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梅的美篇

袁玉梅

<p class="ql-block">第三十二章 离别古道壮歌行</p><p class="ql-block">决议已定,山林却并未立刻沸腾,反而陷入一种更深沉的、饱含离愁别绪的忙碌之中。投奔救国军,意味着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离开用鲜血浇灌的根据地,也意味着与无法随行的父老乡亲暂时分别。</p><p class="ql-block">一、 依依故土情</p><p class="ql-block">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营地和附近的村落。没有人高声喧哗,但一种难以言说的凝重气氛笼罩着山谷。</p><p class="ql-block">二大娘家的灶火,彻夜未熄。她领着春燕、宝莲和一群妇女,将最后一点玉米面、荞麦面都翻了出来,混合着挖来的野菜,赶制着一块块厚实的干粮饼子。她们沉默地揉着面,火光映着一张张沾着面粉却写满坚毅与不舍的脸。</p><p class="ql-block">“多烙点,路上吃。”二大娘声音沙哑,将一块烙得焦黄的饼子塞进身旁一个年轻队员的包袱里,“到了大部队,别给咱三道河丢人。”</p><p class="ql-block">春燕默默地将自己珍藏的一块干净白布撕成条,分给要走的男人们:“留着,包扎伤口也好,擦枪也罢……”她的话没说完,眼圈先红了。小宝似乎感受到母亲的悲伤,紧紧抱着她的腿,大眼睛怯生生地望着那些整理行装的叔叔伯伯。</p><p class="ql-block">宝莲守在张景志身边,他的腿伤未愈,此次坚持要跟随部队前行。她边检查着他的绷带,边劝说着:“伤还没好,现在跟部队走会连累部队的,你的任务就是在家好好养伤,”她低声说,声音有些颤抖,“等伤好了……再去打鬼子。”张景志用力握了握她的手,目光越过她,望向那些即将远行的兄弟,满是愧疚与不甘。他将自己那杆磨得锃亮的长枪递给一个战士:“老弟,家伙什给你,多杀几个鬼子。”他又转身,对着以李玉山、王汝起、李天贞为首的一众骨干,深深鞠了一躬,“李队长,各位兄弟,你们就安心去打鬼子,这家里有我在,我们……等着你们打胜仗的消息!”</p><p class="ql-block">那些决定留下的老弱妇孺,纷纷从自己本就不多的家当中,掏出珍藏的鸡蛋、一小块咸肉、几双结实的布鞋,硬塞进队员们的行囊。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一遍遍的叮咛:“一定要回来啊!”“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多保重!”</p><p class="ql-block">二、 整装待发</p><p class="ql-block">队伍在村口的打谷场上集合。即将出发的近两百名队员,队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整齐。他们换上了尽可能干净的衣裳,武器擦得锃亮,尽管许多人的衣服上还带着补丁,枪械也五花八门,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决绝。</p><p class="ql-block">李玉山站在队伍前,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他看到王老五和赵三挺直了腰板站在队列里,脸上没了往日的油滑,只有一股想要雪耻的狠劲;他看到二愣子紧紧攥着拳,眼神灼灼;他看到许多老兵默默攥紧着手中的武器,仿佛下一刻子弹就会飞向小鬼子的胸堂。</p><p class="ql-block">他也看到了站在场边送行的人群。二大娘撩起围裙擦拭眼角,春燕抱着小宝,宝莲扶着张景志,杨再生老汉、韩大鹏、王小雨……所有留下的人,都无声地凝望着他们。</p><p class="ql-block">二愣子走到李玉山身边,低声道:“都准备好了。”</p><p class="ql-block">李玉山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声音洪亮而沉稳:“同志们!乡亲们!”全场瞬间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就要离开三道河,去投奔救国军!这不是逃跑,是为了更好地打鬼子!是为了将来,能堂堂正正地回到这里,重建我们的家园!”</p><p class="ql-block">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留下的人们:“家里的老人、孩子、受伤的弟兄,就托付给留下的同志和乡亲们了!这份情,我们记在心里!只要咱中国人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赶不走的豺狼!”</p><p class="ql-block">“出发!”李玉山猛地一挥手,斩断了最后一丝犹豫。</p><p class="ql-block">队伍动了,如同一条沉默的溪流,开始缓缓向山外移动。没有人回头,因为他们知道,身后是无数道饱含期盼与牵挂的目光,那目光重若千钧,让他们不敢回头,也不能回头。</p><p class="ql-block">三、 古道斜阳</p><p class="ql-block">队伍行走在蜿蜒的山道上,脚步声沙沙作响,混杂着武器偶尔碰撞的轻鸣。气氛依旧沉闷,离别的愁绪尚未散去。</p><p class="ql-block">王汝起走在队伍中段,看着士气不高的队伍,突然扯开嗓子,吼起了粗犷的关东小调:</p><p class="ql-block">“哎嘿——十八道的山梁九道弯哟,</p><p class="ql-block">好汉们离家去闯关,</p><p class="ql-block">不为吃来不为穿,</p><p class="ql-block">只为杀敌保家园嘞——”</p><p class="ql-block">这歌声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涟漪。很快,有人跟着低声和唱,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齐。歌声驱散了离愁,凝聚起一股悲壮的力量。他们唱家乡,唱爹娘,唱打鬼子的决心,粗粝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惊起了林间的飞鸟。</p><p class="ql-block">走在队伍旁的王皓参谋长,看着这群高歌猛进的汉子,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原本对这些“泥腿子”出身的武装还存有一丝疑虑,但此刻,他从这歌声里,听到了不屈的脊梁和燃烧的血性。</p><p class="ql-block">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投射在苍茫的古道上。前路未知,吉凶未卜,但这支从血与火中走出来的队伍,怀揣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敌人的仇恨,踏上了新的征途。他们的脚步坚定,他们的歌声嘹亮,他们的背影,融入了血色黄昏,也融入了那段悲壮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古道斜阳,壮歌未央。新的篇章,在脚下延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