致的教学设计》讲座。从AI如何辅助备课,到用智能工具实现“教-学-评”同步,王老师的分享直接打破了大家对“传统科学课”的认知。“以后设计实验课,AI能帮我快速生成学情分析!”不少老师当场拿出笔记本,把AI工具的使用技巧记了满满一页,科技赋能教学,这波属实是“打开新思路”。</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数智赋能——科学教师的成长“导航图”。</p><p class="ql-block">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的黄倩蝶老师开讲《数智赋能科学教师成长规划》。从数智工具在教研中的应用,到教师个人成长的长期规划,黄老师把“成长”拆解成了可落地的小目标。“原来除了上课,数智平台还能帮我积累教学案例!”不管是教龄多年的老教师,还是刚入职的新老师,都在这堂课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密码”。</p> <p class="ql-block"> 交流研讨——把“收获”变成“行动”。</p><p class="ql-block"> 现场参训老师开启了交流研讨模式!有人分享AI工具的使用心得,有人提出科学课的创新想法,线上的老师也通过连线加入讨论,原本的“单向听课”变成了“双向碰撞”。直到结束,还有老师拉着同伴说:“下次实验课,咱们试试今天学的AI备课法!”</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精神指引下圆满落幕,它不仅是一次扎实的教研活动,更是海口市小学科学教育向“科技教育”战略升级的一次生动实践与有力启航。我们坚信,此次探索积累的经验与激发的思考,必将为构建新时代高质量科技教育体系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广大科学教师在数智时代砥砺前行,共同谱写育人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撰稿:李芳</p><p class="ql-block">拍摄:科学组</p><p class="ql-block">校对:张林晓</p><p class="ql-block">审核: 林海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