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枕鹤

田园风光

<p class="ql-block">  白枕鹤(学名:Grus vipio)是鹤科、鹤属鸟类,别名红面鹤、白顶鹤、土鹤。全长120—150厘米,体型较大。灰白相间;前额、头顶前部及眼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胸和颈前呈灰色;初级飞羽黑色;下颈侧部、下喉及下体呈暗石灰色;尾羽暗灰色,末端具黑色宽横斑;虹膜暗褐色,喙黄绿色,脚红色。幼鸟体羽土黄色。</p><p class="ql-block"> 白枕鹤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国、朝鲜和日本。在中国主要繁殖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越冬于江苏、安徽和江西,迁徙季节经停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省。2022年3月在北京通州、2022年12月在江苏句容、2023年4月在石家庄、2024年2月在苏州、2024年5月在内蒙古翁牛特旗、2024年12月在河北衡水湖和沧州、2025年3月在南京等地相继记录到迁徙或越冬个体。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芦苇沼泽和水草沼泽地带,也见于河流湖泊岸边及农田区域。主要以植物种子、草根、鱼、蛙、昆虫等为食,取食时用喙啄食或翻掘土壤,繁殖期5—7月,每窝产卵2枚,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约30天。</p><p class="ql-block"> 由于湿地减少和栖息地退化,白枕鹤在中国的越冬种群数量从1988年的3124只降至2021年不足5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易危(VU)物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2024年河北沧州海兴湿地发现约470只的迁徙种群,创中国近年最大观测记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