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疗遇

涂鴉心世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疗遇成为个人神话</p><p class="ql-block">康耀南</p><p class="ql-block">作品的觉察、觉醒、觉悟反映到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如何做人成为预定的样板,过上“有意义” 正常化的设定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年轻人开始做出各种各样的反感、厌恶和怀疑动作来对抗所谓的“成功神话”。于是个人神话开始蠢蠢欲动,应证了沙士比亚的一句话:「对你自己要真实」,这是回归人性使然!</p><p class="ql-block"> 他们不希望为了别人高兴而一直修饰、改造自己,那些造作的、强加的指定行动,皆是令其感到非常不爽的情绪勒索。放下不知变通的主流传统思想就能走入涂鸦心世界,无须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克制自己,不带任何目的性的创作正是艺术疗遇。</p><p class="ql-block"> 无法预料作画的方向便能够欣赏意外的惊奇;没有地图导航就能展开一场场未知的影像探险,接受当下一切的自然发生,让自己看见从历经地狱阴暗面的自我觉察;之后打破令人煎熬痛苦的炼狱;最后图像升华至内心对话意象的天堂境界,于是属于自己的个人神话终于现身了。</p><p class="ql-block">地狱象征过去自己的死亡</p><p class="ql-block"> 结束过去才能重新开始,心灵涂鸦就是清理的过程,人生无法否认阴影的黑暗面。目前的情感性心理障碍群体正以惊人的速度持续攀升,原因之一在于不肯面对结束的阴影,最终成为被其吞噬的牺牲者。</p><p class="ql-block"> 面对结束的第一步是承认阴影的存在,画出心中的魔鬼,不管是阴森森的黑夜、面部狰狞的怪物、变形的驱体、恐怖幽深的洞穴,这些恶心、恐怖、愤怒的图像一一出现在眼前,让“心魔”的地狱显影在画面之中。</p><p class="ql-block"> 唯有不隐藏,生命才有种种可能性,寻找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复原空间”,闭上眼睛、放下想法,让自己与宇宙相连结,拿起画笔自由地上下、左右摆动手臂的力量,随着“心流”去突破旧世界、抛弃旧身份,如何去清理“死亡的尸体”是结束地狱的重点所在。</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混沌而不是秩序、是沮丧而不是快乐、是丑陋而不是美貌、是破坏而不是建设、是冲突而不是平静,愈是不好看的图像,愈能超越思想的障碍。</p><p class="ql-block"> 对于外向性格人来说,突破心墙的僵化限制能够解除其苦恼,因为惧怕丧失自我的危机感;对于内向性格人而言,可以解放其焦虑状态,因为恐惧自己被交出去的不安全感,见证自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p><p class="ql-block"> 其实许多的心理障碍者是由于过度活跃的大脑思考所引起的,而心灵涂鸦从来不是使用推理的头脑去支配画面,而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手在创作。打破了受到制约的我,有些人会担心失去对影像的控制,而不敢做出脱离形象的动作,其实只要是经过手上创造出来的任何东西,都不会伤害到自己,尤其处在新旧生命交会之中更需要进行某种脱离的仪式行为。</p><p class="ql-block"> 心灵涂鸦的第一步是自我觉察,跨越内在真实与外在现实之间的距离很重要。学会用慈悲的心面对死亡的阴影、用宽容的爱看透事情的结束,接纳生命中种种的可能性存在。重新认识混沌本身就是生命进化的过程,面对死亡的地狱画面,在非语言的视觉传达下,看见个人神话(内在的变化)三重奏中的第一部曲~结束幻灭的死亡是新生命的开始!</p><p class="ql-block">炼狱象征痛苦是人生的导师</p><p class="ql-block"> 身心受苦是必然的人生现象,所以存在主义哲学家说:「对我们人类而言,苦恼本身不是问题,回答不出为什么要经历如此苦恼才是问题。」,可见只有无意义的痛苦才是令人无法忍受的。</p><p class="ql-block">其实冥冥之中存在着“看不见的剧本”, 不知不觉带领自己走上某条命运之路,此时的自我觉醒在于不期待画出什么东西,运用自动书写的放空手法,自然而然带领自己到某个方向,看见图像从画面中一一浮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有很多的心理咨询工作都跟自我探索、自我成长、人际关系的烦恼痛苦有关,以至于呈现出“难分难舍”的现象发生。如今可以通过涂鸦创作将将各种图像“串联”起来,表达自己的内在之声,那就是自我觉醒!</p><p class="ql-block">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非常重视“共时性”的潜意识现象,透过当下的画面内容,产生心理共鸣感。作品是自我延伸的一部分,将其视为“礼物创造者”便能改变观点为个体带来认知与行为的变化快感!</p><p class="ql-block"> 进入痛苦炼狱的觉醒状态,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作为分析作品的依据,比如图像的线条粗、色彩是怎么运用的、造型是否突出、比例大小是如何的、色调浓重与否等线索,获得各种重要的信息来源,抛开表面的假象,探索如其所是的自我,心灵涂鸦正是迈向开放自我的体验,在变化之中展开未知的心路过度历程。