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把“晋江经验”玩出“本地范儿”,解锁发展新姿势!

Cindy

<p class="ql-block">说起“晋江经验”,咱福建人都不陌生——敢闯敢试、爱拼会赢,靠着这股劲儿,晋江从一个小县城逆袭成“中国鞋都”。如今,这份宝贵的经验正悄悄“扎根”连城,被咱们用接地气的方式传承创新,变成推动家乡发展的“金钥匙”!</p><p class="ql-block">咱连城人学“晋江经验”,不搞“照本宣科”,而是盯着自己的“看家本领”下功夫。晋江靠制造业出圈,咱连城有啥?客家美食、生态美景、非遗文化,还有实打实的特色农业!就说赖源乡吧,以前守着绿水青山,却不知道咋变现。现在跟着“晋江经验”里“敢为人先”的思路,大胆搞起生态旅游,把溶洞奇观、原始森林变成“网红打卡地”,还推出客家民宿、农家菜,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去年夏天,赖源的溶洞景区天天满员,农家乐老板笑得合不拢嘴:“以前靠山吃山只能砍树,现在靠‘晋江经验’,绿水青山真成了金山银山!”</p><p class="ql-block">除了旅游,连城的特色产业也跟着“晋江经验”升级。晋江人做鞋子,讲究“品牌化、精细化”,咱连城人做白鸭、红衣花生,也学着走“精品路线”。以前,连城白鸭大多是散户养殖,卖不上价;现在,政府牵头成立合作社,引进先进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还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全国。就像晋江的运动鞋靠品质打响名气,咱连城白鸭也凭着“生态养殖、肉质鲜嫩”的特点,成了餐桌上的“香饽饽”,养殖户的收入翻了好几番。还有客家米酒、手工竹编这些非遗手艺,以前藏在深闺人未识,现在学着晋江“创新驱动”的思路,融入现代设计,做成文创产品,年轻人爱不释手,老手艺也焕发了新活力。</p><p class="ql-block">“晋江经验”里最动人的,还有“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最终是为了老百姓。这点,连城学得透、做得实。晋江搞“政企同心”,咱连城就搭起“政府+企业+农户”的桥梁,帮企业解决用地、用工难题,帮农户找销路、学技术。比如赖源乡的竹制品加工厂,以前面临资金短缺、订单不足的困境,政府主动上门对接,争取政策扶持,还帮忙联系外地客商,现在工厂不仅稳住了阵脚,还带动了几十名村民就业。村里的老人都说:“以前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这就是咱老百姓想要的好日子!”</p><p class="ql-block">传承不是照搬,创新才有活力。连城学“晋江经验”,不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而是结合自身特色,走出了一条“客家风情+生态优势+产业升级”的新路子。就像晋江人用“爱拼会赢”书写传奇,咱连城人也凭着这份闯劲、韧劲,把“晋江经验”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乡村变美了,产业做强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p><p class="ql-block">未来,咱连城还会继续深耕“晋江经验”,既要守住客家文化的根,也要张开双臂拥抱创新。相信靠着这股“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劲头,连城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让家乡的山更青、水更绿、人更富,把“晋江经验”的连城篇章写得更精彩!</p>