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武安市级课题研究一年成果汇报会——《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行动研究》

桔梗uncle

<p class="ql-block">2025年武安市级课题研究一年成果汇报</p> 张绪国校长致辞: <p class="ql-block">  教育科研是推动教师教学能力与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与发展起着导向和推动作用。 今天下午,我校 4 个课题组将依次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研究成果汇报。高标准、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成果,已成为我校教育科研的奋斗目标 —— 课题研究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一段宝贵的旅程,是分享教育智慧、体验职业幸福的成长之路。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以理论为基、以实践探路,沉淀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与经验。这份收获源于不懈的坚持与付出,最终转化为教师个人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科研,教师得以主动汲取先进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行为,从而实现持续的专业觉醒与教学改进。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学校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教科研工作,努力为大家创造更优的研究条件与氛围;也希望各课题组认真听取专家的宝贵意见,在下阶段研究中进一步深化理论思考、加强实践检验、优化成果表达,确保课题研究既能扎实推进、也能落地见效,最终形成一批具有一中特色、具备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与成熟经验。</p> 高辉波老师做一年成果汇报: 课题研究背景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成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同时,从数学学科自身学科特点出发,存在着内容庞杂、内容抽象、对能力要求高等特点,要想真正走进数学的世界,获得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就必须掌握数学建模的知识、方法与能力。</p> 2.课题研究进度 课题研究进度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24年9月-10月) 加强理论学习(二)开展问卷调查(三)确定研究目标 (2)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24年11月-2025年12月) (一)研究设计阶段(2024年11月-2024年12月) (二)教学实践阶段(2025年1月-2025年12月) <p class="ql-block">  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探讨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确定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标准,在此阶段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研究,探索高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方法,提高基于数学建模课堂教学有效性,并根据每一轮行动结果与存在问题等调整完善,进入下阶段研究。利用研究结果分析建模教学现状,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研究数学建模教学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1)构建函数模型的教学课例。</p> (2)构建三角函数模型及应用的课例。 (3)构建正弦定理模型及应用的课例。 (4)构建数列模型及应用的课例。 (5)构建统计模型及应用的课例。 3.阶段性成果三、阶段性成果 通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活动,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组在现阶段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研究成果: (1)教师方面: 1.2.1构建函数模型的教学课例。编写函数模型及应用的教学设计。 1.2.2构建三角函数模型及应用的课例。编写三角函数模型及应用的教学设计。 1.2.3构建正弦定理模型及应用的课例。编写正弦定理模型及应用的教学设计。 1.2.4构建数列模型及应用的课例。编写数列模型及应用的教学设计。 学生方面: 通过课题组老师的积极辅导学生在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建模竞赛中,同学们在决赛中表现优异,能力测试和论文答辩都取得可喜的成绩。任梓锐同学获得综合成绩一等奖;秦烨桐、申梓涵、魏瑞泽同学获得综合成绩二等奖;丁世凯、李雨杭同学获得综合成绩三等奖。 4.下阶段计划 通过半年多的的实验研究活动,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组在现阶段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研究成果: (1)参加六次学习培训会,召开三次课题研讨会,制定研究课题学习制度和管理制度;搜集学习资料,梳理文献资料;制定、发放调查问卷,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2)构建函数模型的教学课例。编写函数模型及应用的教学设计。 (3)构建正弦定理模型及应用的课例。编写正弦定理模型及应用的教学设计。 三、刘广霞老师对《三角函数的应用》进行说播课 刘老师对这节课从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多媒体运用娴熟。 <p class="ql-block">四、组内教师评课</p> <p class="ql-block">肖英红老师从观察学生行为角度,马红梅老师从观察教师行为角度、刘俊杰老师从课程性质角度进行评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五、观摩组教师评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观摩组教师赵井飞老师进行评课,大家对这节课有高度的评价,认为这节课为开展同类教学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范例。</p> <p class="ql-block">六、权威教师分享观点:</p> 1.郭栋主任发言: 这个课题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它实现了数学与物理学科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工具性作用。希望课题组成员继续深挖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边界,力争为其他学科的教学与学习提供更多助力。 2.许朋朋老师发言: (1)格式上要求。(2)相关的成果的图片,比如获的奖项、编好那个校本教材以及我校是建模第一批23所基地校之一,这些信息都可以再往课件里面加,使课题成果更有说服力。 <p class="ql-block">七、校长助理刘春喜做了总结性发言</p> 课题研究是推进我校内涵发展、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与动力支撑。 从今天的汇报可以看出,各课题组的研究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希望大家能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将课题成果广泛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同时持续深化研究 —— 以新思考推动新突破,以新实践斩获新成果,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也期待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能争做教学 “排头兵”,把研究成果真正落地到教学一线、服务于教学实践,让课题研究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p class="ql-block">八、崔振华主任结束致辞</p> 现在的课题要求比以前高多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 “差不多就行”,每一步都得扎实推进。尤其是细节方面,像排版这类基础工作,千万别出低级错误。 另外,刚才刘主任也提到了课题的后续工作:得做好准备,把成果推广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在本组内起到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