</p><p class="ql-block"> 慢慢地,体验到艺术“疗遇”是一种友善资源,可以真实与之对话(画)。逐渐看见个人神话(内在的变化)三重奏中的第二部曲~生命过度过程,离开表面的虚假形象,不断地摸索、尝试在不确定中开发出没有刻板边界的认识自我旅程。</p><p class="ql-block">天堂象征自我实现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作品与灵魂调色盘相遇, 呈现出不一样的真实面孔,如此的艺术疗遇,不会使我变得更好或变成更理想的人,而是成为更深刻、更完整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我们经由水平思考(发散模式)和垂直思考(收敛模式), 让创作连结起来形成某种新关系的显化。启动感官神经形成冲击波,于是边界感变的模糊,交织而成多元化表现,让自己的创造力得以萌芽发展起来。</p><p class="ql-block"> 自我觉悟下的天堂景象在于生命是个有机体,具有扩张、延伸、发展与转变的自然倾向,将各种艺术素材变成玩游戏的感觉,大胆地塑造形状,使画面呈现出各式不同的风貌,成为某种自我实现的显影。</p><p class="ql-block">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曾经研究一些他称之为自我实现的人,指出其特征说:「他们可以自然穿透实相,如同小孩般亲近的接纳事物和自发的创作表现,对于自身的种种冲动、欲望、意见和主观的想法都有极优越的知觉。」</p><p class="ql-block"> 当下的我在内心的开放与外在的创作中体验两者合为一体,让自我实现者具有某种奇妙的能力,传递出鲜活如初的心灵。不再焦虑不安、不再固着思想、不再畏缩不前,仿佛宇宙与我同在的结合状态。</p><p class="ql-block"> 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是个极为重视心灵生活的人,不跟随社会现实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关注的是情感的渴望和内在不安的集体潜意识现象。他用多年时间兴建一座心目中的塔楼,成为自己的神圣住所,那里可以绘画、雕塑、写作、分析梦境和思考心灵遭受现代生活威胁的照顾方式。</p><p class="ql-block">若是在居家环境腾出一个房间、阳台或角落,作为丰富心灵生活的“圣殿” ,脱离网络时代的信息轰炸,涂鸦创作帮助自己照拂心灵园地,那是通往天堂之路的好方法。</p><p class="ql-block"> 心灵涂鸦来自于无意识,从来不等于自我,存在于认知之外,因而无法期望一个清楚的主题方向,对于作品结果也是不能预知的。创作过程中散发出强烈的个人独特经历和心理历程,这里不存在理性思考的是非判断,或是解决了某些特定问题。</p><p class="ql-block"> 让生命得以突破现状,情感的停滞能够抒发,产生情、理、意的“自我疗遇”交流作用 ,看到逐渐强大的自己。尤其是对于有苛刻待己倾向的人士来说,更是一剂独特配方的心灵解药。</p><p class="ql-block">创作的陪伴力量赋予此时此刻的新(心)连结,带来很好的启发作用。也许是以几何图案、某位神祗、某个动物、某类植物、某种交通工具、某座建筑物,或是某些大自然形象的现身,使我成为一个更有勇气、自信及愿意付出的人。</p><p class="ql-block"> 精神分析家温尼考特认为有些人,小时候学会过度顺从符合别人的期望,慢慢地形成“虚伪自我”的发展温床。出了社会后可以去适应它,不过却失去了体验内心世界的能力,成为不真实的人。</p><p class="ql-block">现在可以通过涂鸦创作面向身体自然发出的触觉、视觉、听觉、嗅觉信号,不美化自己也不贬损自己,只是在摸索、尝试和不确定中逐渐开发出一条通往认识自我的道路,成为一个如其所是的自我。如此单纯无伪的“孩子气”创作,让心态变得自然随和,外表看起来更加年轻,体验到不一样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从而看见个人神话(内在的变化)三重奏中的第三部曲~过度之后的自我形象转变,图像不知不觉引导我前往“某个方向”,或是“某条人生道路” ,带给自己非语言的当下生命指引。</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我不再惶恐无助、不再固着思想、不再畏缩不前,没有否认也没有绕圈子,心灵涂鸦打开了充满勇气、智慧、宽容的艺术疗遇个人神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备注:</p><p class="ql-block"> 为了帮助创作者对画面内容有更深度的理解,更好地探索“内在之声”的个人神话。以下是四个步骤的介绍:</p><p class="ql-block">第一步骤:写上标题____反映当下的心理主题,可以是具象的、意象的、抽象的,甚至是无题的,重要的是为作品定调。</p><p class="ql-block">第二步骤:感官经验____包括视觉、触觉、听觉等知觉,比较各种图像的互动关系,运用积极想象力探索不同的角色扮演。</p><p class="ql-block">第三步骤:情绪宣泄____选取具有强烈的、悲伤的、压抑的、愤怒的或讨厌的图像,作为心灵净化的对象,那是当前的困境所在。</p><p class="ql-block">第四步骤:建立关系____尝试与主角互相对话,见证真实的自我形象。</p><p class="ql-block"> 经由上述的起承转合四个步骤,相信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与创作交谈,显化出更加亲近、更加融合的陪伴力量,那是心中的天堂所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