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新苗进军营 时代少年献真情 一一记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张慧慧慰问南水北调源头守护官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9日,阳光洒满丹江口,也照亮了一群少年炽热的心。在这一天,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的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镇初中学生张慧慧,在襄州区政协原主席郑国元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走进南水北调源头部队营地,开展了一场温暖而深刻的慰问活动。</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次青春的致敬,也是一场爱心的回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慧慧,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女孩,背后却有着不平凡的成长经历。六岁时父母离异,她与奶奶相依为命。在奶奶的慈爱呵护、学校的悉心培养、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崔桂英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她不仅没有被生活的风雨击垮,反而如石缝中的小草,顽强生长,学业名列前茅,更在豫剧艺术的熏陶下绽放光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而她的成长路上,始终有一位“引路人”——郑国元。这位曾在石桥镇担任党委书记的老党员,退休不褪色,始终怀揣着一颗滚烫的社会责任心,长期关注着慧慧的学业与成长。从黑龙小学到石桥镇初中,从课堂到舞台,从孤僻少女到阳光少年,郑国元用多年如一日的陪伴,点亮了她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慰问活动中,张慧慧与部队官兵亲切互动。她亲手写下感谢信,字字句句饱含深情;她走进军营宿舍,触摸那整齐如“豆腐块”的军被,凝视那熠熠生辉的荣誉勋章;她观看官兵们的队列训练与战术演示,被那挺拔的身姿、铿锵的步伐深深震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慰问演出环节,张慧慧与襄州区“新时代好少年”杨思瞻联袂登台,演绎南派豫剧经典选段。《穆桂英》中的英姿飒爽,《红灯记》中的铁骨铮铮,《秦雪梅》中的温婉柔情……她用稚嫩却坚定的嗓音,唱出了对传统的传承,也唱出了对军人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军人叔叔用青春和汗水守护我们的幸福生活,”张慧慧动情地说,“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部队官兵对孩子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称赞他们“心怀感恩、朝气蓬勃”,并鼓励大家把这份崇敬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军民情深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张慧慧在行走中感悟,在互动中成长,在致敬中立志。正如郑国元所说:“我们不仅要让孩子成才,更要让她成‘人’——一个懂得感恩、勇于担当、心中有光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梨园新苗,在军营中汲取力量;时代少年,在致敬中书写青春。张慧慧的故事,是个人成长与时代关怀的交响,是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融合,更是新时代青少年“强国有我”的生动注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愿这棵在爱与坚守中茁壮成长的“梨园新苗”,继续以戏为翼、以善为灯,飞向更广阔的天空,照亮更多人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文字:武华龙</p><p class="ql-block">图片:郑国元、陈鸿</p><p class="ql-block">审核:陶宜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